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正是黄栀树开花的季节,海峡西岸的闽东福鼎市许多乡镇大面积种植的栀子树开花了,浓密的绿叶间,白色花蕊重重叠叠,犹如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漫山遍野飘逸着栀子花的浓香。
海西黄栀子原料林的生产基地
闽东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与浙江温州市苍南、泰顺交界,栽培栀子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4年在福鼎市推广了10个乡镇种植栀子树,并带动了周边的浙江省苍南、泰顺等县,发展面积达到12000多亩,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唯一个大面积种植黄栀子原料林的生产基地。
黄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的植物,是卫生部第一批颁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鼎市种植栀子并非一路辉煌。2005年至2009年期间,由于国内栀果市场严重过剩,该市栀子价格一落千丈,致使发展遭受一度停滞。但由于当地主栽的分关1号黄栀子产量高、外观好、品质优良,经过福鼎市和相关镇政府、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扶贫开发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和推广下,农民保留了已经种植的栀子树。随着近年来中草药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又重新迎来了福鼎黄栀子的春天,黄栀子鲜果的收购价格从每公斤1.8元起到2012年达到9.2元。 2012年福鼎市黄栀子产业年总产值达1亿多元,种植户人均收入5861元,占福鼎市农民年人均收入的63%,由于投入产出比高、增收显著,使福鼎市栀子农增添了种植和发展的信心。
随着种植黄栀子的产值提高,近两年来福鼎市10个乡镇及其周边的苍南、泰顺等县再次掀起了黄栀子种植和育苗的热潮,新栽栀子树2万多亩,种植面积扩大到4万多亩。闽东霞浦、蕉城、周宁、福安、寿宁、屏南、柘荣等县农村也纷纷引种栽培。至2012年,栽种栀子最多的福鼎市贯岭镇已建成黄栀子初加工厂7个,鲜栀果加工能力近3000吨,并在筹建精深加工厂提取栀子油。据统计,该镇现有从事黄栀子生产经营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3个,其中公司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从业农民18360人,2012年鲜果产量0.62万吨,占国内药用栀子当年产量的1/4强;40%的鲜果在福鼎进行干燥加工销售,另外60%的果鲜销、供不应求。从而使贯岭镇成为栀子果交易的集散地。2012年,福鼎市政府已经将黄栀子列入新兴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予以扶持。
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黄栀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越南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常做庭园观赏花木栽植。栀子浑身是宝,除观赏外,栀子花、果实、叶和根都可入药,《本草纲目》称其“悦颜色,《千金翼》面膏用之。”《滇南本草》称其“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鼻衄血,消痰。”
近年来,经专家学者经研究,黄栀子不仅可作为药用、食用色素、纺织品的环保绿色染料,而且栀子花可食用,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其干果既可以做中药材,也是生物制药、食品色素、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同时还发现栀子果含有与藏红花一样的藏红花素,其中一种稀有的水溶性胡萝卜素,具有降低糖尿病、高血脂风险和改善忧郁症等作用。此外,栀子还含藏红花不具备的栀子苷、黄酮、植物多酚、膳食纤维等,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栀子果肉和果仁富含油脂,去皮干果油脂含量近25%,是唯一集观赏、药食两用、高附加值的新一代特种木本油料植物。
据福建省农科院专家介绍,黄栀子干果临床常用于治疗黄胆型肝炎、忧郁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提取色素前脱脂的副产品还可开发食用油,有望成为新的油料资源;提取色素后残渣还可进一步综合开发为饲料添加剂或肥料等。由于栀子浑身是宝,花可食,也可加工提取浸膏,用于多种香型化妆品、高级香水香精等。经检测,栀子油中不饱和脂肪占约90%,亩产栀子油20kg,与大豆亩产相仿,是目前茶油亩产量的5倍以上。
专家指出,与橄榄油和茶油不同,栀子油还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其胡萝卜素含量超橄榄油4倍之多。此外,根据国家鼓励发展“全谷物”食品的相关政策,黄栀子还可以和糙米、茶叶等结合,做成药食两用栀子功能茶饭,使黄栀子真正成为推动强农富农和生态养生的特色农业产业。为此,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进一步把栀子产业做优做强
在种植业上,产品和品牌是效益的关键,福鼎市选育原产地福鼎的分关1号黄栀子,通过了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栀子苷含量高、抗性强、果实大小适中、成熟期一致外观好,寿命长、耐修剪,为此,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11月对分关1号黄栀子果实的最新研究指出,黄栀子是高附加值的新一代特种木本油料植物。目前福建恒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与江南大学合作,正在筹建一座提取栀子油的加工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闽东福鼎市种植的分关1号黄栀子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易管理,生产季节上可以错开与水稻、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的农时,既可以成片规模种植原料林基地,也可以充分利用四旁零星空地大力发展,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又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在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的情况下,黄栀子种植很适合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劳动力经营管理。
据专家调查,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闽东南、浙南地区山地的立地条件较差、大多不适合用材林生长,而用来种植黄栀子却能有不错的收获。所以黄栀子原料林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种植,能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地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加工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大量返乡农民工实现“门前打工”、“靠山致富”,同时还将带动交通运输、食品、医药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由福鼎市林业局主持完成的“黄栀子优良药用无性系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已于2006年1月23日由福建省宁德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并于2007年获宁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福鼎全市的黄栀子种植面积已突破25000亩,已成为山区效益农业和边界农民增收的一个好项目。福鼎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今后将着力把黄栀子种植项目向相关部门申报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打造黄栀子品牌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黄栀子产业。
与此同时,近年来,福鼎市还加大了科研力度,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籍华人王志远教授和中国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王立博士等专家学者莅临考察黄栀子产业,近期正和江南大学洽谈合作意向,拟与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联合在该市贯岭镇建立“黄栀子实验室”,开展栀子茶、栀子油等项目的研究,再逐步把产品推广到企业和市场。
此外,福鼎市还与中粮集团、福建省农科院及福建农林大学等企业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引导,今年还策划举办“黄栀子文化艺术节”,把这一活动办成为固定的农事活动,以利于把特色产业的做优做强。(远帆/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