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对成员素质的要求自是比社会一般大众严格,吸毒贩毒理应与其沾不上边。但台湾军队毒品问题却严重存在且禁而难绝,不仅屡为社会诟病,也成为困扰军方当局的棘手问题。
毒品问题禁而难绝
台军中毒品问题主要表现在官兵吸食甚至贩卖摇头丸、安非他命、k他命等毒品。尽管军方当局三令五申严令禁止,但部分官兵仍置若罔闻,置军纪法令于不顾。或自行吸食,或暗中贩卖;涉毒者既有士兵,也有军官;既有个人行为,也有结伙作案;分布军兵种既有后备、宪兵、联勤单位,也有陆、海、空军部队,可谓是三军皆墨,以致毒品问题在军中禁而难绝。信手拈来就有:
2007年3月,台警方逮捕13名涉嫌贩卖毒品者,其中5名为现役军人,分属陆军、海军陆战队等五个不同单位。他们除自己吸食外,还通过多层次传销吸收下手,透过退伍军人或辍学学生,将毒品卖到军中及校园。同年11月,台警方又查获联勤司令部勤务营汽车连两名士官在军中贩卖K他命案。
2008年10月,台军花莲总医院蓝陈镕少校私自将医疗器材携出院外制造毒品,被移送军法法办。同年12月中旬,台空军官校发现有士兵精神恍惚而进行全面尿液检测,结果有5名勤务连的士兵及1名修护士官尿液呈阳性反应。
2009年1月,台空军航空技术学院进行尿液检验,结果有11名士官兵呈阳性反应,经调查有6名士兵吸食K他命毒品,并指称由一名林姓士兵所贩卖。该士兵以每包一克400元新台币价格,将K他命卖给军中不特定对象。同年2月,台湾空军第499联队“幻影”战机苗姓上尉飞行官因为神色恍惚引起注意,部队长官即刻对其进行采集尿液检验,结果显示阳性。该飞行官坦承因为“压力过大”,曾在休假期间吸食了K他命。时任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陈肇敏获知后十分震惊,甚至以“怎么可能”、“简直是不可思议”来形容。事后该飞行官遭停飞并记大过一次处分。台湾一些媒体指出,“幻影”战机是台空军第一线战机,飞行员的素质也是全台空军最好的,飞行官吸毒令人难以想象,幸好其驾驶战机执行任务时没有毒瘾发作,否则就会让台军最昂贵的战机成为“摇头机”。
2012年8月,台警方查获澎湖空军马公基地27岁冯姓上兵,伙同3名军中同袍共组贩毒集团,利用岛内安检松散,从台湾运毒到澎湖军中,以免费提供K粉、神仙水作诱饵,吸取青少年为下线,还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大胆让下线青少年到营区大门就地交易毒品,时间长达一年。 2012年12月25日,台军医局医疗保健处代处长陈立民上校在记者会上表示, 2012年台军共查获军人涉毒246人,其中3名军官,军衔最高为少校。而一位在台军监察保防部门服务的军官则透露,由于目前尿液检查仅限于士官兵,军官并未被列入检查对象;若台军全面检测,许多军官尿液也会呈现阳性反应,涉毒人数将远不止于此。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薛凌则发布新闻稿指出,军中涉毒官兵从士兵到校级军官,且有从点扩散到线趋势,台防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不要让毒品前科犯在各营区“满地开花”。
多措并举防毒反毒
军中毒品问题不仅消弭官兵精神意志,诱发其他犯罪,削弱部队战力,也严重损害台军形象,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台军方当局近年也采取多种措施,全力遏止毒品进入军中,力求将其损害降至最低。
一是成立专责反毒机构。包括在防务部门成立“反毒专案小组”,在旅级以上部队成立“反毒促进委员会”,定期规划、检查反毒扫毒工作;在三军总医院成立“临床毒物中心”,在陆军各大医院成立“毒品筛检站”;加强对官兵尤其是新入伍士兵的尿液检验与毒品上报制度。受检人员通常先由部队以简易筛检盘实施初检,经判定为阳性者,再送军方医院以毒品侦检仪实施复检。2012年台军毒品防制小组曾对54万余人次进行尿液筛检。一旦发现吸毒者,即刻送往地方烟毒戒勒所及军方医院诊治,并对吸毒者及隐瞒单位主官严加处罚。
二是加强反毒拒毒宣传教育。配合当局施政,将反毒拒毒工作列为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透过各项文宣媒体及教育管道,如“莒光园地”电视教学、汉声电台、《青年日报》等,制作、播发反毒、拒毒专辑、专论等节目,实施反毒、拒毒宣传教育,期能建立官兵对毒品的正确认识。为增强效果,教育内容力求多元化、生活化,以增加官兵收视、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根植反毒、拒毒观念。另根据官兵吸毒行为以营外为主的特点,除加强官兵休假时的离营教育及家属联系,共同约束官兵休假营外行为外,还引导官兵从事正当休闲活动,以有效达到远离毒品之目标。
