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职业教育优势互补
两岸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多值得大陆高职院校借鉴之处。
长期来,大陆较为重视发展综合性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而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逐渐显现,据统计,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有6万多家,需要大量本土化的技能型人才,各大企业相继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现象。而一直以来,台湾的“技职教育”被认为是台湾教育的“三条高速通道”之一,所培养的众多职业技术专才是台湾上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由于台湾重视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曾经一度占岛内高校总数的七成。为此,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可以解决大陆高级技工的紧缺。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是大陆最早与台湾高校进行交流的学校之一,早在2005年,该校就与北京及深圳另两所职业院校与台湾高校开展交流,开了海峡两岸高校学生交流的先河。2007年底,在海西对台“先试先行”政策的导引下,该学院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对台交流生的名额,还于2008年4月派出两位老师前往台湾进行工作与学习,进行了师资的有益交流。 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是台湾教育部门指定的参与对外及两岸交流的重点学校,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赴台交换生在该校享受全额补贴,每个月该校都会为他们提供5000新台币的生活补贴费,而成绩优异的交换生同样可以享受到大学提供的奖学金。2008年,通过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牵线搭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也和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签订了协议,派出交换生到台湾高校学习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关专家认为,两岸职业教育扩大合作将有助于培养大批两岸经贸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此,台湾一些职业高校把福建东南汽车等一些大型台企作为学生实习基地,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台湾的培训机构合作,设立一个“凌云培训基地”,为台资企业培训员工。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获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在闽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闽台职业教育交流项目成效显著,并获得了累累硕果。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9月选派出首批23名赴台教育交流师生后,开始与台湾多所院校保持密切的合作,同时该校进一步加大对台教育交流的步伐,扩大对台交流生的名额。从最初交流生学习一学期到省派学习一学年,学习时间逐步延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这已成了学校一项持续进行的常态工作。该校至今已选派多批次共100多名师生赴台教育交流,取得了双方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多赢局面。
该校赴台学习的学生除了完成预定的学分外,还积极参加在台湾的国际证照考试,有7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际上通行的“国际行销师”资格认证、国际TQC-DK 专业知识领域、电子商务概论专业级证照、国际PMA市场产品行销策略分析师、美国SOLE-DL国际物流助理师、E化—连锁经营技术师、国际规划师考试,并以百分百的通过率获取了资格证书。其中,30多名学生考取了2本以上的证照,10多名学生获取优等证书。他们在毕业后都顺利被台资和相关企业录用,就业率高达百分百。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获聘企业业务主管、总监、经理等重要职位,工作表现突出,都得到了所在单位的重用。
福建林业职业学院从2009年开始与台湾中州技术学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共同实施“校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同年9月,学院选派10名学生赴台湾中州技术学院和朝阳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2010年2月-7月,学院选派1名专业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赴台湾中州技术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交流。在“校校”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双方进行了频繁的校际交流活动,台湾高校三批教师到该学院参访,学院10位教师到台湾高校参访,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及项目合作,从2009年-2010年期间,学院组织了2期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师资培训,邀请了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中州技术学院等8位知名教授授课,接受培训的教师达到80人,有效地促进了闽台高校师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福建林职院与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合作共建闽台林业生物工程中心,联合开展林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台资企业邵武嘉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马蹄莲、百合花的组培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意见吸引台湾学子
为进一步拓展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意见》,吸引了许多台湾学子来闽就读,这包括全面扩大福建省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范围,增加福建省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强化对台单独招生的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的指导;进一步开展民办职业院校招收台湾学生工作,鼓励和支持民办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创造条件,招收台湾学生。
《意见》表明,福建省在继续选送学生赴台短期学习基础上,着手推动高中学生赴台学习全日制课程工作。教育部门将以选送学生赴金门高校学习为试点,建立招生渠道,推动金门技术学院先行向福建省招生;鼓励和支持福建省职业院校与台湾职业院校实行专业对接,尝试与台湾职业院校开展“双联学制”。
与此同时,福建省还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办学,希望通过项目带动,支持职业院校与台资企业开展多载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订立校企合作协议。《意见》提出,政府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与台资企业合作,建立资助学生赴台学习的机制。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遴选优秀学生,台资企业提供资助,进入台湾职技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实习。
此外,《意见》指出,试点闽台合作大学生创业培训,是实施闽台教育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意见》要求积极推广福建农林大学引进台湾创业培训模式,实施“闽台合作大学生创业培训圆梦工程”,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范围。 今后,在全省范围内将选择3所至5所大学,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展闽台合作大学生创业培训,积极引进台湾优质创业项目,加快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做好创业项目对接服务。
台湾院校积极抢滩海西
由于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合作互补性明显,业界认为,在陆生入岛的背景下,台湾院校期待通过合作积极抢滩,占据有利位置,在两岸未来教育合作的大蛋糕中尽可能谋求大的份额。
为抢占先机,台湾许多高校纷纷针对招收大陆学生制定了计划。台湾共有91所高校,去年6月上旬,有30多所台湾高校抱团来厦门进行招生说明。
据悉,去年全台湾91所高校计划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陆生总数为2141人。其中,本科生总数为1566名,以上六省市参加今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二批分数线以上的,可报考就读台湾本科院校。
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和台湾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先后在厦门思明南路中华城和台湾街圣西罗酒店举行发布会,包括树德科技大学、东海大学、铭传大学、金门大学等30多所台湾高校校长或或负责人,现场进行招生说明和宣传,“抢生源”意味明显。他们就学习概括、报名条件、报名流程、注意事项等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台湾高校还在厦门设立了“联合服务处”,接受大陆考生及家长如何报名或入台就学问题咨询。台湾私立高校为吸引陆生纷纷推出多项措施,比如针对陆生设立奖学金,到美国上暑期班等。东海大学校长明确表示,将参照香港高校的做法,用高额奖学金吸引大陆优秀生源。
如今,两岸合作办学已在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先行先试。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旅游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合作创办的“健康学院”,福州大学与东吴大学、东海大学、铭传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与台湾逢甲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工程学院”,将进驻平潭综合实验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福建农林大学与台湾高校的联合办学项目将进驻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遥远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