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九期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2013年10月25日 10:1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年来,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两地的教育交流包括学前教育交流、特教交流、中学教育交流、高校交流及职业教育交流等,日益热络,持续升温。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8年转发《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利用两岸关系发展发生重大变化的机遇,寻找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力求闽台教育深入交流,有新的亮点,力争教育合作先行先试,有新的突破,以全面提升福建省对台教育交流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创出模式、推出经验,争取在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上走在其他省市的前列,并争取教育部赋予福建省更加灵活的对台教育交流合作政策,将福建省列为对台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实验区。

  台湾的“技职教育”被认为是台湾教育的“三条高速通道”之一,所培养的众多职业技术专才是台湾上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界的教育理念相对超前,其在教育改革中积累的经验可供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特点鲜明,拥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但台湾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下降,在职业教育方面面临着严重的资源过剩。因此,如果把台湾的教育资源向福建省开放,把福建省的优秀生源向台湾开放,将是一个互惠共利的举措。

  自对外改革开放以来,闽台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被列为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之一,福建将加快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立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探索推动闽台高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的新办法,为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模式和新经验。

  福建省职业教育近几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不少发展瓶颈。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观念根深蒂固;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总体素质偏低;校企合作有效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资源有待整合等,为此迫切需要引进资金、人才、成熟的经验和教学管理模式。福建与台湾在职业教育领域各有千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利益诉求,是一件双赢共荣的大好事。

  据悉,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有6万多家,需要大量本土化的技能型人才。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逐渐显现。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可以解决大陆高级技工的紧缺。根据闽台产业发展需求,福建将继续组织福建高校在制造业、电子通讯业、建筑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培养领域与台湾高校和相关台资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闽台教育交流的热络,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不断获得升温。2009年5月17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正式揭牌,这是教育部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建立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试验区的具体体现。该中心将发挥闽台合作优势,探索两岸合作办学形式。

  与此同时,近几年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也不断获得拓展。福建抓住机遇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选派福建农林大学等28所高校近800名学生赴中兴大学等台湾高校学习。福建开展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工作,通过两岸高校合作的形式,聘请台湾师资90余人次,举办高职院校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培训班,参训学员达1500多人。目前已有32所福建高校与53所台湾地区高校和185家台资企业在光电技术、园艺技术等70个专业领域,通过引进台湾高校课程及教师或采取“分段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人才。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闽台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福建省还开展了台湾高职教育及两岸高职教育比较研究,组织了63项两岸高职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远帆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