三是对吸毒贩毒者严厉处罚。一经查获吸毒,除送往警戒勒治疗外,还予以军纪严厉处分甚至判刑,而单位主官则予以连坐处分,以收吓阻之效。据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薛凌指出,每年台军约有40名官兵因吸毒被判刑,100多人被观察勒戒,等于每年有一个排的兵力因为毒品坐牢,一个连的兵力因为吸毒必须勒戒治疗。
毒品难禁原因探究
尽管台军重视反毒、拒毒,但军中吸毒、贩毒案件仍频繁发生,禁而不绝,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社会污染。台湾社会因种种原因,吸毒、贩毒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台湾当局严加打击,但仍未有效遏止。陈水扁执政时,曾在接见军方反毒有功人士时承认,“近年来社会滥用毒品人口年龄层日益下降,女性人数增多,毒品再犯及累犯也有增多的趋势;而且贩毒日益复杂,替代性毒品不断衍生,更查获毒枭在岛内偏远山区种植罂粟大麻的案例,均显示反毒工作面临挑战”。 2002年6月22日,台湾警方采取全岛同步扫毒的方式,出动警力6263人,对全岛2258处摇头族容易聚集的娱乐场所进行临时检查,结果查获毒品案件349件,逮捕贩卖毒品嫌犯480人,各种毒品772公克及摇头丸354颗,带回采尿送检人员563人。马英九执政后,这种现象仍未彻底改变。今年1月17日,马英九在接见缉毒有功人士时表示,当局反毒虽获得重大成就,触犯毒品罪的人大幅减少,但“仍难以根绝,目前仍有约43%的受刑者为毒品犯”。台军方发言人罗绍和少将也指出,由于社会的进步与急剧发展,使得药物成瘾症患者年龄急速下降;加上青年人求刺激与好奇心,导致岛内新兴毒品层出不穷,贩毒情形不断翻新。而军队成员来自社会,社会毒品泛滥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不少有吸毒前科者经由兵役管道进入军中。台军某北部医院曾针对北部地区4000多名刚入伍1周的役男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48%的人曾经接触过毒品,另有5.6%的人在当兵前1周内尚未戒?掉,必须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是精神空虚。军中吸毒者固然大多数是入伍前即有前科,但也有入伍前没有吸食,入伍后染上毒瘾者。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薛凌曾公布数字指出,原本没毒品前科,而在服役后涉毒的官兵,2008年140人、2009年151人、2010年261人、2011年218人。甚至服役多年的志愿役官兵吸毒者也多有人在。据台防务部门提供给监察部门的数据显示,2009年台军中犯下毒品罪总人数192人,志愿役官兵39人;2010年总人数331人,志愿役官兵65人;2011年总人数306人,志愿役官兵54人。 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些官兵精神颓废,缺乏精神支柱有着直接关系。陈水扁执政时期,在军中推行“台独”路线,大搞“去中国化”,摒弃军中传统,导致官兵思想混乱,军中充斥着“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困惑。马英九上台执政后,上述现象有所扭转,但未彻底改变。部分官兵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抱着混日子思想服役;或者对军中现实与个人前途失望,精神空虚,遂以吸食毒品寻求刺激或安慰,从而成为新的毒瘾君子。
三是管教缺位。虽然台军方当局不断对官兵进行反毒拒毒教育,并制订有严厉的防范和处罚规定;但在具体执行落实上,一些干部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不愿进行细致的查察防范工作,而是敷衍应付,搞形式走过场。尤其是台军近年陆续推动“精进案”、“精粹案”,大幅精简机构人员,一些干部晋升无望,对个人前途忧心忡忡,充满茫然感,更无心进行细致的管教工作。干部心态如此,军中毒品问题难以彻底根绝也就不难理解了。(郁鸿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