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11期

古田临水宫:台胞心中的麦加

2015年12月17日 14:48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省22个县市中,几乎全都建有“临水宫”,规模面积大小不一,但多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香火鼎盛。许多崇拜陈靖姑的纪念和祭祀活动,已演绎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东古田临水宫供奉的临水夫人陈靖姑,祖籍福州,是与妈祖林默娘齐名的女神,她生前为拯救苍生脱胎祈雨遇害。升天后为民间护胎救产,保赤佑童,惩恶扬善,深受平民百姓爱戴的妇孺保护神。千百年来,民间对她的信仰从福州、古田扩展到闽东、闽北、浙江、台湾,以及世界各国。如今,古田临水宫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这座千年古宫更是成为台胞心中的麦加。

  陈靖姑民间信仰始于唐

  陈靖姑生于唐大历二年(767)正月十五,福州下渡人。父陈昌,母葛氏。自幼聪慧,信奉观音大士,6岁精通女工,7岁就读家馆,15岁往闾山学法,拜许真君为师。18岁师满,告别师父下山,嫁给古田刘杞为妻。此后多有救危急难、扶贫济困、除病佑民之事,名声雀起。唐贞元八年(792),福建遭遇大旱,田地龟裂,民众请求陈靖姑祈雨,当时她已怀孕在身,尽管师父叮嘱她24岁时不可动用法器。但为救灾佑民,她毅然脱胎祈雨,斩蛇除害而献身。死前誓曰:“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后英灵得道,践行誓言,救生护产,保赤佑童,成为妇幼保护神。

  各地居民感念陈靖姑的恩德,在陈靖姑升天后纷纷建宫立庙,祀典朝拜。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内仅福州和闽东地区就有供奉临水夫人的宫庙60余座。台湾在未建省以前隶属福建,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同根同宗,民间信仰也完全一致。其中,台湾陈靖姑信仰是与福州地区移民入台分不开的。随着福州人入台定居数量的增多,更由于缺医少药的严酷现实,为祈求女神护佑妇儒,临水宫在台湾各地不断建起。目前台湾有临水宫180多座,兼祀陈靖姑的庙宇1000多座;信众达8000多万人。

  由于这位女神护佑着民间妇女和婴童,威灵显赫,受到历代皇帝的赐封。五代闽王赐陈靖姑36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祐年间,宋帝追封陈靖姑为“慈靖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帝封赐陈靖姑为“太后”,道光皇帝加封陈靖姑为“皇太后”。历代朝廷的褒封,使陈靖姑由普通的民间女神成为广大民众崇敬的著名女神,称谓也随之增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民间也常以奶娘、娘奶、陈夫人、夫人妈或临水奶代称。

  台湾各地的临水宫庙,早期都是从福州下渡或古田临水宫“分炉”或“迎香接火”请回的,这些庙宇是陈靖姑信仰的主要活动场所。台南白河镇南台临水宫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是由随从郑成功赴台的苏望等18人,回到古田临水宫迎请陈靖姑金身及历代敕封之神位东渡台湾而立的,故被认为是台湾的开基临水宫。

  目前,台湾省22个县市中,几乎全都建有“临水宫”,规模面积大小不一,但多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香火鼎盛。许多崇拜陈靖姑的纪念和祭祀活动,已演绎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正月十五陈靖姑诞辰,各个临水宫都举行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人山人海,鼓乐喧天,信徒蜂拥而至,虔诚地焚香祈求。更有成千上万的台胞不辞辛劳,怀抱陈靖姑塑像跨海到福州陈靖姑娘家祖庙或古田夫家祖庙进香分灵,然后返台。

  近年来,两岸乡亲还集资修复了临水陈太后塔亭祖庙和龙潭角陈靖姑祈雨处,更加吸引了前来朝圣的信众,使两岸之间的民俗交流,榕台深厚的民俗文化得到充分的演绎、提升,对陈靖姑女神的共同信仰把两岸民众的心连在一起。

