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强接受记者采访
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福建是80%以上台胞的主要祖籍地,闽台间有着独特的“五缘”优势,福建省台联在海峡论坛上举办“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旨在加深两岸同根同源乡亲的感情。
梁志强告诉记者,举办本次活动的特色是以闽台“同名村.心连心”主题为“经”,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纬”,为闽台同名村乡亲展示交流情感的平台。与会的两岸同名村代表通过考察和座谈,共叙乡情和亲情,并共谋两岸同名村的共同发展。
“此次活动亮点重在民间性、重在传承性和重在成效性,活动侧重在闽台两岸同名村村里长的联络。”梁志强说,通过座谈及恳亲活动,加强海峡两岸来自最基层民众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力求贯穿民间性、基层性、大众性主线,以进一步扩大与台湾“中下层、中南部、中小企业”台胞的交流交往。他指出,活动以海峡两岸同名村的联络联谊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髓;以海峡两岸民间书画艺术交流的方式,积极挖掘闽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展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此外,在此次闽台同名村的交流中,通过座谈签约、恳亲联谊、书画联展及参观考察等形式,以乡情乡谊为纽带,实实在在地加强与台湾最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增进同胞情谊,共谋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艺术等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与发展。
促进两地企业和民间合作
所谓“同名村”就是台湾一些村落所冠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同根、同源、同名”。历史上,大陆赴台开垦以闽粤汉民居多,先民到台湾后,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庙名,乃至家乡的山川名胜名称,甚至以开发建设台湾有功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垦台名人、移民首领名字、家族姓氏作为在台湾新聚居地相应名称,并延用相同的堂号、延用传世辈字序列,以此铭记自己的祖籍和根之所在,也因此出现了两岸同名村。
梁志强告诉记者,据《台湾通志》记载,两岸同名村有91个,其中闽台同名村有51个。如:闽南惠安崇武镇的大岞村和台湾基隆的大岞村、平和的大溪镇和台湾桃园的大溪镇、南靖县书洋镇的田中村和台湾彰化县的田中村、晋江市罗山镇的林口村和台北县的林口村、漳浦县的深土镇南境村与台湾基隆市南境村等,表明了当年闽人垦台的印记。他说,本次由福建省台联发起举办的 “两岸同名村联谊活动”得到了台湾同胞的积极响应,因此,前来参加联谊活动的代表,有来自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南投等13个市县和28个乡、镇、村、里负责人及村代表62名乡亲,漳州、泉州、厦门与之对应的同名村乡亲开展“同名村”对接。通过溯源探本,建宗立业,两岸乡亲“同享同姓情长,共续血脉流芳”。
与此同时,通过有代表性同名村的族谱对接,让台湾乡亲“明白自我”,进而促进同宗同族乡亲的交流交往,携手共进,共赢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此外,两岸同名村还以“双方互动、互惠双赢”的原则,签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确定双方定期或不定期互访,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传承,进而深化彼此情感、友谊和共识;适时在闽台两地举办民俗、宗亲、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考察,相互提供便利和服务;利用各自优势,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协作,在政策范围内,促进两地企业和民间合作。
两岸同名村乡亲畅叙百年情
6月14日上午9时多,漳浦县深土镇南境村的村民迎来了110多名来自海峡彼岸的乡亲,他们中有30多人来自于台湾一个与其同名的基隆市南境村。虽然他们之间面孔陌生,但相互间却感到异常亲切。
早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移民到台湾的,并在台湾繁衍后裔。这些分隔在海峡两岸的同宗同祖乡亲,虽然从来未曾谋面,但当他们见面时却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漳浦深土南境村的村民一大清早就等在村口,见面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们相互介绍了本村的建设和村民的生活,并希望两岸同名村乡亲能经常互相往来。
台湾基隆南境村的邓淑引是第一次来到漳浦,当她在台湾知道福建有个同名的村子时,感到十分兴奋。因为她是第一次来福建探访宗亲,特地给大陆乡亲带来了当地的特产肉干。她告诉漳浦南境村乡亲,漳浦的南境村有许多古厝,让她看后感觉非常亲切。她说,虽然台湾南境村如今已经是多姓氏聚集,并不以陈姓为主,但根却是在这里。她希望同根的乡亲今后能有机会多往来,乡亲只有越走才会越亲。 下午3点,台湾乡亲来到平和大溪镇,他们给平和大溪镇的村民们,送上台湾桃园大溪镇著名的豆干。巧合的是,平和大溪镇也以豆腐、米粉、香肠、铸鼎等制作工艺闻名。镇的名字相同,连土特产也相似,足见两岸渊源之深。台湾乡亲与平和宗亲见面后,更有一种亲切感。他们都表示不枉此行。台湾桃园大溪镇江氏宗亲会理事长江衍仁说,这是他第3次到平和县寻根访亲,和当地的很多村民都成了好朋友。他表示,今后会带更多的台湾江氏民众到漳浦寻根访祖。
6月16日下午,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在厦门正式开幕。来自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南投等13个市县,28个乡、镇、村、里负责人及村代表62名乡亲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与之对应的同名村乡亲开展“同名村”对接。下午,有19对两岸同名村以“双方互动、互惠双赢”的原则,签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
按照意向,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互访,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传承,进而深化彼此情感、友谊和共识;适时在闽台两地举办民俗、宗亲、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考察,相互提供便利和服务;利用各自优势,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协作,在政策范围内,促进两地企业和民间合作。
台联——为两岸民间交流铺架桥梁
福建省台联是联络闽籍海内外台湾各族同胞的爱国群众团体,是沟通海内外台胞的一座桥梁,此次闽台同名村的交流活动就是通过这座桥来实现的。梁副会长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建省台联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为台湾乡亲牵线搭桥,引导、服务台胞在闽投资兴业;协助做好“5.18”、“6.18”、“9.8”以及林博会、茶博会、农博会、艺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协助各地台商投资区的招商引资,助推平潭“五个共同”的开放开发,为促进闽台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做出了许多努力。
与此同时,福建省台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乡情亲情等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努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双向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省台联共接待来闽考察交流的台胞团体和人士近千批,3万多人次。福建省台联还与巴西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联合会、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等境外重点台胞社团和知名人士建立更为紧密的交流关系,增进了乡情情谊。
谈及与台胞社团的联谊,梁副会长说,近年来,福建省台联与岛内外许多台胞社团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包括“首届海峡两岸军地书画作品联展”、筹办“海峡两岸百首诗抄书画巡展”等,并两次赴台成功举办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双方的感情,增进了共识。
此外,福建省台联还通过承办“第12届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访活动”,组织台胞返乡谒祖,逐步建立了与岛内外一批有影响的台胞社团及人士的联系管道,并积极参与海峡论坛活动,组织台胞青年夏令营、冬令营、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台胞新春茶话会等品牌活动,以及开展姓氏源流研讨,闽台族谱对接,宗亲文化交流,增进了台胞乡亲对祖地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在着力拓展在闽经商、求学、居住的台商、台生的联谊服务工作、开展定居台胞扶贫解困工作方面,福建省台联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涉台立法执法,在维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把台联办成了受台胞欢迎的“台胞之家”。(戈壁涯/文.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