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海峡新闻| 海西视点| 交流合作| 闽台渊源| 印象八闽| 服务指南| 人物访谈| 台海观澜| 共同家园| 专 题| 视 频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闽台在线  >  2013年第八期

种业创新工程——驱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3年10月16日 15:3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7月11——12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3年上半年总结会在闽南东山举行,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刘波在总结会上称,福建省依靠自主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实现工程技术产业化,提升了种业竞争力10大种业项目共建立种苗繁育、良种示范健康养殖基地等189个,示范面积推广近94万亩,项目实施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并通过带动加工保鲜、品牌创立和农超对接等延伸产业链等,累计增加产业经济产值与效益达65.32亿元。种业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已成为驱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项目2011年正式启动

  近年来,为应对“洋”种子的“入侵”竞争,中国加大了种业创新工程步伐,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7日主持召开了由福建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及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研究种业发展有关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工作牵头单位,并由该院院长刘波为项目首席专家,组织本项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开展。福建省政府每年支持5000万元,发展10个左右农业优良品种,连续三年进行引种、培育、产业化,培育并形成种业产业化和新的增长点。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以选用引进和培育的优良品种为切入点,推进福建省相关领域重点发展的种、养业上规模、增效益,使之成为行业的新经济增长点或提升原有的产业。其选择品种的基本原则是:(1)符合相关规定的成熟品种,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具备规模种苗繁育条件的项目;(2)具有产业化前景和产业化条件,能与产业结合布局的项目;(3)市场前景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关系民生和具高附加值,能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4)品种创新与产业化的品种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个;(5)对于那些不资助同样能很好发展的品种和种类不在本项目资助范围。

  根据“研究种业发展有关工作会议”的精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先后两次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专题落实会议,讨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小组,讨论项目的选择原则、工作方案、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等。2011年1月16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了“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专家评审会,邀请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等9位省外同行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各单位推荐的19个项目进行了评审,评审出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部门的莲雾、苦瓜、金线莲、珍贵树种、罗非鱼、石斑鱼、及白羽半番鸭等10个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技术成熟度高、实施方案可行、预期目标明确、经费预算合理、建议立项资助的种业项目。经福建省政府审定批复,要求尽快组织实施。经过筹备,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于2011年5月24日正式启动。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年来,福建省依靠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建成了科技平台28个,种业工程成为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

  会议期间,福建省农科院组织了近百名与会专家先后参观了闽侯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中试基地、位于厦门翔安的金线莲等寺科药用植物和业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福建金草生物科技集团组培中心、东山岛南埔莲雾种植基地及诏安县澎湖渔业有限公司的石斑鱼养殖基地等生产现场,看到了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中试基地从2011年引进了“吉富”罗非鱼F14代中种鱼,目前保有存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汀湖尼罗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4个罗非鱼优良品种,核心亲本种群5180尾,后备亲本5000多尾,建立了新吉富罗非鱼F14代原种保种种群3000尾,并进行了扩繁和后备亲本培育,2011——2012年,已培育了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富;匀非鱼F14代后备亲本种苗30.4万尾,完成了苗种规模化繁育示范基地良种亲本的更新替换,今年来已繁育了新吉富罗非鱼F14代后备亲本种苗30多万尾,正在进行后备亲本培育;开展了罗非鱼优良品种的耐寒性定向选育,新吉富罗非鱼耐寒种群筛选存活由一世代的83%,提升到二世代的25.7%;开展了新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的“吉奥”全雄罗非鱼优良品系的选育,杂交子一代雄性为91%,为培育适合福建养殖的罗非鱼优良品种储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由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主承担的“金线莲等药用兰科植物产业化示范与推广项目”,逐项实施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与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有力促进了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大推动了福建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福建省金草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基地种植、生物技术研发、深加工、连锁经营和金线莲神草养生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生物科技型健康产业集团,该公司将“本草养生、科技兴业”的思想理念融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董事长陈咏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立志将草之典打造成中国金线莲行业领军品牌。

  在东山南埔福建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的核心示范基地莲雾种植场内,记者见到成片墨绿葱茏的莲雾树上,结满了一颗颗红色和粉红色成钵形的莲雾果,就像密集悬挂的红灯笼,举手采摘一个咬上一口,不仅清甜爽脆,而且水份多且无渣,专家无不啧啧称赞。据悉,福建省种业创新莲雾项目成功研发出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突破了产期调节技术的垄断,形成了我国莲雾北缘最大的产业带。

  此外,记者在诏安县澎湖渔业有限公司参观时看到,一口口鱼池里成群硕大的石斑鱼在抢食、腾跃,一派热闹景象。该公司占地面积50亩,拥有室内育苗车间4座,有30平方米的标准育苗池100口,育苗水体3000平方米,石斑鱼年育苗量达100万尾以上;水温可控水泥精养池12口,每口500平方米,共计6000平方米,现养有珍珠龙胆、龙胆石斑、老虎斑、斜带石斑、东星斑、美洲黑石斑鱼等6个品种20万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闽南、台湾、东南亚石斑鱼养殖示范基地。

  刘波:继续推进新一轮的种业创新与产业化

  在总结会上,刘波院长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实施的2年多来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福建省发展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的重要性,他认为,各个种业工程创新工程项目都进展得非常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刘波说,十大产业通过近3年的实施,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在各自的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如;莲雾项目解决了福建省莲雾产业品种的问题、成功研发出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莲雾产期调节技术突破了产期调节技术的垄断,在设施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莲雾疏果利用技术方面,形成了我国莲雾北缘最大的产业带;罗非鱼项目,产量居全国第5位,成为大众淡水鱼类出口创汇牵引车、山区新品种改良的加速器。

  与此同时,苦瓜项目的实施,在栽培技术和种苗繁育技术及苦瓜嫁接育苗技术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金线莲项目在规模、产值等方面居全国第一,铁皮石斛产业也名列全国第5位;石斑鱼项目的实施,苗种规模化繁育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养殖量居全国第2位。由于闽台联手助推种业创新,使昔日珍品游进两岸百姓家。此外,珍贵树种项目方面,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总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优质肉鸭项目实施,填补了福建省乃至全国优质肉鸭大规模种苗基地及优质肉鸭产业一体化开发的空白。

  为此,他对从明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项目实施提出了明确有意见。他说,希望以优良品种、种子、种苗为切入点,推进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推进发展设施农业(如设施蔬菜、设施果业、设施畜牧、设施食用菌、设施花卉、设施林业、设施水产、设施果业等),开展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种苗创新研究工作,推进种业科研育种机制创新,设施栽培提供适宜的新品种与配套技术,推进福建省种、养业上规模、增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之成为行业的新经济增长点或提升原有的产业。(陈国明/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