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二期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步伐加快

2013年10月14日 16:1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提出,将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农、林、水种苗业的引种、培育、推广,要求与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相结合,控制在10个品种以内,能够形成种业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关注民生和具高附加值,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2011年7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10大项目在福建省农科院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该项目已成了助农增收的平台。

  政府连3年投入1.5亿元

  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提出,将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农、林、水种苗业的引种、培育、推广,要求与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相结合,控制在10个品种以内,能够形成种业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关注民生和具高附加值,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实行以首席专家制,专家负责的做法,项目由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进行实施。

  这是福建省为了推进福建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种业体系而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专项。福建省政府从2011年起每年拔专款5000万元,连续三年共1.5亿元,支持发展10个左右农业优良品种,开展引种、培育、产业化,培育并形成种业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为保障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的组织实施,《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于2011年07月出台,管理办法表明,省级财政将设立种业专项资金,实施种业工程。种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00万元,重点扶持种业工程的基地建设、种苗繁育、技术集成、培训和推广。经专家评审,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确定的10个品种即:莲雾、高产优质苦瓜、金线莲、罗非鱼、美国海兰蛋鸡、杉木、石斑鱼、珍贵树种、优质肉鸭、红棉蜜柚等。

  杉木和珍贵树种品种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效益显著

  根据2010年12月7日福建省政府王星云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的研究种业发展有关工作会议的精神,经工作小组讨论、省外专家评审和福建省领导审定,福建省林业厅组织推荐的“杉木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和“乡土珍贵树种种业创新与工厂化育苗”等2个项目列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杉木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项目由福建省林科院郑仁华教授负责,选择审认定通过的洋020等14个杉木优良无性系,以及初步建成的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光泽华桥国有林场等地的2100多亩杉木第三代种子园,通过连续三年的组培技术熟化和培育,计划三年培育推广杉木良种苗木1.5亿株,其中组培苗8000万株、扦插苗2000万株、实生苗5000万株。珍贵树种种业创新与工厂化育苗项目,由福建省林科院李建民院长负责,根据繁殖材料的来源和工厂化育苗条件,优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或优良乡土树种,在闽南、闽中、闽北、闽东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共计8个,计划三年培育推广香樟、楠木、红锥、乳源木莲、枫香、丹桂、南方红豆杉等珍贵树种苗木6000万株。项目期限2011~2013年,每个项目每年由省政府资助经费500万元。据统计,这2个项目从2011-2013年省财政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产的速生用材针叶树种,生长快,产量高,没有严重的病虫害;用途广,材性好,市场前景广阔;干型通直圆满,材质轻韧,抗虫耐腐,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全省每年造林的13.33万hm2中杉木造林面积都在5万hm2以上占37.6%,每年需要苗木1.5亿株。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杉木的用途得到很大的拓展,加上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大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公司、林农营造杉木人工林的热情,致使杉木的良种壮苗供不应求。

  通过“杉木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实施,年可培育组培苗木、扦插苗木达5000万株,可供造林25万亩,预计到主伐时(25年生)累计可增收5.5亿元。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可在短期内培育、生产大批遗传增益高的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木和扦插苗木,不但可以较大地满足市场需求,缓解杉木优质种苗的供需矛盾,而且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杉木人工林的产量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两岸专家联手培训莲雾种植能手

  莲雾品种创新应用及产业工程建设是福建十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十大项目之一,近两年来,福建省农科院选择在东山、漳浦、龙海、长泰4县实施,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达到4750亩。福建省农科院与东山县农业局在樟塘镇南埔村莲雾种植场建立中心示范片,开展了产期调节技术试验示范及次等果品的加工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效。

