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十期

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中国梦”——2013年海峡两岸终身学习世纪峰会侧记

2013年11月04日 16:5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海峡终身教育学院”突出闽台合作先行先试的办学特色,搭建闽台及与国际高校终身教育领域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办学,共同建设相关学科专业,共同设计课程、共同编撰出版教材,共同培养社会建设中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值《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8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于8月22日至23日联合在福州举办“海峡两岸终身学习世纪峰会”,同时举办“中国梦 我的梦——终身学习个人成果(书法\绘画\剪纸\摄影)大联展”。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了峰会。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宜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举办此次峰会,是为了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大兴学习之风”的号召,旨在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和世界终身教育及学习社会理论与实践之交流、合作与发展,以实现终身教育的“中国梦”。

  闽台终身教育合作硕果累累

  此次“海峡两岸终身学习世纪峰会”主题是“创新 合作 分享——终身学习与人类发展、终身学习与中国梦”。

  闽台一水相连,两地具有“五缘”优势,近年来,两地在较多领域都充分体现出闽台合作,先行先试的风范。尤其在终身教育领域,10多年来,闽台两地学者真诚交流合作,携手辛勤耕耘,共同搭建了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开创了终身教育系列品牌,展示并印证了台湾学者张文亮所言“兄弟相爱撼山河”的真诚互助情感和作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建省在终身教育创办和发展方面,创了几个“大陆第一”,闽台终身教育合作已取得了累累硕果。早在1998年福建省创建了大陆第一个终身教育网站——中国终身教育网;2003年,福建省又率先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本终身教育的专门性杂志——《终身教育》;2005年,率先颁布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终身教育地方法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并从2005年起创设了每年一度的“9·28”终身教育活动日;2006年,福建省又率先在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立了专门性的终身教育促进协调及领导机关——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2008年,福建省率先组建了第一个民间性、全省性、群众性、学术性和公益性的终身教育促进机构——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并吸收了台湾及外国专家学者作为教育顾问,为发展福建省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从2010年起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会每年都举办了“海峡两岸终身学习大讲堂”,聘请境内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宣讲终身教育,听众免费学习;从2011年起,尝试以多种新的形式促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例如与台湾地区的艺术家同行合作,创办了促进会的“书画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暨海峡书画院”;与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合作成立了“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远程教育服务中心”等。也就从这一年开始申报终身教育学本科专业,开创终身教育学科建设之先河。2012年首创设立“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尝试与台湾以及国外学者合作,共同制定计划、编写教材,共同培养服务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优化社会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撑。

  培养终身教育专门人才

  福建省从2011年开始申报终身教育学本科专业,开创终身教育学科建设之先河。2012年首创设立“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得到了福建省教育厅积极支持和高度重视。为推动福建省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福建省教育厅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建“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同时鼓励开设终身教育相关本科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等相关专科专业,并可在现有专科专业中开设终身教育方向积极培养适应终身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海峡两岸合作创办终身教育学院优势互补。”陈宜安副理事长指出,大陆地区的终身教育学科发展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而台湾地区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终身教育不仅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不仅是交叉学科,更是新兴学科。终身教育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迫切需要两岸学者一起合作加强研究,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以促进福建省终身教育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她说,“海峡终身教育学院”的创办。目标是培养终身教育专门人才。

  “海峡终身教育学院”突出闽台合作先行先试的办学特色,搭建闽台及与国际高校终身教育领域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办学,共同建设相关学科专业,共同设计课程、共同编撰出版教材,共同培养社会建设中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促进大陆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库和人才库,成为闽台终身教育办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的先行先试基地,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平台。

  据悉,福建省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强闽台终身教育的交流合作,通过海峡终身教育学院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等举措,努力打造两岸终身教育特色品牌。

  共圆“世纪学习梦”的人类愿景

  此次“海峡两岸终身学习世纪峰会”得到了台湾终身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银发产业管理系讲座教授、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理事长黄富顺为首前来参加峰会的学者共有11人。他们分别在峰会上作了不同主题的演讲,表达了深化闽台间实质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黄富顺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营与运作》,主要分为缘起与发展、法制面、经营与运作、特色、成效与挑战等四个部分,在经营与运作部分,他就社区大学设立的理念与目标、办理方式、行政组织、课程规划、师资、经费、学员、评鉴、社区参与、社团经营等分别进行探讨的,并提出社区大学办学的特色、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课题,提供政府及经营者参考,以寻求解决,使社区大学获得持续进步发展。他说,台湾推广终身教育事业最大的特点是“自下而上”,台湾民间人士从1994年开始推动教学改革,意在启民智,构建公民社会,至今已有101所社区大学,学员逾31万人。由于民间社区大学蔚然成风,才引起当局重视,颁布法规加以引导。

  台湾真理大学农业暨休闲产业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章国威的演讲主题是《小康社会与终身学习》。他指出,小康社会是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经道路,故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他认为,在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现代多元社会形态下,什么是小康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他说,小康社会就是“富而好礼”的社会,在经济较不发达的乡村社会,其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步就是要令其经济提升无温饱之虞;而在经济较发达的都市社会,其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步就是令其知晓文明社会真谛。为此,他表示,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学习,因此,终身学习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手段。

  台湾基隆社区大学教育基金会执行长杜中环的演讲主题是《基隆社区大学校务运作特色发展》。他说,1998年台湾第一所社区大学成立之后,基于对推动终身学习及公民社会理念的认同,基隆市政府于1999年成立“基隆社区大学教育基金会”,结合社会热心人士力量,积极推动社区大学的各项业务,并以“落实终身学习、培育现代公民”为目标,期望藉由课程、论坛、社团及在地行动等不同类型的成长活动为成人教育开辟新的视野,更期望“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引领基隆市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现代城市。他表示,综述基隆社区大学的课程设计、校务运作与学校特色发展,期望能有助于海峡两岸成人教育的相互了解并深化福建与台湾之间的实质合作。

  经过两天的研讨,海峡两岸及海外与会学者达成了共识,特提出了“终身学习宣言”,呼吁政府重视终身学习的推展,社会每个成员将终身学习躬行实践于日常生活中,以促进个人潜能不断开发,实现自我,共创安康和谐进步社会,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奠基,共圆“世纪学习梦”的人类愿景。(天涯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