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陈章汉从中共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福州市文联主席位上退下后,经过筹划,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福建省耕读书院,可以说他现在耕耘的是一种文化慈善事业,他大手笔策划了许多文化活动,受到了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耕耘文化,硕果累累
陈章汉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爽朗地介绍了自己耘文化的经历。他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是著名作家,书法家,历任《福建青年》、《青春潮》、《青年博览》副主编、副社长,现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期耕耘文化园地,并取得累累硕果。 他多才多艺,先后出版有散文集《人生的履痕》、特写集《冠军的足迹》、美学随笔《美感百题》、文化随笔《说字写文》、报告文学集《中国结》;诗赋创作有《闽都赋》、《龙舟吟》;电视文学《寻》、《林则徐在福州》;歌词代表作《千年一回眸》、《心中的塔》及《陈章汉书法集》等各类著述近300万字,先后获省级以上各类文艺作品奖项近60次。
在这几十年工作中,因为陈章汉的工作地点都在福州,他解读福州、了解福州,钟情于博大精深的闽都文化。因此,他定下“以历史眼光读闽都,以文学笔法写闽都”的文化定位,在闽都文化的研究上卓有成就。他在福州市文联主席任上一手创办了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院,同时,还创办了《闽都文化》杂志,这本杂志受到福州市民的欢迎。目前,他仍然是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多才多艺的陈章汉,文学、书法双管齐下。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至目前,他已有4部书法作品问世。还有一些碑记摩刻、牌匾盈联作品散见于福州市区的镇海楼、南后街、三坊七巷、文庙、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乌山公园、西湖、左海公园、闽江公园以及鼓山、寿山、永泰塔山、福清石竹山、平潭岛、武夷山、泉州清源山、莆田天马山及厦门园博苑等地。因此,《文艺报》在2013年春节前夕,以“一甲子,两把笔”为题,介绍了中国作协、中国书协“双料会员陈章汉退而不休、双管齐下、自得其乐的文化生活。
文化研究涉及各个领域
作为一名知名作家,陈章汉从事的文化事业涉及到个领域,尤其是为闽商企业文化定调。他应邀请起草过《闽商宣言》、《世界泉商宣言》、《融商宣言》及《大爱闽商》和《莆商宣言》等,对不同区域的商帮文化有着深刻的把握。
第二届闽商大会开幕式上,公布《闽商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大会的一个亮点,因为这是闽商首次公开向世界、向世人发表自己的立场、态度,同时,还是闽商大会发表的纲领性文件,是闽商大会的旗帜。而这篇《闽商宣言》就是由陈章汉起草的。他以中国古典文学赋体形式表现的《宣言》,一经发布,便引起了来自海内外的闽商代表的广泛关注。与会代表都对《宣言》用词之精美、意义表达之深远表示了高度称赞。《闽商宣言》的发表,成为此次世界闽商大会的一大亮点。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李祖可解读《闽商宣言》时指出,《闽商宣言》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是闽商首次以自己的名义对世界公开发表的“宣言”,必将为世人所瞩目。
莆田,是陈章汉的家乡,他爱乡之深,刻骨铭心。经过长时间的采访,撰写出长篇报告文学《江口风流》,曾以原名《春秋代序》在《湄洲日报》上全文连载过。接着,他在应邀起草《莆商宣言》时,极其用心地从文化现象对莆商进行了探讨,经过征求各界人士意见后最终定稿。
“田是船,莆商是帆,潮平两岸阔,海近千帆悬。港城崛起,重任同担。刷新文献,增色名邦。在离家最远处,光耀华夏;于思乡最初时,歌我莆阳!”新春伊始,由陈章汉起草的《莆商宣言》道出了参加盛会的千名莆商代表共同心声,激发了莆商浓浓的回归创业情。福建省长苏树林专程莅会并讲话,以质朴亲切的话语,娓娓道出莆商的历史渊源和品格特质,给人鼓舞,催人奋进,赢得了阵阵喝彩。
