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很同情这些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他不希望看到这些中小企业倒闭,于是,经过股东大会商量,决定利用公司的资质为他们进行融资担保,让这些中小企业重新走出困境,让一些即将破产的中小企业有了回生之路。
今年50岁的福建鑫友融资担保公司总经理陈金龙,是一位海归企业家,他心系海西桑梓,放弃海外事业和舒适生活从加拿大回到故乡福建创业,创办了融资担保公司,为全省数十家中小企业担保融资近亿元,使许多陷入资金困境的中小企业在他的帮助下起死回生,重新展现发展前景。
利用知识扶贫,为山民解困
陈金龙,祖籍福建莆田,在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982年中学毕业,就读了福建省银行学校。同样因为成绩优良,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省外汇管理局负责外汇使用督查工作。
工作期间,受单位委派,他参加了福建省扶贫工作队赴闽东福鼎市为一个偏远贫困村扶贫解困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告诉记者,他所对口扶贫的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村民家家户户靠种植毛竹为生。然而,因为村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连电都没有,农民家里是用松脂照明。村里的农民平时都是靠卖毛竹的微薄收入过日子,生活过得非常艰难。他说,因为村里除了卖毛竹外,没有任何付业收入。村民们长年累月靠卖竹子过日子,山上的毛竹渐渐被砍光后,一家人的生活便无着落了。
扶贫工作队进驻后,目睹村民的困境,陈金龙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靠一些捐助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们认真分析了村民贫困原因,认为专门销售毛竹利润很低,还不如帮助村里办起一家毛竹加工企业,能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于是,他们便开始为村民脱贫奔波。由于陈金龙在福建省外汇管理局工作期间与许多台商打过交道并交上了朋友,于是,他想到了这些具有经营企业经验丰富的台商。经联系,他通过台商朋友帮助引进了一台毛竹切片机,帮助村里办起了一家竹制品企业,充分利用山上毛竹资源,进行切片加工,利用切出来的大毛竹片制作麻将席和竹席,下脚料用于制作筷子,就是把一根毛竹从头到尾全部利用起来。
因为这种企业是短期生效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当时市场属独家,很受城乡群众的欢迎。同时,因为每一根毛竹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为此,这家公司受到了福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了这家公司后,村民们逐渐利用毛竹脱贫致富。扶贫工作队也为此受到了福鼎市政府的表彰。
继续深造,出洋留学
陈金龙是个喜欢读书的人,1985年,他在外汇管理局工作期间,为充实自己的知识,经单位推荐,考上了福州大学业余大学英语系, 1988年毕业。在这期间,为把自己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他不仅利用晚上时间在福州街头摆过地摊,而且还利用课外和工作之余的时间,在福州开办了一家文具专卖店,试水商海。
外汇管理局的工作当时在社会是很吃香的,不仅工作稳定,而且工作环境也很舒适,但陈金龙不想过这种舒适的生活,他要去闯荡世界检验自己的本领。福州大学毕业后,他只身到加拿大留学,就读于加拿大皇家商业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是专门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他希望通过“充电”,将来在商场上大有用武之地。
陈金龙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加拿大皇家商业学校就读一年后,便在加拿大开办了一家从事经营中国箱包出口批发业务的公司,主要客户是印度人,经营业绩比较理想。然而,每当箱包批发出去后闲下来时,他又想进一步“充电”,增加自己的知识,以在将来事业会有更大的飞跃。于是,他离开了加拿大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继续攻读获得了博士学位。
热心桑梓 海西情结
学业有成后,陈金龙想到自己出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回报海西故乡。于是,他毅然回到了福建。由于在他出国留学前已经在福州开办的几家商店经营得并不理想,他一回来便把这几家专卖店关掉,接着,他试探为福州几家超市供货,然而,这条路还是行不通,因为超市要求非常苛刻,提出3个月一结算,这样对一般的供货商来说,资金无法流动,于是他毅然退出了这个行业。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分析,他了解到许多机关对各种办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单位经常为了采购办公用品要花去很多的人力和精力。于是,他开始与金融系统建立了关系,并成立了福建利代经贸有限公司,尝试为金融部门所需的办公用品供货。
由于陈金龙在国内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他坚持正直做人、诚信经商的原则,坚信生意人以诚信为本,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得以发展。因此,他在向金融机关所提供的办公用品时非常注重所进货物的质量把关,尽量做到所供货品物美价廉。同时在送货中做到随需随送,从不耽误,得到了用货机关的好评,使该公司的供货范围不断得到扩大。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4家银行福建分行机关及中石化福建分公司的办公室用的每一张纸、每一只笔,货品都是由福建利代经贸有限公司供应的。其中,中石化公司在全国数千家供货商中评出了49家五星级供应商,该公司是其中一家。从此,他的公司供货更是得到了各相关机关单位的信任和好评,使公司的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公司的实力也进一步壮大。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一家公司经营成功后,陈金龙的资金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他想利用现有的资金,筹划进一步拓展投资领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有益贡献。
陈金龙告诉记者,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看到了当前中国由于金融体制问题,导致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资金短缺得不到银行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关门倒闭。有的企业因缺少融资渠道步履艰难。于是,他决心为帮助海西中小企业度过融资难关作出努力。2010年,他与两个朋友合资注资1亿3千600万元创办了福建鑫友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他说,他成立这家公司,不仅为了帮助一些资金无门的中小企业融资,同时也减轻国有银行贷款的压力。
公司成立后,为一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帮助三明市尤溪县的纺织行业度过融资难关。陈金龙告诉记者,尤溪县是近几来新崛起纺织城,全县有纺织企业100多家,这些纺织企业产品原来都是出口欧盟,随着纺织产品出口受到欧盟各种抵制,企业产品只好从出口转为内销。然而,产品转销国内后,就得面对棘手的三角债问题,使这些发展中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尤溪县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找到了陈金龙,希望尤溪的纺织行业融资问题能得到该公司的担保,不然尤溪的纺织行业可能会因资金链断裂而逐渐消亡。
陈金龙很同情这些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他不希望看到这些中小企业倒闭,于是,经过股东大会商量,决定利用公司的资质为他们进行融资担保,让这些中小企业重新走出困境,让一些即将破产的中小企业有了回生之路。经过他的努力,现在尤溪全县纺织行业不仅逐渐走出了困境,而且获得了持续发展。尤溪县领导为此表示感谢。据统计,公司成立2年多来,已为数十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近1亿元,使许多即将倒闭的中小企业重获生机。
谈及公司今后发展方向,陈金龙说,他现在经营有两家公司,向机关供货的公司已经进入良好循环,但公司现在正在进一步扩大供货范围,他希望供货的领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而融资担保公司今后的方向,仍然是继续为海西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希望更多中小企业通过该公司的担保融资,加速盘活资产,产生更大的活力。(陈国明/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