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某天,仿佛神的召唤,突然心血来潮动念来到很久以前就想来,但一直未成行的福州马尾。这个位于福州市东南约20公里的小市镇,有常住人口约22.5万,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闽江口北岸。相传当地有块石头,形如马,头向罗星塔,尾向市镇,小镇故而得名。我知道,作为近代工业的摇篮和海军发源地,这地方曾名噪一时。
在黄昏黑暗将临的时刻,漫步在河边堤岸步道上,稍有凉意的风带着些许海腥味拂过脸颊。远处,曾经在诗歌、照片里幽微而动人的河边湿地剪影,瞬间投射在心灵深处,如照相机的底片,定格。本想多逗留一会儿,多亲近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但转念一想,不用着急,反正还有时间来看这美得不得了的风景。可万万没料到的是,这世间感觉无常,梦里的河边湿地美景,就在初遇的那一瞬间,便已永远的错过,后来的行程中再也没见到。认真想想,倒不是因为风景不同了,只因了时间、光影、心情、甚至同行的人的变化吧。想来,这世间,绝世的美,原本就只现于灵光交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正在经历时,或许以为可以重逢,但,一转身,往往却是永远不再。譬如人生、譬如缘分、再譬如偶遇……
小街小巷小公园,因为小,所以容不下太多的世俗,很奇妙的可以把日常里的琐碎功利隔离开来。或许,每个来马尾的人都如我一般,都若有若无的存了一个美好的念想,这个念想,或许,就是想要享受一段悠闲浪漫的休闲时光吧。
二
马尾,因为造船而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曾经的远东第一船厂——马尾造船厂,百余年后,依然机器轰鸣、吊臂林立,工业造船的血脉延续至今。船厂隔壁的船政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大量珍贵的船政文物和历史照片,清晰地记载了马尾造船厂和它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世纪前,新旧文化在这里碰撞、中西文明在这里融通。这里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造船基地,也是留洋之路的开端。
五楹骈列、一井鉴天,附近的昭忠祠,把马江海战留在了历史深处。狂飙一曲、浩气长存,马限山的梅园监狱,以无声的沧桑记载着昨天。
今天的马尾港,依然保留着马尾船政局的部分遗迹。岸边的古铜色炮台,港口里停泊的退役军舰,还原着中法战役的古战场,然而硝烟的味道早已随着滔滔海水化为无尽的虚无。江岸边的罗星塔公园,立有清庭官员观海战的雕塑。福建籍近代思想家严复晨读旧址处,一棵百年老榕树独木成林,郁郁葱葱。中山阁内,汉白玉雕就的孙中山塑像巍然端坐,百年前那句“船政足为海军根基”的亲切话语,如今听来依然铿锵有力。山顶处的罗星塔,相传是宋代女子柳七娘所建,它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的标志。抬头仰望七层石塔以及塔前的那幅著名的对联,一股苍茫辽阔气息袭上心怀。
此刻,奔流不息的闽江水依旧浅吟低唱,耳边的风静静地将熟悉的乡音吹拂到对岸的宝岛马祖。自从马尾、马祖开通直航后,早上从福州的马尾港出发,乘船1个多小时,便可到达马祖福澳港码头,这样的旅程更像是一次回家。
马祖,是马祖列岛的简称,由南竿、北竿、东引、莒光四个乡及附属岛屿组成。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岛就位于闽江出海口,与黄岐半岛隔海相望,最近处仅800公尺。与福州沿海县、市的海岛,一水之隔,鸡犬相闻。 地处闽江口的马尾和闽江口外的马祖,在历史上就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即使在那段两岸隔绝的日子里,也难以阻挡民众之间的交往。如今两地实行“小三通”后,马尾、马祖更像一家人,只不过一个居住在左岸,一个居住在右岸。
三
想来,每一个小小的、有着古旧房屋、古老故事的地方,都可以是一个能够暂时摆脱世俗烦琐羁绊的好去处,因为那些无一例外的很小很窄的小巷,那陈旧斑驳、稀松平常、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气息,使得每一个在此逗留的人,都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无奈,做一回自己心灵的主人,成为用心灵记录感受的摄影师。
