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一条中国唯一新建的省内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唯一客货混跑的高速铁路以及大陆离台湾海峡最近的高速铁路,也是继首条跨省际的温福高铁之后福建省境内的第二条高速铁路,它的开通,标志着福建省进入了“高铁时代”。 按照规划,至2020年福建省将形成长达5000公里、投资3500亿元左右的现代化铁路网,使福建省有望成为东南沿海的铁路枢纽。
铁路建设驶入快车道
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是一个多丘陵的地貌,大山连绵,沟壑横,有“闽道更比蜀道难”的说法。长期以来,由于山道峻险,铺路架桥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以至在新中国诞生前,福建境内无一寸铁路。自对外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促使福建省铁路建设开始驶入快车道。
福建省第一条铁路——鹰厦铁路,建于五十年代,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地图显示,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694公里,它在鹰潭与浙赣铁路交汇,另外,在闽北南平市的来舟有一支线通往福州,被称作来福铁路。
鹰厦铁路于1954年集结20万铁道兵和民工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其途经地区多山且雨频,因此时有山崩爆发造成铁路中断事故。随着福建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需求,陆续建设了几条地方铁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仅为1100公里,而且唯一进出省的干线铁路通道——鹰厦铁路平均时速仅约50公里,部分路段还需要两个火车头牵引。在实施改革开放之时,铁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福建经济发展的问题显得愈加突出。为此,历届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人,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把铁路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并进行了大手笔的铁路建设布局。
福建铁路建设从2000年以后开始提速。于2005年动工建设的温福铁路,是由铁道部、福建省和浙江省合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起自浙江省温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近399公里,是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该铁路于2009年6月30日开通货车,途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区间规划设立11个火车站,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提速条件,与福州既有的福马铁路(福州火车北站至福州马尾)连接。同时,该线又与同年动工建设的福厦铁路(福州至厦门)相接。这条铁路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四纵四横”主通道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的建成,使福州到上海的行车时间缩短近9小时,福州到温州也将只需2小时。此外,该线不与甬台温铁路、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共同形成一条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道。
跨入高铁时代吸引台商
自对外改革开放后,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省,曾经掀起一波台商涌入创业的热潮。随着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交通的发达,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渐渐因受交通制约而失去了魅力。一些原本在闽落户的台商,资本纷纷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转移。
然而,温福高铁的开通,让福建与浙江的距离缩短在2小时之间;继温福铁路开通后,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重点建设项目的福厦高铁开通,使福州厦门之间铁路运行时间从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到目前的1.5小时,并且厦门到上海之间只需运行6个小时。高铁的相继诞生,让台商重新看到了在闽创业的希望,并增进了他们扎根福建发展的信心。
此后,继续开工建设的还有峰福铁路峰电气化改造、合(肥)福(州)客运专线福建段、赣龙铁路福建段、厦深铁路、港尾铁路、三条疏港铁路、向莆铁路等,使八闽大地高速铁路结成网。如今,龙厦高铁也已于不久前通车运行。连结厦门与深圳的厦深铁路将于明年底通车,通车后,使厦门至深圳之间的运行只需在3小时之间。
在闽创业的台商对福建的铁路交通变化感到满意。福建省迈入“高铁时代”,不仅大大改善了出行环境,而且使投资环境也得到优化。一些台商早在福厦高铁沿线建设的台湾产业园区和商品市场,他们的投资得到了更大的回报。在闽创业的台商们认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铁路交通建设提速,加快了海峡两岸经济的融合。为此,一些原本已经在福建投资的台商,进一步增资扩厂,加大了创业的步伐;一些徘徊在十字路口观望的台商,也纷纷集结台湾的商界朋友进军福建,一些已经决定挺进大陆的台商,果断地选择在福建落户。漳州市台商协会原会长何希灏,主动向台湾朋友介绍闽南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漳州市招商引资,被人们誉为“招商局长”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高铁开通,旅游、化工、港口等交通指向型产业、低碳的沿海重工业将会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发展还会带动高新技术和新能源的投资,与台湾的合作空间和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部、省共绘海峡铁路网蓝图
福建铁路建设获得迅速发展,得益于铁道部的大力支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4年12月17日签订《关于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以来,铁道部先后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5个《会议纪要》,在海西铁路计划、合作机制、合资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第一。
2008年2月底,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发展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从2008年起至2015年,争取福建每年有一条及一条以上铁路干线项目开工建设。《会议纪要》明确了“构筑高速铁路,加强出海通道,贯通区域线路,完善海西路网”的海西铁路发展思路,并确定支持构筑对台高速铁路,包括北京经福建至台湾高速铁路福建段、昆台高速铁路福建段(改建赣龙铁路、漳泉肖铁路,新建漳州港尾段)。
通过5次部省会谈,构建了“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即建设沿海、杭闽广、浦建龙梅等“三纵”;北京-合肥-福州-台北、昆明-漳州-厦门-高雄、衢州-宁德、横峰-福州、向塘-莆田、长汀-泉州等“六横”;形成连接海峡经济区的九个环状铁路。
近年来,海西宏伟的铁路建设规划已经陆续实施,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有:(北)京福(州)铁路合肥至福州的福建段、赣龙新建双线铁路福建段、漳州港尾铁路、宁德白马等3条疏港铁路、向莆铁路三明北站站场工程等。
于2011年出台的《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市有快铁,各设区市逐步有机场。规划提出,2012年建成龙厦、厦深、向莆3条快速铁路;2015年,基本建成京福高铁、赣龙新建双线、漳州港尾、南三龙、福州至平潭等铁路,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成京福高速铁路、龙厦、厦深、向莆、赣龙铁路和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工程,以及福州至平潭、福州至长乐机场和漳州港尾铁路等续建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浦建龙梅、衢州至宁德(含浦城至浙江龙泉连接线)和长汀至泉州铁路等项目。实现各设区市通快铁,铁路覆盖90%以上县市。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福建铁路建设里程总长约达1800公里,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远远超过福建铁路建设累计投资的总和。按规划目标,福建省铁路网总规模将达6000公里左右,完成投资约3500亿元,进出省铁路通道从目前4条增加到10条以上。到2017年,福建省将形成相邻设区市之间的半小时铁路交通圈,各设区市到省会福州2小时铁路交通圈,省会福州到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铁路交通圈。届时,福州到北京仅需7个小时。
此外,作为对台前沿城市的平潭岛,自综合实验区建设启动后,连接岛内外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在高速公路建成连接岛外之后,福州至平潭高铁建设,也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力争今年内动工建设。(戈壁涯)
[责任编辑:陈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