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生态蔬菜园
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而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地区,多年来生态灾难频繁发生,也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此,闽台两地生态交流合作存在巨大的空间。
闽台生态合作互补性强
闽台一水之隔,地理环境和气候相似,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台湾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环保产业,不过当时仅限于城市垃圾处理这一领域。从九十年代开始,环保产业已成为台湾重要的新兴产业,如今绿色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其中产值最大的为环保工程业,依次为环保设备业、资源化业、环保服务业。
台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台湾绿色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绿色技术居世界中上水平。如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污染治理专用药剂和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七大类环保产品,在台湾均有生产,其中水污染处理设备比重较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台湾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仍有一定差距,但在一般性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化学混凝技术、燃烧源的简单空气防污技术以及小型固定式焚化炉等属传统与小型设备的应用技术领域方面的技术,已经基本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
然而,虽然宝岛的绿色产业拥有较高生产管理技术并拥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但由于地域狭小、人口少并受到土地资源欠缺的瓶颈制约,市场规模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岛内劳工短缺、工资过高,因此,难以把这一产业继续做强做大。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闽台两地处于“高碳”生产环节的产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两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闽台两地实现绿色产业合作互补性强,合作的核心内容,就是构筑绿色产业链。
“绿色物流”,是在两岸绿色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绿色物流”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这对闽台两地来说,台湾有丰富的经验,而福建有很大的潜力,两地的生态合作将获得双赢。
闽鼓励台胞投资生态项目
为加强生态省建设,福建省大力开展闽台生态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台湾同胞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投资生态项目,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台商到海峡西岸兴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5月27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这是福建省权力机关首次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决定。《决定》特别强调加强闽台交流合作,促进海峡两岸共建生态文明。同时在引进台湾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拓宽闽台合作领域、鼓励台胞投资生态项目以及加强两岸科技人才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加强与台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交流作了规定。
《决定》要求福建省各级人民政府就积极发展同台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海峡两岸共建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同时,建立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科技园区的生态产业合作机制,引进台湾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对接。
《决定》还要求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拓宽闽台农业、林业、环保、旅游、科研开发等领域合作,加强两岸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创造条件吸引台湾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到福建共建生态文明。
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福建省还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闽西漳平生态茶园受推崇
在八闽大地随时随地可见农业、林业生态之绿,位于闽西漳平市台湾农民创业园所展示的生命之绿,更是令人引颈。
生态茶园其实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有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漳平永福镇地处高山,是福建著名花乡,也是著名的高山茶乡,具有“福建的阿里山”之称。该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终年林木郁郁葱葱,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胞到该镇创业。截至目前,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入驻台资企业59家,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达5.5万亩。
台资企业进驻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后,各显神通地发展和扩大对生态的保护。九德农场开发有限公司采用阶梯式开垦茶园,这种开垦模式不仅让阶梯式的绿色更让人赏心悦目,而且也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茶园还采用让杂草自然腐化的方法来改善土壤,使在这片土地上长出的茶株终年呈现生机勃勃的影像。
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台品茶业有限公司标准化生态茶园里,同时还种植有万棵樱花树及各种灌木,在樱花盛开时节,红色的樱花和绿色的茶叶交织,五彩缤纷的茶园立体生态景观让人留连忘返。
台商李志鸿把一座豆浆加工厂建在种满奇花异树的山头,工厂里生产的豆浆,是专门供给茶树饮用的,因此,茶树喝“豆浆”成了漳平永福台湾高山茶的一大亮点。李志鸿告诉记者,他的茶树一年要喝10次豆浆。他说,茶树喝了豆浆后,不仅提高了茶叶的饱嫩度,而且制出来的茶滋味、香气明显提升。这项技术在永福推广正是整合两岸农业产业优势的创举。他的黄豆是从黑龙江采购来的,做完豆浆后的黄豆渣配上谷糠、羊粪等发酵便成了上好的有机肥,每年冬季大寒时开沟掩埋,成了茶树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大餐”,不仅能让茶树长得更加健壮,叶片更加嫩绿,而且让周围生态更加环保。
2012年5月12日,闽台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观摩交流会在漳平举行,福建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10个综合试验站站长、重点产茶县(市)茶叶技术干部近百人,在现场观摩学习漳平永福台湾农民生态茶园的建设经验时,台湾茶农绿色种植和科学管理、精致生产的理念和技术让与会代表感到惊叹。李志鸿兴致勃勃地介绍说,台湾高山茶源自福建,现在又在福建发扬光大,充分说明“两岸茶产业各具优势,互补性极强,两岸茶产业不断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福建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高峰表示,此次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观摩交流会为福建省生态茶园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据统计,福建省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共建设高效生态茶园17万亩,辐射推广50万亩。下一阶段福建省将依托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提升全省的现代农业水平,进一步推广闽台农业合作及科技生态建设。
促进闽台生态旅游交流合作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形式 ,近年来对福建省林区的初步调查表明 ,城镇居民到林区休闲度假的人数急剧上升。许多城市对假日居民休闲去向的调查也证实 ,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快速增长的旅游形式。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 ,都拥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闽台两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开发森林游客市场意义重大。
福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 ,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森林覆盖率为 6 0 53% ,居全国首位。各种森林景观与复杂的地貌、水文环境及历史人文风情相结合 ,形成福建独特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福建地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土壤类型孕育了多种森林生态景观 ,既有沿海滩涂的红树林景观,又有山地垂直植被景观;既有亚热带森林 ,也有寒温带植被。同时 ,各种森林景观与丹霞、岩溶、花岗岩及海蚀等风景地貌相交织 ,营造了飞瀑流泉、奇峰怪石等迷人的自然生态风光,引海内外游客竞折腰
近年来,海峡两岸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闽台生态旅游合作建立在闽台旅游业合作
基础上,目前闽台生态旅游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此,专家认为,生态旅游是传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两地应抓住当前历史性的机遇,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整合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两地生态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此外,应以客源需求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态旅游精品为核心,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区域布局、产品体系、供给要素和组织机制等方面入手,来促进闽台生态旅游的交流与合作。(戈壁涯/文.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