  连接两岸民众感情的纽带

  海峡两岸对陈靖姑的共同信仰,成为连接两岸民众感情的纽带。近年来,海峡两岸携手举办了多次关于陈靖姑文化的学术研讨,使陈靖姑文化成为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世界民族文化。

  2010年10月21日至24日,首届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古田县举行。100多名来自法国、美国、马来西亚和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与闽台关系等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学术研讨。

  古田临水宫为陈靖姑祖庙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陈靖姑羽化日,千百年来,顺天圣母陈靖姑的信仰从古田延伸至全国甚至海外,信众遍布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临水分宫分庙4000余座,信仰人口达8000余万人。

  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金清梅说,陈靖姑信仰从古田临水宫传入台湾始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在台湾信众心目中,陈靖姑信仰地位仅次于妈祖的信仰。“亲子”是陈靖姑信俗文化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上的重要基点。临水夫人香火传台后,成为地方保护信仰神。由于以护产保婴的形象存在妇女信众的心中,也成为求子的神明。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在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互动日渐频繁,台湾各种原乡信仰的民间宗教,纷纷回原乡寻根探祖,每年有近万名台湾信众通过各种方式,到祖庙古田临水宫进香朝拜、旅游或文化交流。

  陈靖姑信俗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和重要载体,是闽台根脉相连的历史见证。现年82岁的魏永竹,是台湾顺天圣母协会秘书长,祖籍福建省古田县,曾任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文献馆前身)委员,他专攻台湾史,是位资深的文史专家。他钟情中华传统文化,对女神陈靖姑具有独特的信仰,他为研究

  和弘扬陈靖姑文化,频频往返大陆、台湾两地,他悉心研究并在台湾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被人们称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使者。

  魏永竹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特别是在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上,可以陈靖姑信俗的传播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感情的维系、同胞友谊的增进。

  古田临水宫:台胞心中的麦加

  “敕赐临水宫”,位于古田县大桥镇临水自然村,临川溪流淌过,水因临水娘娘的传说而清远流长。这座仿唐式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由福州知州徐清叟请于朝,赐额“顺懿”,故又名顺懿庙。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火灾后依旧制重修。该宫建筑飞檐层次参差,气势巍巍峨,是全球信众祭拜临水娘娘陈靖姑的祖庙。2013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两岸陈靖姑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信众前往朝圣,为此,临水祖宫,成了台胞心中的麦加。

  随着淸两岸宗教交流日益频繁,两岸临水夫人信仰也获得了持续热络。2009年10月23日,古田县临水宫管委会与台湾顺天圣母协会联合举办“福建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台湾顺天圣母协会的代表还专程赶到古田迎接。在起驾仪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敬神请神舞,舞蹈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的核心内容请香接火仪式,表现了陈靖姑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道教科仪活动和表演大型送神舞《临水情》——36婆宫身着雍容华贵的盛唐礼服载歌载舞给陈靖姑送行。陈靖姑金身抵达台湾后,绕台湾全境开展巡游活动,祝福台湾人民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并在台北、台中、嘉义、高雄、花莲、宜兰等城市设行宫组织开展祈祥法会等活动,接受台湾群众朝拜。巡游活动前后历时13天,是闽东继2008年300多位台胞跨海直航来到陈靖姑文化发祥地古田临水宫朝拜后最大的一个赴台交流团组,它标志着陈靖姑民俗文化已成为两岸文缘一家亲的重要见证。

  2010年,福州陈靖姑金身赴台巡安,岛内数千名信众到码头摆设香案接驾,恭迎故居顺天圣母金身莅台。陈靖姑金身抵达台南县时,台南市长赖清德亲自迎接,这是前所未见的,足见陈靖姑信仰在台湾受到高度敬仰。2011年,福州陈靖姑故居管委会率先在桃园中坜凤仪宫设立办事处,这是福建民间信仰团体首次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

  2013年9月5日在古田举行陈靖姑成道1222周年庆典上,闽台10家顺天圣母陈靖姑宫观现场结成了“金兰姐妹庙”,在海峡两岸成为一段佳话。(飞鹰/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