截至去年10月,福建省经商务部核准在台投资设立的企业和机构共34家,其中企业17家、机构17家,福建企业协议投资额9750.35万美元,投资规模位居大陆各省前列。去年前10个月闽企赴台投资更为活跃,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近五倍,投资设点涉及农业、交通、服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福建省外经贸厅相关负责人在此间表示,闽企赴台投资不断活跃的原因在于去年8月签署的《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激发了福建企业赴台投资的热情。
新大陆集团——首家赴台投资的闽企
闽企赴台投资是从2009年开始。2009年7月28日,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复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子公司的设立申请,新大陆获得商务部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成为大陆首家经过正式核准的赴台投资企业,也是海峡两岸开放以来大陆企业首次对台投资。福建省外经贸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大陆的入台投资,意味着内地企业正式进入台湾地区投资,标志着两岸正式开启双向投资的新阶段。
新大陆公司是福建省一家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2000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该公司在信息识别、电子支付、无线通信支撑、高速公路信息化集成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成为大陆知名的IT企业,并拥有国际上只有少数厂商能够掌握的二维码核心技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新大陆公司投资28万欧元,收购荷兰史利得公司拥有的帝普科技58%的股份,获得了控股地位,并握有继续增资的主动权,帝普科技公司也随之更名为“台湾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芯片技术、国际贸易、电子零部件制造、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制造、移动通信支撑、金融电子支付、高速公路信息化服务、数字电视综合业务及臭氧与紫外C环保技术等。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电子材料批发与零售、资料处理服务和国际贸易等业务,经营新大陆的数据采集器、金融支付、商业税控产品在台湾本岛、北亚、东南亚及全球市场销售。
新大陆进入台湾初期,台湾开放陆资赴台有很多限制,而且当时优惠条件也不如东南亚国家。作为大陆首家勇于吃螃蟹的民营企业,新大陆集团总裁王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台湾新大陆公司原本就是集团继新大陆美国公司、欧洲公司成立之后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步骤,所幸适逢两岸关系回暖和大陆推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终于实现了“两岸交流,科技先行”。他指出,两岸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造中华民族大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他希望借此整合台湾的经营及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优秀人才、更多更广的国际渠道、通路,以及大陆的研发创新、制造能力与市场应用能力。
福建茶企跃跃欲试
自台湾当局经济部门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与《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后,正式开放“陆企赴台投资”,进一步敞开了两岸茶业双向交流的大门。为此,安溪铁观音集团即有意成为首家跨越海峡入台投资的茶企。远太集团、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要尽早实现在全国开设上千家连锁店的目标,在稳固大陆市场的基础上,把连锁店开到台湾去。他还透露,安溪铁观音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对台湾市场进行调研,希望借助海西建设的东风,进一步密切闽台茶缘。
除了安溪铁观音集团外,福州、武夷山等乌龙茶主要产地的一些茶企也在跃跃欲试,企盼着该企业的产品能进入台湾销售。然而,由于台湾至今尚未开放大陆茶业对台出口,所以许多早期进入福建发展茶叶生产的台商本想在福建发展茶叶生产,再将在闽产出的茶叶转销台湾的想法一直未能实现。因此,他们只能把在闽生产的茶叶借道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辗转打入台湾市场。
台湾阿里山制茶公会负责人李飞鸿谈及大陆茶叶入台销售时指出,茶叶的消费有很强的地域性。他说,虽然台湾乌龙茶的根在安溪,但台湾的制茶加工工艺与大陆有别,制作出的铁观音口味与大陆不同,因此,如果大陆的铁观音茶要进入台湾销售,必须改变加工工艺,在口味上要乎合台湾民众的需求。同时,他认为,台湾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店面租金都要比大陆贵得多,大陆茶叶企业如果要进入台湾销售就得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一些希望茶叶产品进入台湾销售的福建茶商,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试探采用电子商务模式与台湾茶商进行合作,创建一个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及茶叶网上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借此平台把茶叶销入台湾。
泉州服企欲入台觅商机
不久前,台湾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称,将大幅度解除20类大陆成衣服饰类产品的输入禁令,同意开放市场。这一利好消息对泉州服装企业有极大的鼓舞,使许多企业经营者看到了服装入台拓展新领域的商机。
据了解,几年前泉州就有服装企业计划在台湾开设直营店,并与台湾企业展开贸易合作,但后来因为开店成本过高和推广方面原因,导致计划落空。有一家运动品牌企业几年前准备到台湾开设经销店,但因为当时台湾方面设置了50%的高额税收障碍至使这个想法搁浅。
在代工贸易方面,与台湾贸易商合作虽然会提高泉州企业代工订单量,但由于不少台湾贸易商最终的销售市场是在欧美等国,所以代工利润很可能因此降低,致使一些有产品入台销售欲望的服装企业徘徊不前。
此次台湾有关部门解除输入禁令的有20类大陆成衣服饰类产品有:女用或女童用洋装、便服、浴袍、晨衣、大衣、雨衣、驾车外套、披肩、斗篷、上衣、衬衫、短衫、睡袍、睡衣裤;男用或男童用内裤、三角裤、大衣、雨衣、驾车外套、披肩、斗篷、睡袍、睡衣裤;其他女用或女童(男用或男童用)衣裤。包括棉制、合成纤维制、再生纤维制、其他纺织材料制、其他人造纤维制、针织或钩针织等,这让泉州服装企业经营者重新看到了产品入台的商机。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陈秘书长认为,由于长期来,泉州服装产品进入台湾的数量很少,解禁后闽台两地服装企业合作将具有广阔的空间。
闽鼓励企业到台湾投资设点
随着海峡两岸企业双向投资的展开,鼓励福建企业赴台投资已成为福建省领导人的共识。
2012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副省长倪岳峰在发言中表示,福建省鼓励企业多到台湾去走走看看,寻找一些双方合作的机会,支持福建企业到台湾投资设点。
倪岳峰指出,闽台经贸合作正在进一步加深,石化、汽车、闽台LED、电子、精密机械等五大产业的深度对接对双方的合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在“十二五”期间福建能培育一批至少是10个年收入百亿元的台资企业,在石化、信息方面有超千亿元的台资产业集群。他认为,通过金融方面的支持,减免税收方面的优惠,闽台企业合作应进一步加强转型升级,带动闽台经贸进一步发展。
受福建省政策鼓舞,闽企加大了赴台投资的力度。2012年8月,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获批在台湾设立分公司,这家运营平潭至台中海上直航航线的企业成为平潭综合实验区首个赴台投资企业。同年10月,福建财茂集团向其在台设立的台湾财茂国际有限公司以人民币增资3170万元,实现大陆对台人民币直接投资的新突破。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入,海峡两岸企业双向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与台湾一水隔的福建省企业赴台投资的商机进一步显现。(远帆)
[责任编辑:陈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