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十期

有诗歌助力,“中国梦”更美丽

2013年11月04日 16: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央视播出的第十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延续了10年来“树碑立传”的传统方式,与往年稍许不同的是,以古典诗词的方式对获奖者的特点和品质进行概括。这既是对时代造梦者画龙点睛的人文升华,更是在“中国梦”华丽开启之际的一笔诗意渲染。

  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情阐述“中国梦”时,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进行了概括,同时也是将“中国梦”与诗歌联系在一起。

  “梦”——饱含着诗意。最能代表亿万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对未来前景的无比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无限愿景,一个“梦”字悉数囊括。

  “诗”——美好的情愫。如果说用什么来诠释“中国梦”,莫过于诗的激情、诗的意境、诗的想象……诗能教化育人、泽润心灵、增长见识、宣泄情感,让我们活得更富足、更精彩。实现“中国梦”,当然少不了诗歌,也离不开诗歌。

  中国是个诗歌的泱泱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三千多年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诗体变更,造成了一度又一度的诗歌繁荣,耸立起一个又一个的经典高峰。千百年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背诵几句,或古诗,或民歌,中华民族流淌着诗的血液,传承着诗意的灵魂。

  诗歌较之其他文学形式,具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诗歌关乎人的心灵、品质、气质和感情的修养。中华民族是个热爱诗歌的民族。不论在任何时代,尤其在民族复兴或是变革时期,总有言志抒情、直抒胸臆的诗歌热潮相伴而兴。清末的诗界革命,“五四”的新诗运动,抗战的诗歌唱响,四五运动的天安门诗抄以及新时期初期诗歌探索创新的实践,诗歌从来就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一路高歌前行。

  因此,在开启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上,在中国新诗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呼唤继承源远流长的诗歌优秀传统并突破创新,呼唤诗人担负起关注社会和探索诗艺的双重责任,呼唤那些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意境、悠长的韵味、鲜明的节奏等诗歌属性的回归,为无数追梦者、圆梦人积累正能量,营造一个诗性弥漫的天空,为实现“中国梦”激发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时代需要诗歌。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需要崇尚实干,也需要读点诗歌、学点诗歌。当今的社会不需要太多的诗人,但“中国梦”的实现却需要诗人的理想和激情。用优秀诗歌进一步涵养灵性张扬、超尘拔俗的情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读诗、学诗绝不止于教人以言、教人作诗。读诗、学诗重在培育诗心。阅读那些蕙心兰质的诗歌,保持一颗健康、脱俗的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有诗歌的相伴,“中国梦”才够美丽、够坚实。

  诗歌讴歌时代。“中国梦”的精彩,需要每个人人生的出彩。个人的梦想融入时代发展才可能更完美地绽放,同样,诗歌创作是以个人的方式去感知时代并承担对于时代的思考和启悟,在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中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脉动。应当看到,当前诗歌创作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还不能融入到“中国梦”的大合唱。因此,从一己小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当今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上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使其随着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见证“中国梦”的每一个发展进程,涌现出一批直面现实生活、掷地有声的作品。这样的自主意识、自觉追求,才会成就最朴实、最崇高的“中国梦”。

  诗为心,人间需要好诗;诗为史,“合为时而歌”。只有忠实于时代、根植于人民的写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有接地气的作品才能抵达诗歌精神的新高度;只有诗意地栖居,才能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只有更多地表达普通人的夙愿和期盼才能够唱响“中国梦”。

  让诗歌伴随着“中国梦”清音远播!(戎章榕  文)

  

  

  

  

  

  

  

  1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