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进一步拓展大会发展空间,提升大会内涵、功能,经商务部批准,已成功举办了18届的“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台交会),从今年起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工业博览会”。新名称“厦门工业博览会”的启用,是对台交会的继承与发展,也意味着台交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权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台交会——海峡两岸交易、交流、交友的重要平台。
19届台交会呈三大亮点
于4月12日- 1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5厦门工博会暨第19届台交会,继续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张权副主任告诉记者,本届台交会在各主办、协办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呈现出“展览内涵更加丰富,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行业龙头企业踊跃参展”及“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凸显”等3大亮点。
他说,本届厦门工博会展览面积85000平方米,设置4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设有机床、自动化及工业机器人、工模具、橡塑工业、工程机械、表面处理、印刷广告等专业展区,同期举办2015中国(厦门)国际工程机械暨商用车展和海峡两岸消费电子展。
专业化水平是工博会的核心竞争力,组委会根据市场需求,对原有展区设置进行重组、优化分类,进一步丰富展会内涵,提升展览专业化水平。首先,组委会紧扣当前工业发展趋势和工博会主题,首次设立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区,吸引OTC、NACHI(那智)、KUKA、YAMAHA、ABB、松下、安川,以及广州数控、华中数控、微柏工业机器人、思尔特机器人、福建通用机器人等近百家境内外著名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厂商集中亮相,展示业内高新技术和前沿产品;其次,积极培育表面处理设备新展区,该展区产品涉及涂装环保设备、电镀设备、测试仪器、金属表面技术、回用技术、电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工业相关领域,有60多家行业知名企业报名参展。此外,厦门工程机械展今年增加了商用车主题,福建两大商用车生产基地—龙岩市和三明市组织了10多家商用车和特种车参展,重卡、自卸车、通信应急车、混凝土搅拌车、新能源车、龙吸水等各类商用车齐集展会现场。厦门工博会为参展客商打造一场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深度融合的饕餮盛宴,为参会企业提供展示两岸工业精品的最佳平台。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厦门工博会深受两岸机电行业龙头企业青睐,老展商纷至沓来,展览规模持续扩大。机床设备展区有260多家展商参展,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现场展示机床设备达500多台。其中有美国哈斯、哈挺、赫克、日本沙迪克、山崎马扎克、精上、泷泽等国际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大面积参展;橡塑工业展区有海天、力劲、博创、丰铁、信易等多届老展商携最新节能设备参展;还有世界顶尖的注塑机生产企业—乐星机械有限公司首次携韩国LS注塑机参展。
此外,本届厦门工博会汇聚产业高端优势资源,龙岩市首次加盟作为联合主办单位,设立展览面积1200平方米的“龙岩馆”,集中展示了龙岩机电行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借工博会平台大力开拓商机和扩大招商引资;广东潮州市由市领导亲自率领60多人的高规格、大规模代表团参会,举办潮州贸易与投资环境推介会等一系列洽谈对接活动,拓展区域协作发展新机。
两岸间交易、交流、交友的重要平台
台交会自1997年首届开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举办之初名称为“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如今,已成为目前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机电专业展,成为海峡两岸间交易、交流、交友的重要平台之一。
张权告诉记者,厦门举办台交会,得到了中央领导及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国台办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首届台交会举行前夕,中央及有关部门领导分别题辞贺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还专门莅厦为首届台交会开幕式剪彩,并接见工商团体。台交会以其特殊的功能,准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和务实的办会思路,受到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吸引了两岸厂商和工商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首届大会有除海南、西藏外的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展位规模达520个国际标准展位。
他指出,台交会创办之初定位为综合性展览会,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与厦门市政府共同主办。经过前3届的发展和探索,经采纳了参会两岸业内人士的建议,把台交会办成机电专业展览会。因此,从第4届台交会开始尝试由综合展转型为专业展,并从第5届开始,邀请台湾机电行业影响大的公会组织——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组织台湾企业参展。他说,台交会转型为机电专业展,对台交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第5届开始,台交会的展位规模一直保持在1200个,参会的境内外专业客商也稳定增长,第18届台交会共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9000名专业客商参会。
由于从第19届台交会开始,“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工业博览会”(简称“厦门工博会(台交会)”,使升级后的厦门工博会在已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工业展的功能,把展会打造成为服务两岸制造业,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台湾制造业的工业博览会,将为更多企业开拓海西市场、台湾市场以及东南亚、南亚、中东市场搭建桥梁。
两岸携手走向世界的金桥
举办台交会意义重大,18年来,展览规模不断扩大,超过了1万家(次)企业参展;展位由首届的520个发展到18届的3800个,参展企业由最初的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到目前的两岸和世界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参展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18年来,台交会共吸引了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港澳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境内外专业客商参会,其中参会的台商超过了3.4万人,台交会成为海峡两岸机电企业交易合作、相互促进和共同拓展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
18年来,台交会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共220多场,围绕两岸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人才、营销、艺术、农业、水果、美食等多项主题,举办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的配套活动100多个,并在合作办展、展品直航、落地签证、人才就业、高职院校交流、工程机械批量入台等领域开创了10多项两岸交流(之最)先河,更成为两岸人民开展各种交流、交易、交友活动并携手共闯世界的宏大平台。
作为大陆目前唯一由海峡两岸专业机构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机电商品交易会,台交会为两岸工商界人士提供了直接洽谈合作的机会,更是为两岸机电产业携手合作、共拓全球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正如台湾电电公会副总干事罗怀家先生所言:“台交会不仅是两岸的贸易平台,也是一个两岸的投资平台,也会是一个两岸创业的平台”。
与此同时,台交会的举办,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尤其是为ECFA签订后两岸制度化交往和海峡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动力。
此外,自台交会举办以来,台湾客商一直是境外客商最大的来源地,台湾客商比例均保持在占境外客商总数的一半以上。台交会已不仅是两岸经贸洽谈的桥梁,更是两岸“交易、交流、交友”的大舞台,她为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感情沟通架起了一座金桥,同时也成为了两岸携手走向世界的金桥。(远鹰/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