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二期

闽台交流合作走过2012(图)

2013年10月14日 15:5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这一年中,福建省积极引导企业,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框架下结合台湾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合作。同时,福建省将继续推动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赴台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台湾各方面优势,联合拓展国际市场或第三地再投资合作。

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揭牌仪式

    龙年逝去,蛇年到来,具有地缘、血缘、文缘、法缘、商缘“五缘”关系的闽台两地,在过去的2012年经贸、文化、农业及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涌现新的热潮,走上新的里程。

  经贸交流更加热络

  2012年,经贸交流合作依然是闽台交流交往的重头戏,两地交流显出了更加热络的势头。在这一年中,福建全省利用台资371项、同比增长19.29%、累计达12867项,合同台资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累计284.3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43亿美元、累计209.73亿美元;闽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97亿美元、累计993.99亿美元。

  金融合作是过去一年闽台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去年4月26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金融协调服务办公室主办的首届“两岸三地”金融联席会议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台港厦两岸三地金融交流合作促进平台合作备忘录及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与台湾中华金融操盘手协会、台湾金融工程师协会与香港金融研究院两岸三地合作开展金融高级人才培训框架协议在会上签约。闽台金融交流合作促进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福建省人才的贮存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过去的一年中,闽台经贸交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投资加速,闽企赴台投资速度加快。据统计,经商务部核准闽在台投资设立的企业和机构共34家,其中企业17家、机构17家。福建企业赴台投资协议金额已达9750.35万美元,涉及农业、交通、服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投资规模位居大陆各省份前列。

  在这一年中,福建省积极引导企业,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框架下结合台湾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合作。同时,福建省将继续推动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赴台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台湾各方面优势,联合拓展国际市场或第三地再投资合作。

  文化交流持续升温

  2012年,闽台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两地文化产业界正从文化往来走向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对接已成为闽台合作的新亮点。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为主题,以重大台资文化项目为龙头,福建省正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重点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旅游会展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美术工艺品业等方面的对接,并通过创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积极构建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平台。

  近年来,福建先后打造了海峡两岸图交会、艺博会、旅博会、茶博会、金门书展、海西广告高层论坛等重要的文化交流品牌,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的局面。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一年一度的第8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12年9月12日至21日在台湾台北市举办。本届图书交易会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集中展示两岸图书出版最新成果,汇集两岸出版发行业精英,开展现场销售、版权贸易、论坛和研讨等多项活动。交易会通过海峡两岸出版发行和相关产业界的交往、交流和交易,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民族感情,拓展两岸业界合作发展领域,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谋华文出版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努力把两岸出版发行交流合作推向新阶段。

  与此同时,第5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于去年10月26日在厦门开幕,同期还举办了国际动漫节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等活动。经过多年的经营,文博会已成为大陆地区唯一冠名“海峡两岸”并由两岸共同举办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和文化贸易投资平台。第5届“文博会”继续秉承“一脉传承、创意未来”的主题,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继续突出两岸、突出产业、突出投资、突出交易的基础上作全面的提升,成为继北京文博会、深圳文博会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该届文博会上,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台湾法蓝瓷及香港美亚娱乐等港台名企也将这些重要地区“重量级”文化企业“集结”,显示出海峡两岸文博会知名度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升。此外,福建省借助文博会等平台的作用,重点开拓在文化艺术、动漫和网络游戏策划制作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渠道,为两岸携手发展文化产业开辟新空间。

  农业交流展示新辉煌

  闽台农业交流在2012年展示出新的辉煌。据统计,在这一年中,福建省批办台资农业项目89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实际到资8000万美元。至此,福建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426个,合同利用台资32.5亿美元,实际到资18.4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大陆各省市首位。除了农业利用台资不断扩张,闽台农产品贸易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去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预计突破9亿美元。

  长期以来,与台湾有着相同自然条件的福建先行先试,对台农业合作朝着区域不断拓展、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发展。在闽台农业合作中,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最重要平台。

  福建省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带动作用,去年加速了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步伐,福清、惠安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全省台湾农民创业园大力引进和推广台湾农业良种、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先后在10个县市区开展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建成特色基地6万亩,有效促进了闽台两地农业深度对接和产业升级。

  作为大陆拥有台湾农创业园最多的省份,福建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2012年引进23个台资农业项目和4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合同利用台资4300万美元。至此,创业园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467个和28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合同利用台资8.5亿美元。 

  此外,去年由福建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共邀请了200多位台湾农业教授、专家来闽进行交流和指导,先后组织开展了闽台生态茶园建设、热带水果莲雾的栽培及珍贵中药材金线莲组培等技术培训,帮助解决了一批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宗教交流涌现新热潮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闽台各项交流中,两地宗教交流显得尤为热络,其中两地道教和民间信仰的交流成为新的热点。

  闽台隔海相望,台湾的宗教信仰大多来自或源于福建,两地宗教不仅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法乳一体,而且信众的宗教观念、宗教仪轨、信仰方式、信仰体系如出一辙。近年来,福建全省各地道教和民间信仰领域逐步形成一些有影响的两岸交流平台,如妈祖文化旅游节、关帝文化节、保生慈济文化节、陈靖姑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等,两岸民间信仰交流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交流领域不断延伸、交流品位不断提高的趋势。

  去年2月,被誉为“中华梦乡”的福清石竹山,在石竹山隆重举行了以“迎春纳福,梦圆两岸”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第三届梦文化节上,石竹山道院与台湾道教总庙无极三清总道院友好签约仪式、台湾阿里山与石竹山结成友好盟山签约仪式、石竹山道院九仙分炉台湾道教协会仪式,使本届梦文化节内容更加丰富,影响更加广泛。本届梦文化节对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交流互动,推动融台、闽台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更深层次上的合作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深远影响。

  在去年7月1日开幕的第21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上,不仅有数百名来自台湾宝岛的信众参加隆重的开幕式,而且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中华台商总会会长廖正豪,分别发来“福佑四方”、“义溥海天”、“德泽广被”的贺匾。

  此外,去年12月4日——15日,福州“临水夫人”陈靖姑金身赴台进行为期 9天的巡安活动,期间在台中、嘉义、高雄、台南、桃园、新北、宜兰等地区进行绕境巡安。在9天的时间里,金身首站驻驾高雄东照山关帝庙,当地数十家临水宫庙参与接驾;台湾圣恩佛祖会为了迎接圣驾,斥巨资在安平天后宫举办隆重的接驾仪式,专门制作“丹凤朝阳”、“吉庆有余”、“风调雨顺”等200多道龙门祀宴菜品;在台南麻豆,两岸的“十二婆姐”先后上台表演。巡安期间,两岸28个宫庙在台南安平等地为金身巡安护驾,沿途数万信众进香朝拜,在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由于道教和民间信仰牵动着千家万户,新一轮的闽台道教和民间信仰交流热,将进一步增进两地民众的感情。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