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更多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给两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和融合发展的机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最近决定,在已有的43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安徽黄山、福建省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三明尤溪朱子诞生地、武夷山朱子故里、辽宁张氏帅府博物馆、天津天后宫等6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欢迎台湾同胞和各界人士到这些交流基地参观考察,开展交流合作。
朱子文化保护建设科学扎实有序推进
近年来,武夷山紧紧把握中央和福建省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扎实推动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开展全面深入的朱子文化遗存普查,加强朱子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院、东南大学等高层次规划设计协调团队,编制五夫朱子文化系列规划,扎实推进五夫朱子文化园建设,着力打造三大板块(理学文化、千年古镇、生态田园),七大功能区(兴贤古街、朱子学村、朱子广场、万亩荷塘、玫瑰花海、旅游服务、古镇新貌)的文化旅游空间布局。截至目前,已修缮完成武夷文庙、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刘氏家祠、紫阳楼、彭氏宗祠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态设置书院文化展、社仓文化展、家祠文化展、朱子故居展等系列主题展览,加快推动朱子祭祀礼仪、朱子家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施完成兴贤古街的三线下地和立面修缮,初步完成潭溪两岸生态保护和景观整治,五夫镇重新呈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古镇风貌。
在加强朱子文化遗存保护和配套硬件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普及弘扬朱子理学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创办“武夷书院讲坛”“武夷书院·讲理堂”“武夷书院·明伦堂讲座”,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把朱子文化保护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开展朱子故里“美德市民”“明理贤达”等系列评选,出版《中华蒙学经典之小学》《中小学“朱子文化读本”》等,开通“朱子理学摇篮武夷山”微信公众号,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氛围。
加强朱子文化对外宣传交流,积极参与南平市组团赴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推介朱子文化,依托各类朱子文化活动强化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
两岸携手,共铸朱子品牌
武夷山以朱子理学摇篮和朱子理学基地为平台,一方面加强朱子文化的研究、弘扬、传播,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台湾朱子文化的交流,以期两岸在朱子文化品牌打造上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推、信息互通、市场互动、互利共赢。
朱子学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注的学术课题。自1995年10月在武夷山举办“海峡两岸纪念朱子诞辰865周年暨朱子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首次冠以“海峡两岸”后,武夷山与台湾的朱子文化学术交流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后,一系列高层次的两岸朱子文化学术交流活动频频在武夷山举行,成为了“两岸四地”(台湾、福建、江西、安徽)朱子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品牌。在这其中,闽北最高学府——武夷学院,以研究、传僠、弘扬朱子学为己任,成立了朱子学研究中心,聘请一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定期访学授课,积极推动两岸青年学者和高校学生的双向交流访学,成为两岸朱子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力量。
自2005年首届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成功举办以来,两岸共同在武夷山举办了6届朱子文化节。特别是2015年11月,以“道在武夷 理行天下”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两岸(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成功举办,推出了朱子纪念活动,纪念《近思录》成书840周年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世界朱子后裔联谊活动、朱子后裔与朱子学文献研究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两岸同声,合力唱响朱子之歌,共同聚焦朱子理学,探索联通朱子之路,再次掀起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的新热潮。此外,始于2008年的“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极大推动了朱子文化在两岸青年中的交流,并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武夷山朱子故里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是武夷山朱子故里新增的一块沉甸甸“金字招牌”,再次彰显了武夷山在朱子文化保护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杨瑞荣)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