这或许是一种情结,这个虽然小巧精致,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不可小觑的南方港口,作为背景,在诗歌中、图像里曾一次次击中某些人柔软的内心。与闽江入海口的滚滚江水不同,文字与图像中呈现出的“马尾是“反季节的头颅”,以其完全独立于时代的自我节奏,绘制独立的山水”。在当下中国各地城市大跃进式的发展中,眼下的马尾已不再是旧照片中的马尾,而是新区、新楼、新街、新店,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但如此种种变化,似乎与某些人内心的感受无关,在文字里,在影像里,“马尾的江水是回溯而上的江水,在某个人去楼空的林中空地,马尾固执地以其钴蓝色的调性活跃在它的“旧时代” ”(刘晓萍《慢调马尾》),并乐此不疲。一位大师曾这样说道:在马尾,恐怕只有两个人花了不多的力气,写下这个小镇的往亊。先是吕德安的第一本自印诗集《纸蛇》等——民谣的,幻想曲一样的;再就是卓美辉的《马尾街》等——怀旧的,叙事的,似有“节奏与布鲁斯”风格的。两个诗人,一座小镇。(杜十八《在一条河边街上》)
这是否可称为“马尾情结”?这情结里没有三生石上直见英雄美人的惊天动地,却隔开了世俗杂念纯粹意义上的男心女意,甚至可以高到不落情缘,令人心生叹息,而这声叹息也是美好的。
原来,那些在文字里跳跃的马尾,只在偶然的不经意里才会与心里的温柔与美重合。就如,夜晚在车水马龙、人潮汹涌的步行街漫步的愉悦;那车窗外匆匆而过的旧街道惊鸿一瞥的惊叹;还有,路边不知名小店传来的隐约歌声里静静的怀旧。在浮光掠影中,脑子里无来由地冒出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原来,这诗意的马尾,只合用写意的手法在心的深处泼墨而出。其实,更多时候,我知道,想象中的马尾与现实中的马尾是有差距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依然沉浸在文字中、图片里娓娓述说的马尾情调中。
四
此刻,当我在书房里静静地写下如许文字的时候,心底一片沉静,窗外飘来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就如同在黄昏幽暗河堤漫步时远处的光影,又如在霓虹闪烁的街头不经意间传来的歌声。那种柔媚和静静的美,使得窗外的世界,瞬间有了垂柳依依,小桥隐隐,水雾袅袅,波光柔柔的错觉。那竹影水色的光影中,依稀仿佛,有素衣女子眸如波,颊如桃,长发盈腰,略带羞涩地隐入竹林中。
清晨,走出住处,天已泛白,星星隐在云层深处,意味深长地沉默着。街道很安静,小镇马尾似乎还沉浸在睡梦中。
漫步天马山公园,虽然天气已凉,但步道两旁的树木依然碧绿,这个南方港口小镇四季并不分明,大约只有夏季与冬季,而春、秋季可以忽略不计。远处,红色亭子的翘檐画角若隐若现,漫不经心间,步入小径深处,一丛野花葳蕤盛开,头顶上,林木森森,偶尔有鸟儿扑腾着翅膀惊飞而去。此情此景,不禁让我遐想着张爱玲小说《爱》里的那个她和他的故事,心底好像也在期待着一次和谁的邂逅。那淡淡的惆怅,恰似一坛刚刚揭封的家酿果酒,只是一嗅,已不免有些忘然。山脚下的民舍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声,提醒我,我还在人间。
行走马尾,品味精致,欣赏她,犹如欣赏一副古朴淡雅的画卷。她的精雕细刻,一笔一描,必须拂去久远年代的尘埃,掸去悠长岁月的风化,于斑驳的墙砖和木纹间方能体会,于马尾人闲适、宁静、自信的笑容里方能品味。原来,马尾的每一条街巷,每一种回声,都可以在文字和图像里一一呈现,她已然内化在某个特定的取景框里,被艺术地定格在一个个“重要时刻”里了。
离开的时候,在站台上看一则旧广告,知道马尾和对岸的马祖是一对友好姐妹城市。每年的元宵节,“两马”均举办花灯会,盛况空前。想来,马尾、马祖两岸同胞血肉相连,两地仅距16海里,自2001年1月2日马尾至马祖的“两马”海上客运航线开通,已成为两岸同胞交流的便捷通道,是在榕台商返乡距离最近、时间最省的一条路线。如今已行走了马尾,什么时候也该去马祖走走了。 左岸马尾,右岸马祖,原来,对马尾亲近的感觉,来自那熟悉的家的味道。 (何奕敏 文[网络作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