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年第11期

闽台教育交流方兴未艾

2014年12月23日 09:0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的各项交流合作的持续热络和不断深入,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空间。闽台教育交流方兴未艾。

  闽台间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两地教育交流已经持续了20多年,随着合作的深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福建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政策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原则,在教育交流中实现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文化的主动对接,大力开展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包容多元价值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以现代文明素养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教育、以深化团队合作为核心的创新意识教育,同时还要注重赴台学生的过程教育。

  随着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进一步深化,福建省率先开展了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项目。2008年,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启动,两岸数十所高职院校及相关企业参与了联合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两地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在“校校”合作的基础上启动。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密切往来,文化交流日益盛行,人员来往密切,两岸在经贸、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取得喜人的成就。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也逐渐成为教育交流的一种平台,其学生教育管理也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闽台高校的合作也使得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及所面临的挑战,它是创新合作办学模式的需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的趋势,普遍采用的几种合作模式:“校校合作”模式、“校校企合作”模式、“拼盘式合作”模式、“分段对接合作”模式、“交换生学习”模式和“联合培训”模式,并提出今后闽台高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由于海峡两岸政治体制的不同,闽台两地高校合作办学呈现出教育管理模式差异和区域文化的差异,致使闽台两地在合作办学中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出现差异,特别是在工作理念、管理内容、工作方法、组织结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出现了差异。

  为此,在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过程中,要构建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要在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辅导、心理辅导、毕业辅导和社团辅导上增强组织结构的辅导功能。通过加大培训力度、鼓励进修深造、注重实践锻炼和拓宽发展渠道等方面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在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学生自我意识、搭建学生自主平台上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水平。(远帆/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