  莲雾(学名Eugenia javanica Lam),又名天桃,是桃金娘科(Myrtaceae)赤楠属的热带常绿果树,原产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目前仅东南亚地区有经济栽,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台湾普遍栽培,是一种主要生长於热带的水果。台湾的莲雾是17世纪由荷兰人引进台湾,台湾屏东是最有名的产地。随著科学昌明,莲雾除了原来的红色和绿色以外,还有新品种的黑色莲雾。近来由于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突破,使莲雾产期提早并提高品质,现被视为消暑佳果。这种水果在台湾六大水果中号称"水果皇帝",属珍优特种水果。

  东山岛种植莲雾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且有较好的台湾莲雾种植基础,被列为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基地,莲雾北缘产业带初步完成了以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为主的形成阶段。

  2011年,东山县推广莲雾种植面积已达600亩,至2013年计划种植面积可达到2000亩。目前,莲雾成为漳州地区新兴的果树树种,越来越受到果农的青睐。2012年9月月21日,由福建省农科院主办、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组承办,万村(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山县农业局和东山县科协协办的培训会在东山举办,台湾和福建省农科院果树专家在闽南东山县为东山、漳浦、龙海、长泰等县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共150多人举办了“福建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培训班。培训会上,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首席科学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台湾明道大学陈中教授、海南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陈业光、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许家辉及陆东和博士,万村(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友,分别作了题为“南亚热带北缘莲雾产业的建立”、“台湾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与管理”、“海南莲雾品种与栽培技术”、“福建莲雾生产技术环节”、“莲雾产销加工与农业物流”、“莲雾商业化运作”的发言,并现场解答了部份县农技员、莲雾种植大户的提问。

  培训会期间,东山县政府、东山县万村莲雾专业合作社还分别与万村(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合作协议。2011年10月底,福建省验收专家组对南埔莲雾种植场的产期调节技术示范片进行现场考察与测产,亩产达1602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利用次等果研制成蜜饯等深加工产品,有效地提高莲雾种植综合效益。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步伐加快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自2011年正式实施后,重点扶持产业关联度强、农民增收成效好的十大种业,助农增收效益明显,促使项目步伐加快。

  目前福建省已建成了我国最北缘的莲雾产业带;繁育福建独特的赤点石斑等珍贵鱼苗1721万尾,计鱼苗及养殖总产值4.8亿元,居全国第三;繁育的“新吉富”罗非鱼种苗近2亿尾,是中国第四大产区;苦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生产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已占福建苦瓜种植面积的60%,成为福建蔬菜阻击“洋”种子的成功案例。

  自1994年起,从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及国内福建、台湾、湖南、四川、海南、广西等地引进的品种资源中,经过近20年的人工隔离自交和定向选择,已选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稳定自交系,根据市场的需求,2008年从中选出7个性状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作为选配组合的亲本材料,共配制杂交组合6个。通过田间评比试验,其中组合“BAL-22-31×山苦瓜45”(定名为“迷你苦瓜1号”),它与山苦瓜比主侧蔓雌花率高,容易着果,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尤其是在越夏高温期间特别明显,抗病性强,盛收期前一般不发病,收获期较长,一年只种1次,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广大瓜农的欢迎。

  繁育获国家科技奖的白羽半番鸭和优质肉鸭苗2080万只,科技人员创办的示范企业将力争两年后上市;名贵中药材金线莲组培苗产业居全国第一、铁皮石斛全国第四;海兰蛋鸡种苗工程显著提高福建蛋鸡种苗自给率,已占全省蛋鸡种苗的90%。我省还在国内率先实现杉木组培苗规模化生产,闽楠、芳樟等8个珍贵树种完成工厂化育苗1087万株,占全国同类珍贵树种苗木的80%以上;培育“红棉蜜柚”嫁接苗61万株,已在福建、四川、重庆等地推广种植。

  据悉,种业工程突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累计带动企业投资20多亿元,推动80%的研发机构与企业结合,80%研发项目来自生产,80%研发成果产生经济效益,80%科研经费投向研发机构,80%企业建立了联合技术中心,实现了创新主力与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陈国明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