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州传统小吃肉燕,人们都知道,打燕郎一般都是男丁,他们不需要很高的文化,只要抡起木槌有力气把肉打成泥就行。然而,同利肉燕百年老店总经理陈燕君,却是一位80后大学毕业生。她不仅传承同利肉燕的传统技艺,而且传承了独特的肉燕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成为引人注目的百年同利肉燕老店第五代掌门人。
从小喜欢音乐
今年30岁的陈燕君,是个阳光女子,性格活泼、开朗。她喜欢音乐,向往艺术,从小跟随在盲人音乐家的叔叔陈君恩身边学习弹钢琴。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福建省艺术学校,开始了她的艺术修为。2001年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福建师大音乐学院,2005年毕业并取得了学士学位。
在福建师大音乐学院,陈燕君学习钢琴、声乐、舞蹈、作曲等,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曾参加学校“凤之旅”乐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还获得了首届东南电视台时尚乐队奖,她理想将来能成为一个音乐人。她告诉记者,女孩子都有一颗爱美之心,她希望自己能穿着漂亮的演出服,化好看的妆,在台上演出,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但是现在,她为感恩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继承父亲的事业,穿上同利肉燕工作服,举起了重达三四斤的燕槌打肉燕,整天和肉、地瓜粉打交道,耐得住寂寞,不害怕枯燥乏味生活,应该说,这也是追求一种事业的情操。
她说,打肉燕是她无耐的选择,然而,她是爸爸陈君凡唯一的女儿,父亲作为同利肉燕第4代传人,一直希望女儿能在完成学业后回来继承他的事业。她爱自己的父亲,她看着父亲把一种福州小吃做到这样风生水起,并打出了一个金招牌,打心里钦佩父亲的敬业精神。因此,当父亲要求她接班时,她虽然答应试试,但心里感到没底,总是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把这个金招牌发扬光大,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出于孝顺 掌门同利
2005年,陈燕君大学毕业前夕,其父亲陈君凡曾和她进行过一次长谈,正式向她提出了让她放弃音乐舞台接班做肉燕的要求。
同利肉燕百年老铺在福州传承了100多年,陈君凡不仅传承了独特的技艺,而且传承和弘扬了肉燕文化,使同利肉燕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名海内外。福州市前市长郑松岩在论科学发展观中这样评价同利肉燕老店:“燕槌声是三坊七巷的一个代表,把福州2000多年历史敲了出来”。老店能有今天这样高度的评价来之不易。扬名100多年的老店,总得有个人接手。
陈燕君是个孝顺的女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终于做出了继承父亲事业的决定。2007年11月在她生日这一天,她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说:“最最亲爱的爸爸,我已决心退出音乐舞台,好好跟爸爸左右学做同利肉燕,做好第五代掌门人,把百年老店接下来经营好,希望在三五年后,您跟妈可以放心去四处旅游享受人生!”陈君凡深深被女儿的孝顺所感动。他对燕君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发了这条信息给我,让我感到安慰,这是你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因此,这条短信至今在陈君凡的手机里珍藏着。
“对于老字号如何发扬光大,你有什么想法吗?”在陈燕君出任同利肉燕老店总经理后,父亲陈君凡给她出了这道考题。他担心女儿接手后,不知如何把同利肉燕铺经营得更加生机勃发。然而,女儿谈出胸中已经酝酿太多的想法让他感到惊喜。
“槌声响世界,燕皮盖全球”。这是陈燕君以前送给她父亲的一副对联,这也是她对同利肉燕百年老店发展前景的展望。因此,当她下决心接管并擎起了同利百年老店的旗帜后,开始对同利肉燕铺的企业管理进行一番改革。她认为,现在是网络覆盖全球的时代,同利肉燕老铺不能百余年如一日地在铺中卖肉燕,应当通过网络手段打开新的宣传渠道,不仅要把同利肉燕卖到全国甚至全球。因此,她通过与淘宝网出名的东东小铺掌柜一席谈话后,向父亲提出了把店铺开到网上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从此,她把同利肉燕的网店开得红红火火。现在每天全国各地包括新疆、西藏、内蒙等地都有人通过网络认识和订购同利肉燕,使同利肉燕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苦练内功 把同利发扬光大
