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启示我们,台联工作要善于抓好“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涉台主题活动,持续有效地凝聚广大台胞心;台联工作要做到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关节点”上,才能引起重视,有为才有位;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敢为、有为、善为,台联工作自然更有位。
2013年3月泉州市编办批准晋江台联会为晋江市委管理的群团机构,核定科级领导职数1名,成为继石狮后第二个获泉州市编办批准的县(区、市)台联。2013年6月17日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在泉州台联工作呈阅件上欣然批示“希望晋江市台联工作同志努力工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接连的喜讯让我对晋江台联会工作深感兴趣,多次实地考察,使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启示之一:台联领导没有专职和兼职之分,只有用心和不用心之分。
晋江台联会的前身是晋江县台联小组,1981年成立,1996年后改为台联会,作为社会团体,没有专职干部,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场所,没有硬性指标任务,因此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精神状态,对工作的开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晋江台联工作能30余年来开展许多富有成效的成绩,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班子和班长。历经吴清标、张丽卿、詹淑华三任会长,为台联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现任台联会会长詹淑华,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自2003年兼任会长起,一直把搞好台联会作为一种事业,一种责任,用心用情深耕细作。她把“虚事当作实事做,小事当作大事做,无事主动找事做,要事齐心协力做”,带着感情做深台联工作。10年来,除了自己掏腰包做台联会事业,还动员其老公、女儿参与台联工作,一直以来两人义务当她司机和秘书。她先后三次当选晋江市党代表,两次泉州市人大代表,知名度提升了,对她做好对台工作有更多的便利。会前会后,她常常向领导“讨”政策。用她的话讲,“为台胞说话不怕人笑,为台胞争取利益,不是给自己,理直气壮”,“别人有的,台胞也要有”。为了结老台胞赴台探亲的愿望,她争取了补助经费20万元,组织了140多个老台胞返台探亲,圆了返乡梦。她还利用各种渠道、场合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台联会的机构问题,全国台联汪毅夫会长到晋江调研时,听汇报后特地向时任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建议,徐书记当场指示泉州编委特事特办,同意晋江台联会为群团机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晋江台联会实现了组织机构由民间机构到群团机构、服务对象由疏到亲、社会知名度由低到高的转变,这与台联领导的模范带头、用心用情做工作是分不开的。
启示之二:台联资源没有多少之分,只有挖掘整合力度的大与小之分。
晋江定居台胞1000多人,较之泉州的一些对台工作大县,其对台资源并不丰富。晋江台联会的领导认为,资源少没关系,关键是工作不能落后。几年来,晋江台联会以整合挖掘利用资源为基本手段,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台联”战略,从台湾岛内和定居晋江台胞中挖资源,与晋江统战部、晋江侨台外事局、台盟等各界各部门共享资源。加强与福建省台联、泉州台联的资源整合。他们扩大理事规模,由9个人,增加至37人,借助他们力量延伸了台联工作手臂,形成一个横向拓展、上下连通的台联工作网络,聚集和发挥社会资源做好新时期的台联工作。他们积极为台商办实事,深入台企了解情况,积极向领导献言,引起市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走访台资企业,现场解决台资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建立台胞情况档案,搭建各种平台让在晋江的台胞显身手,为其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做好涉台婚姻家庭工作,开展岛内泉籍乡亲第三、四代工作等。通过这些工作,晋江台联有效整合资源和挖掘利用资源,并且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全市台胞也人才辈出,目前全市台胞现在和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1名,省人大代表1名,泉州政协委员3名,泉州人大代表1名,晋江政协副主席1名,政协委员4名,多人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
启示之三:台联工作没有虚实之分,只有到位不到位之分。
当前有一些地方台联工作缺乏目的性、系统性,没有针对台胞需求去做工作,实际成果甚微,台联工作由此越来越被弱化、被边缘化。晋江台联会把虚事做实,通过到位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把虚事办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台胞民生的实事。台联会带着感情做深台联工作,除用心用力做细迎来送往、为台胞服务工作外,更多的是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服务手段,把台联真正办成“台胞之家”。建立解决台胞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他们积极向晋江市政府献言献策,向晋江台办、慈善总会争取春节期间单例慰问贫困台胞32个,资金总额近4万元;帮助入台定居台胞申请入台困难补助;把解决居住困难台胞住房问题列入2008年晋江市政府为民办实项目,有8户贫困台胞获得补助建设安居房;关注回台定居人员生活状况,与老干局等部门组织赴台看望入台定居老台胞;多次组织帮助老台胞返乡探亲;利用詹淑华会长自身台湾新竹亲戚朋友多的优势,帮助校企挂钩,引进台湾台南致致远科技学院来泉州兴办轻工学院,为恒安、安踏、劲霸、七匹狼等企业培训技工和中层人才;推动台湾永丰金证券、晋江上市办合作,在晋江召 “企业有关第二上市说明会”,现晋江有三家公司二次上市;协助安踏、七匹狼在台湾新竹开连锁店。这些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创新和示范作用。可见,台联工作的虚和实只是相对的,只要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虚事可以办成实事,办出实效。
启示之四:台联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做好没做好之分。
当前台联工作普遍存在经费少、人手不足的现象,个别台联会只完成上级部置任务,不主动作为或少作为,久而久之台联工作当地领导就少过问。晋江台联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在没经费、没人手的情况下,主动做了许多工作,每年也争取10来万元用于台联事业,搞活台联会务,晋江市涉台重要活动台联会均担任重要角色,各级领导亲自出席活动,使台联工作不断发展。一是创办《台联工作简报》,出版《晋台两岸同胞情》、《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材料汇编》,召开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2012年12月25日上午,福建省晋江市举办“晋江市台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福建省台联梁志强副会长等领导亲自出席大会,原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为大会发来贺电,福建省台办副主任、台联党组书记蔡尔申以及台湾王金平、邱镜淳、王再生等知名人士为大会题词;二是搞好联谊活动。30年来,共接待台胞团体2000多团、3万多人次,发贺电、贺卡2000多份,调解纠纷9起,维权13起。与金门县议会、嘉义县议会、新竹县政府、新竹大华技术学院、新竹东泰高中、高雄福建同乡会、高雄闽南同乡会、高雄晋江同乡会等30多个台湾社团和重点人士建立联系。三是做好“主题”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义诊活动,经常性组织台胞及理事学习相关文件和组织外出参观,推选台胞参加上级各种培训,推荐青少年台胞参加夏令营活动,组织台胞向灾区捐资献爱心,种植“同心林”活动,增加凝聚力和影响力。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台联工作满载辉煌,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新考验。当前,我们台联工作急待破解的难题,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如何与全市发展大局更加适应,台联工作重点不够突出,措施不够着力。晋江经验启示我们,台联工作要善于抓好“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涉台主题活动,持续有效地凝聚广大台胞心;台联工作要做到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关节点”上,才能引起重视,有为才有位;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敢为、有为、善为,台联工作自然更有位。(蒋碧辉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