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九期

福建食客有福了—— 一年中有十个月可吃到漳州生产的热带莲雾

2013年10月25日 10:4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福建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通过区域规划、品种选育、种苗快繁、产期调节、水肥一体化技术、品质调控技术集成、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信息化平台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等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在福建生产出的鲜果于每年2月—12月中旬上市,填补了鲜果供应市场的空白期,形成贯穿漳州南北的中国莲雾北缘产业带。

  东山莲雾基地果实累累

  台湾黑珍珠莲雾安家东山

  漳州市的东山岛位于福建省最南端,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其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气候宜人,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终年无霜,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热带水果莲雾种植生长。近年来,中共东山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并把莲雾生产纳入该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扶持培育莲雾生产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园区,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莲雾生产,着力打造特色效益农业新亮点。

  盛夏时节,走进美丽的东山岛,就可看见位于该县陈城镇山口村沙滩地上,一片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黑珍珠莲雾生产基地,正值反季节莲雾大面积采摘时节,果园里的莲雾树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暗红色莲雾果,在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据介绍,这片黑珍珠莲雾基地面积共有209亩,是台商苏明家先生于1997年种植的。10多年来,他先后投入大量资金逐步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引进了台湾农业新品种,园内80%种植台湾黑珍珠莲雾,约3000株,成为大陆南部大面积莲雾专业化生产基地,不仅在东山岛栽培成功台湾“水果之王”——反季节黑珍珠莲雾,而且创下了沙滩地种植黑珍珠的奇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与产量,并能实现四季采摘,苏先生于2011年从台湾聘请了有20多年莲雾管理经验的水果专家高启东先生担任技术顾问并兼任台湾黑珍珠莲雾观光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开始对该园黑珍珠莲雾进行了“会诊”和技术改良,并通过利用园艺技术控制果树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及探索适应区域与产期调节技术,使之不仅可以配合市场需求四季上市,而且使果品在保持有台湾的风味的同时,在品质和产量上略胜一筹。

  如今,台湾黑珍珠莲雾观光园已经硕果累累,果实坚实清脆、颜色暗红、糖分较高、品质极佳,单粒重达200克,1斤售价10元至40元左右人民币。据悉,该园黑珍珠莲雾自2006年开始上市以来,已经凭借优质的果品及良好的企业信誉,在广东、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及漳州地区取得了客商及消费者的信赖。

  据介绍,2010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切看望了在漳州的台商,考察并了解了东山县旅游开发的强势发展,更增强了苏明家先生在东山投资的信心。他继续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把台湾黑珍珠莲雾观光果园建成集果树栽培种植、高档名贵果品销售、旅游休闲观光、台湾农副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农业观光果园,并计划向全县推广黑珍珠莲雾种植技术。

  莲雾种业创新项目实施成效突出

  莲雾原产马来半岛,属桃金娘科的热带常绿果树,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市场上热销的珍优特种热带水果。自被台湾引种后,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改良,“黑珍珠”莲雾脱颖而出。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台湾宝岛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福建省生产的莲雾,就是从台湾引进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档名贵水果逐渐成为家庭日常食用或待客的需求品,“水果之王”莲雾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及保健作用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由福建省农科院作为牵头单位,该院院长刘波为首席专家,创新工程共有10项,其中莲雾是重要的种业产业化创新工程之一。今年7月中旬在东山县举行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经专家组观摩验收表明,莲雾项目实施成效尤为突出。

  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经过2年多的实施,现已成功培育出适应于福建栽培的莲雾品种,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组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莲雾种质资源50份,筛选出莲雾新品种“农科一号“和“农科二号”适合福建省气候条件,解决了福建省莲雾产业品种问题。项目组还成功研发出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繁育出的种苗纯度达100%,繁育种苗20万株,为我国北缘莲雾产业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项目组还研发出适合于福建省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设施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一树多次采收鲜果供应期,突破了产期调节技术的垄断;开发出“心情莲雾”产期调节蔬果蜜饯系列等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既保证了莲雾高优栽培关键技术实施,又增加了种植户增收的渠道,促进了福建莲雾品质提升和经济效益。此外,还建立了以漳州沿海的东山、漳浦、南靖、长泰、云霄、龙海等县市为主的莲雾北缘最大的产业带。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福建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依托5个企业和2个农民合作社,相继在漳州东山、漳浦、长泰、龙海、云霄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采取产品质量控制、包装、设计、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等措施,促进品牌的创立和农民社会化合作,核心示范基地直接参与品种选育、丰产示范、种苗基地、产期调节与品牌创立,成为品种与核心技术的一个重要示范窗口。

  此外,项目组培育的新品种和研发的莲雾栽培关键技术,解决了福建省莲雾生产品种和技术问题,提高了莲雾的种植效益。据悉,每亩莲雾产量为1200—1600公斤,亩产值达6—10万元之间,纯利可达5万元左右。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形成了4.8亿元农民稳定收入的农业产业,促进了福建省莲雾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竞争力。

  研究成果达到大陆领先水平

  福建省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是现代莲雾种苗繁育最为高效、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组在莲雾种苗智能化扦插快繁技术研究、技术堆积制定、苗木质量标准建立及种苗生产上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达到大陆领先水平。

  福建省莲雾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的核心示范基地——东山县南埔莲雾种植场,地处东山县休闲度假地金銮湾,主要经营范围为莲雾果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及技术服务。农场现有莲雾面积50亩,示范品种:“农科二号”、“农科三号”;建设成了莲雾新品种“农科二号”采穗圃(3亩),三个栽培模式示范区;简易设施栽培示范区(2亩)、常规栽培示范区(40亩)、莲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3亩)。

  示范基地建设成效突出,选育出适合于产期调节的品种。决选出的“农科二号”新品种适合于福建省莲雾产期调节应用,其性状表现为:果中大,形美。单果重80.5克,果呈钵形,果表皮光滑,呈粉红色;品质较佳,清甜并具有清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11%,果实中腔小,海绵质少,肉质脆,口感佳;易成花、极易产期调节。正季极易成花,产期调节容易,通过调节果实可在9—11月底成熟;产期调节的果实抗裂性好,裂果率达10%以下,无特殊病虫害;丰产稳产。六年生树单株产量近60公斤,折合亩产达1602.5公斤。

  项目组组长刘波指出,项目组成功研发出适合于福建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实现一树二次采收和鲜果供应期在7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有效突破了产期调节技术的垄断。(陈国明  文/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