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荣丰说,台湾食品在大陆每年平均有20-40%的增长。他表示,三坊七巷是一扇窗,是台货在福州乃至其他地区展示的舞台。他说,公司经常会接到外地游客的电话,“在这里购买过,又再次要求订货的。” 三坊七巷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闽台深厚渊源的“活化石”。如今,台湾特产成为南后街一抹亮丽的风景。“安平老铺”、“台湾老铺”、“阿里山高山茶”……单是店名就充满了浓浓的台味儿,经营有日用品、工艺品、酒类产品等多种产品。
“闽台一家亲,两岸的文化在这里很好地融合。”来自台南的邱荣丰,就在南后街这条长600多米的街道上开了4家店铺,经营台湾产品。
落脚三坊七巷
2009年5月前后,修整过后的三坊七巷在正式开街前招商,邱荣丰在朋友的摊位上展出了台湾的知名食品,并进入了招商人员的视野。
“我是台南人,安平古堡最早建于1624年,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城堡。”理所当然,邱荣丰的第一家店铺即取名“安平老铺”。
就这样,安平老铺与永和鱼丸、同利肉燕等不足10家店铺,成了第一批入驻南后街,进行试营业的店铺。
台湾老铺、阿里山高山茶、橙记甜品……接下来,邱荣丰几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口气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注册登记了3家台湾特色产品店。
每家店铺都有各自主题。安平老铺定位台湾特产,经营有马英九推荐的奶酪、糕点,如凤梨酥;台湾老铺以日用品与食品为主,如调味品、饼干、果冻等;阿里山高山茶则主推台茶文化,“高山出好茶。台湾地少山高,地势独特,高山的比例是全世界最多的,3000米以上的山有100多座,再加上海洋性气候,成就茶叶的独特风味。”
已经在大陆经营生意近16年的邱荣丰,到过大陆很多城市,如上海、深圳、兰州、武汉、厦门、广州等,相比起来他更青睐福州。“福州与台湾地缘相近。南后街是福州的文化休闲中心,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商业业态,既有文化氛围,又有商业卖点,是最佳的选址”。
大宗产品“两岸通”
1997年,台湾日正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转投资大陆,在闽侯投资设厂,时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建筑工程的邱荣丰被派到福州。
公司投产后,他留在了福州,并将公司与住所统统安排在了澳门路,不过,他却转行到食品领域。“那时的大陆与台湾还是有距离的,但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成长的潜力。”
起初的贸易并不简单,信息沟通、运输通道、通关检疫及产销对接等问题,“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来摸索。”
2005年5月18日,18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首次集体亮相在福州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邱荣丰看到了“水果直航”所孕育的无限商机,“许多人争相品尝、购买!”
虽然前景广阔,但农产品贵在“鲜”,邱荣丰意识到台湾水果“销售叫好不叫座”,水果从采摘、筛选、清洗到包装、报关、运输等各环节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为此,公司决定放弃水果贸易,将注意力集中到两岸农副产品贸易上。
“大陆是板栗主产区之一,所以我们也引进到台湾;大陆香菇产量占全世界的80-85%;海产品在福州、山东都很丰富;粽叶遍布大陆多个地区、也是世界主产区之一,湖南张家界、浙江千岛湖产量很大;大陆绿豆的产量虽大,但品质和价格在世界上缺乏竞争力……”9年的两岸大宗农副产品贸易,让邱荣丰已然成为一个“两岸通”。大陆的板栗、香菇、木耳、竹笋、海带等通过福州到台湾高雄港的直航试点往来两岸。
2006年,为了陪伴、照顾即将生产的妻子,邱荣丰回到台湾。半年多后,39岁的他再次回到福州,推销台湾的特色产品,继而在三坊七巷办起了个体户。
“买卖”世界的一扇窗
邱荣丰说,台湾食品在大陆每年平均有20-40%的增长。他表示,三坊七巷是一扇窗,是台货在福州乃至其他地区展示的舞台。他说,公司经常会接到外地游客的电话,“在这里购买过,又再次要求订货的。”
邱荣丰透露,目前出口业务占公司约60%的业绩。采访中,他用手机给记者查看了一笔来自国外的订单:“稻花村”豆干、“味好美”沙拉酱、“洽洽”瓜子、“旺旺”雪饼,“椰树”椰汁,“国圣”萝卜干……
除此,拥有发达通路的邱荣丰,现已取得了一二十个厂家的代理权,这其中还包括线面、粉丝、橄榄、福建老酒等福建特产,一起销往台湾、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同时,进口也是公司发展的一大支撑,产品主要来自台湾,韩国、日本、澳门、澳大利亚等地。“进口货在整个大陆地区,台湾也是主流的,对比韩国或日本的食品,两者价格会差进一倍,但台湾食品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排名前矛的,性价比高。”他告诉记者,台湾的调味品和日用品相当受欢迎,不仅福州本地消费者,也为外来游客所喜爱。
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邱荣丰还将陆续引入泰国香米等其他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
现在,买、卖世界各地产品的邱荣丰2/3的时间都是在各地出差考察,“农副产品很敏感。”他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确定采购和销售区域。
占先机运筹帷幄
进口第一批零关税台湾水果、在三坊七巷作为台湾居民开办个体工商户、在A股市场投资开户,邱荣丰善于把握和利用政策带来的红利。
他认为,较早进入大陆,占了先机。目前,邱荣丰正通过发展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方式,将台湾产品在大陆范围内推广,并计划年内在福建开一家旗舰店,2-3年内在八闽开10-30家“台湾老铺”。
除了发展连锁店的品牌,邱荣丰还要打造自有品牌“元丰”,而且正逐步实施这一计划。
他与人在澳门合作设厂,生产的“元丰”牌酥饼已在南后街店铺有售。“酥饼是澳门旅游的伴手礼。同样产品,在澳门当地买30块,我只卖19块,而且买三盒送一盒。销量还不错哦。”邱荣丰说,“差异化的澳门产品会越来越多。”
同时,他还与台湾的食品厂、美国食品贸易商、澳门的伙伴联合在闽候投资办厂,起名“元丰”,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产品直接外销欧美国家。(莫青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