在接手同利老铺后,身体柔弱的陈燕君苦练内功,亲自举起木槌打肉燕,虚心向父亲学习肉燕制作技艺,掌握要领,做到精益求精,并在多次参赛中获得了荣誉。
在2011年举行的第12届全国厨师节上,陈燕君亲自制作了“同利肉燕丸”参赛,获得了中国美食节“金鼎奖”,金鼎奖是中国餐饮界的最高奖。同时还获得了“中国名小吃”的称号。
在2012年举行的第13届全国厨师节上,她制作的“同利肉燕丝”,再次获得了金鼎奖。同年7月,在她的领导下,同利肉燕获得了“中国名点”的殊荣。同时,同利肉燕老铺还获得了“”中国十佳闽菜名店”称号。其父亲陈君凡也在这一年由商业部授予“中国名厨白金奖,是国家商业部颁发的最高奖,同利肉燕老店因而荣获全国先进工商个体户荣誉称号。陈君凡还作为全国3800家个体户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领奖,并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接见。
“我希望能在管理和经营范围上多下工夫,能让它标准化、产业化和规范化,做到人不在经营也能正常进行。”谈到同利肉燕老店今后的管理,陈燕君胸中自有一盘棋。她接手管理同利肉燕老店后,在店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接下来还要采用收银机收钱,逐步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陈君凡对女儿的企业管理能力感到非常自豪,他说,用现代代手段管理企业,这点他真的比不上燕君。他从15岁开始打肉燕,虽然在经营上比祖父、父亲有更大发展,让同利肉燕走出了三坊七巷,但绝大多数时间还是花在打肉燕和弘扬肉燕文化上。对于思路开拓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来说,与女儿相比,他表示甘拜下风。
欲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打燕郎
自从陈燕君出任同利肉燕总经理后,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这几年她每年都多次参加由福建省文化厅组织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和“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她与店里的员工都带着同利肉燕到现场让观众免费品尝,受到了社区和乡村群众的欢迎。她代表同利肉燕参加非遗进社区和下乡活动时,不仅宣传同利肉燕产品、展示同利风采,更主要的是宣传肉燕文化,每次在现场让群众免费品尝肉燕的同时,还在现场向群众赠送由著名散文家宋祝平撰写的纪实文学《同利肉燕传奇》一书,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同利肉燕百年沧桑。
陈燕君经营企业与她的父亲陈君凡相比,有更多优势。因为她有文化,有新思想,她现在不仅正在一步步规范化管理老店,而且还有新的发展规划。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听着棒槌敲打猪肉的声音,那些明快的节奏很有特点。为此,她结合自己所学的音乐专业,利用传统曲目《福州一枝花》,编排了一支“打燕舞”,让人们通过观看舞蹈,对同利肉燕有个全新的感受。
“中华老字号”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1876年,至今已传承五代。肉燕是福州特产中的精品,堪称举国无双,神州一绝。在陈燕君接管同利的短短几年中,已在同利肉燕原有一个老铺和一个门店的基础上,又在三坊七巷新开了一家门店。这家门店专门接待海内外的贵宾,中央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全国各省市领导来闽交流时,也都会到这家新铺参观,并品尝名闻遐迩的同利内燕。(天涯客 文)
巾帼不让须眉,陈燕君领导下的同利肉燕百年老店,由于她的精心管理和刻苦学习技艺,使同利肉燕更上一层楼。2009年,福建省闽菜技艺研究会换届时,她当选为新一届的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总工会还授予她“名师高徒”示范对子称号;福建省妇联授予她“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在成绩面前,陈燕君没有丝毫骄傲,她认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现在对同利肉燕新的发展里程又有了新的规划。
她表示,今后同利肉燕铺要引进生产线,除了进一步使用真空包装延长肉燕保质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都能把自己喜爱的同利肉燕带回他们的国家享用外,她想改变百年来“打燕郎”是一种不需要文化的苦力活说法。她规划在不久的将来要创办一所学校,专门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打燕郎”,以进一步把肉燕文化弘扬到全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