书香门第,退休创办耕读书院
今年66岁的陈章汉,祖籍福建莆田,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在退休后之所以创办成立了耕读书院。他想利用这块文化园地,耕耘出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
谈到创办福建省耕读书院,陈章汉显得特别兴奋。他告诉记者,他创办耕读书院的宗旨是:守望传统,聚焦前沿,深耕文化,导读大千。拆解其中含义,主要是:笔耕、刀耕、读史、读图。他要创办“闽都大讲堂”,利用高层次的文化团队通过大讲堂,全方位、立体传播闽都文化,弘扬闽文化,让市民共享地方文化资源。
陈章汉热爱中华文化,他此生要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努力。他说,他的老祖宗在他家留有一幅 “耕云读雪” 门联,小时他和哥哥都不解其意,长大后,他们一直在琢磨这对联,后来,终于读出了其中神韵。他们认为,祖上连云也能耕,雪也能读,这表明祖宗用家传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后代一定要努力耕耘文化,做个文化人。因此,他们兄弟俩一直遵循先祖教导,发奋在文化园地上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兄弟俩都获得了累累硕果。哥哥陈章武是原福建省作家主席,章汉现在是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家乡人以他们兄弟俩引为自豪,称“福建文坛双雄”。
2013年春节正月初一,由福建省耕读书院与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联袂在福州南后街“印象台北”举办坊巷流韵、翰墨传馨——“三赋闽都”书法邀请展暨陈章汉“文章翰墨”书法展。“三赋闽都”部分文章是章汉的,墨迹则是省市书坛道友的。“文章翰墨”部分则是陈章汉近两年来的书法作品,尤其是新近创作的几件长卷。虽然他没有发请柬,只通过手机发出短信告知,然而,却引来了远近朋友对他的书艺探索进行热切关注。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专程从北京赶到福州参观了这场展览,并特意带来了一箱精装的十卷本《弘一大师全集》赠送给福建省耕读书院馆藏。
他说,福建耕读书院作为用教育社会为服务宗旨的民间文化慈善机构,在福建省属首家,目的是向海内外传播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灿烂中华文化,这个团队聚集着30多位博士生导师和100多位教授级文化人。宏伟的事业不能靠一个人来完成,耕读书院要做的事情很多,因此,他广泛团结作家和有关专家学者一起来完成。福建省耕读书院成立后,他组织作家和民俗专家编撰《三坊七巷文化丛书》(全套八本),有:《坊巷胜览》、《坊巷世家》、《坊巷名宅》、《坊巷俊彦》、《坊巷遗爱》、《坊巷雅韵》、《坊巷翰墨》、《坊巷旧影》。目前,第一本《坊巷胜览》已经问世,其他七本正在编撰中,不久也将陆续出版。
耕读书院耕耘未来
耕读书院耕耘未来,陈章汉对耕读书院充满了期待。他告诉记者,书院将来要做的文化事业内容极为丰富。目前正在酝酿耕读书院要做的两件事:“百家书柜”和“百家书院”。百家书柜即收集海峡两岸百位名人,包括把两岸文史哲大家著作展示给世人,让人们了解海峡两岸的百名大家,同时让人们有机会在耕读书院读到他们的著作。
百家书院即收集历史以来八闽大地的书院,并采用书法、雕刻等艺术形式砌起一堵百家书院面墙,展示历史以来八闽大地百家书院风采,让人们进入耕读书院就能对历史以来百家耕读书院有所了解,从而让书院飘洒出浓浓的书香。
接下来,耕读书院要做好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的文章,目前已经开始征集两岸“三名赋”。这“三名赋”即:名家的海峡两岸名城赋、两岸名胜赋和两岸名刹赋。
名城赋,即:征集海峡两岸名家分别对两岸百家名城作的赋及海峡两岸名家的百处名胜赋和抒发两岸名刹的赋。这“三名赋”可用各种文体抒发自己的胸臆,也可用雕刻、书法等工艺美术手法来表现,以进一步推动两岸的人文交流。
此外,他认为,文化慈善要从儿童开始,去年福建省耕读书院经过酝酿,与福建省作协合作创办了“福建省启明星儿童文学奖”,估计今年6月将举办颁奖仪式。他表示,希望海峡两岸文学界能努力为儿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陈国明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