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来自新西兰、意大利、智利、日本、韩国、荷兰、西班牙、德国等国家及海峡两岸120多位猕猴桃专家学者及猕猴桃企业代表聚集陕西眉县,参加第二届中国.陕西猕猴桃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会并进行现场参观。本次会议以“搭建平台,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主题,交流产业技术,通报产销信息,展示品尝果品,促进贸易合作。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博士研究成功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为“中国弥猴桃之乡”陕西眉县带来了绿色挑战。
眉县地处秦岭,是弥猴桃最佳优生区
陕西秦岭是世界猕猴桃的原生地之一,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品种资源,全世界96%的猕猴桃品种都富集在这一地区。同时,陕西还形成了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和产业政策优势,为陕西发展猕猴桃大产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陕西眉县古称“眉坞”,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当地水土、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猕猴桃资源。1988年眉县开始人工栽植猕猴桃,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全县现有猕猴桃总面积30万亩,总产量42.3万吨,产值达24亿元,分别占全国弥猴桃总量的22%和35%,其种植面积、产量都已超过了新西兰。
眉县猕猴桃以口感好、品质优、营养丰富、吃得安全放心,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当地县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眉县建起了国际标准猕猴桃试验站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指导农户实施树形修剪、生物防治、果实套袋、适时采收及冷库贮藏等系列新技术。如今全县猕猴桃生产形成以徐香、海沃德、红阳、金香等为主的新优品种格局,其果形完美、香甜适口、富含维C及硒等微量元素。
地处秦岭北麓的眉县,是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也是农业部最早确定的国家级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猕猴桃总面积已发展到21.7万亩,人均面积0.8亩,2015年鲜果产量22万吨,产值8亿元,农民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3000元。近年来,该县以猕猴桃为主的“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纵深发展,加快了该县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眉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省上确定为“一县一业”建设重点县和全省果业先进县。
近年来,眉县立足地缘、科技、外资三大优势,积极实施“果畜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按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动、行政推动”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猕猴桃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使猕猴桃产业迅速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该县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导扶持,抓好基地建设,扩大宣传销售,争创名优品牌,为构建新农村发展的产业支撑,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陕西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9日下午,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眉县红星村、第二坡村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金渠标准化示范园、新西兰环球园艺公司青化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二期工程和猕猴桃加工企业,举办了猕猴桃生产种植技术论坛和贸易洽谈会,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金秋猕猴桃采摘活动。
荣获“中国猕猴桃之乡”称号
在第四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从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传来喜讯,陕西省眉县被授予“中国猕猴桃之乡”称号。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地理环境优越,是中国猕猴桃的原产地和最佳优生区,唐代诗人岑参就在《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一诗中就有了这样的描述。目前,全国生产栽培猕猴桃的区域有陕西、四川、河南、湖南、贵州、浙江等20多个省、40多个县区,眉县是唯一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猕猴桃之乡”的县(区)。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2015)第26号文件中指出:“近年来,眉县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拓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当前,是全球猕猴桃产业聚集度比较高的区域之一,是我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先后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等荣誉称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1978年开始,眉县在全国率先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试验,经过30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猕猴桃栽植和管理经验,培育了多个猕猴桃优良品种;由于眉县的生态环境良好,品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产业体系健全,是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中国猕猴桃无化害科技示范县。眉县猕猴桃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最受上海市场欢迎的十大果蔬品牌,连续五年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如今,是眉县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猕猴桃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科技交流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和标准化生产示范中心。“中国猕猴桃之乡”是眉县猕猴桃获得“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和“2015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后的第3项殊荣。
“以螨治螨”助力3000亩输台基地
由于眉县弥猴桃声名在外,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及台湾地区受到了欢迎。
为了能让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也有机会品尝到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眉县优质弥猴桃,2009年以前连续几年眉县都有派员到台湾推介眉县弥猴桃。2009年,由陕西省政府、眉县政府及齐峰果业组成的团体赴台湾举办推介会时,“长在深闺人未识”的眉县弥猴桃的美丽外观和香甜爽口肉质引起了一位台商的高度兴趣。于是,这位台商立即跨越海峡来到陕西眉县考察,并决定由台湾神农协会、农场运销公司在眉县与齐峰果业签订了协议,开展两岸弥猴桃产业合作,由齐峰果业推广种植3000亩弥猴桃输台基地,在基地内的弥猴桃要按照台方有机种植要求,以保证产出的弥猴桃不受任何污染。
在与台湾合作的当年,眉县就有2个货柜4000公斤弥猴桃出口到台中青年超市销售,受到台湾同胞的欢迎,2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因为在这之前,眉县弥猴桃种植已经开始实施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博士研究成功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证弥猴桃的绿色品质。
记者来到齐峰公司3000亩输台基地,看到弥猴桃树上仍挂有从福建运来装有天敌——捕食螨的纸袋,弥猴桃树上的叶片,几乎看不到虫伤,树上挂满累累硕果,还带着亮光。由于这片不用化学农药的弥猴桃品质优良让台方感到满意,继2009年4000公斤输台进入中青超市大受欢迎之后,每年都有眉县弥猴桃出口台湾进入中青超市。2014年输台弥猴桃达40000多公斤,仍然供不应求。
陕西省眉县果业中心主任屈学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眉县弥猴桃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自从眉县弥猴桃采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后,不再遭受虫害,基本上不再喷洒农药。目前,管理模式规范,基地采用“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指导服务、统一农资配送、统一质量规程、统一收购贮藏、统一产品销售,以确保质量的稳定。在生产技术方面,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弥猴桃试验站及眉县农业技术人员力量,大力推广弥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从建园到采收全程标准化操作,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基地全面推广应用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树枝粉碎堆沤还田等技术,“取之于园、用之于园”,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肥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采取质量全程追溯。规范投入品监,建立农户生产档案,应用杀虫灯、天敌捕食螨等物理、生物防治手段开展病虫无害化防治,对生产全程可追溯。如今,该基地年产优质弥猴桃鲜果4500吨,产品主供台湾、俄罗斯市场。(远洋/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