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8期

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又一桩

2017年10月28日 17:13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一方面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一方面推行“柔性台独”路线,在文化、教育、社会各个领域“去中国化”。最近,蔡当局“去中国化”又添一桩,这就是大幅调整高中历史课纲,将过去的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将中华文化变成外国文化。它表明台湾当局仍在“柔性台独”路上迈进,不仅祸害台湾青少年一代,也将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1、课纲调整是蔡当局“去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步骤

  蔡英文去年5月20日就任后,迫于大陆压力,不敢公然推动“法理台独”活动,但却在声称“维持现状”,谋求不与大陆公开对抗的情况下,竭力推动“柔性台独”,包括在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去中国化”,制造有利“台独”的社会氛围、厚植支持“台独”的社会基础,斩断两岸的历史、文化连结,壮大所谓“天然独”队伍,为最终实现“法理台独”创造条件。蔡英文上台不久,就任命“台独”基本教义派郑丽君、潘文忠出任“文化部长”、“教育部长”,掌控意识形态的这两个重要部门。潘文忠上任两天,就取消马英九执政时修正部分“台独”内容的“课纲微调”,使马欲在教育领域有所拨乱反正的努力付之东流。如今,蔡当局进一步在高中历史课纲上做“台独”文章,加快“文化台独”步伐。据岛内学者透露,蔡当局高中新历史课纲草案中,台湾高中历史的分域,将从“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修改为“台湾史、世界史、东亚史”,把中国史列入东亚史,将原本以汉人为主轴的史观,改为重点放在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构建以台湾为主体的新一代史观。为配合新课纲在明年上路,高中历史课纲草案预计7月公告,9月召开公听会。按照新历史课纲,以后台湾高中的历史课本里面,将没有中国史,只有东亚史,呈现出来的面貌就是“台湾人是‘世界人’、‘亚洲人’,中华文化是外国文化”。蔡当局“文化台独”愈演愈烈,“去中国化”又迈出重要一步。

  2、课纲调整是蔡当局对岛内青少年的严重祸害

  青少年是长知识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时代的课堂教育,对其世界观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充实,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课纲有关中国史的内容,对青少年客观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正确认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包括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颠倒是非的教育,将导致青少年产生错误的认知。近年岛内民调显示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同度低于其他群体,自认为是“中国人”的比例远低于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原因固然众多,但李登辉、陈水扁执政20年推行“台独化”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洗脑,灌输分离意识,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而2016年两项选举中,蔡英文获得多数青年的选票,以及所谓“太阳花”运动首要分子黄国昌、林昶佐等顺利当选“立委”,也与这种“台独化”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蔡英文或许从中尝到甜头,食髓知味,遂在“教育台独”上下大力气,希图通过历史课纲内容的调整,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思想,培养出一批新的“天然独”,扩大“台独”的生力军。新历史课纲的要害是“去中国化”,企图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连结。但是,不论是从现实还是发展趋势看,台湾不可能“去中国化”,台湾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深,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到大陆寻找出路。台湾“远见”民调中心今年3月27日发布的最新一季民调显示,在20至29岁的台湾年轻人中,有59.5%的受访者表示想去大陆工作、求学或投资,即反映出上述趋势。蔡当局这种出于政治目的,不顾历史事实的课纲调整,只会导致台湾青少年一代史观混淆,认同混乱,加剧思想茫然与困惑,是对青少年最大的精神摧残。因此,当新课纲内容披露后,即遭到岛内许多舆论与学者的严厉批评。他们一针见血的指出,课纲调整将严重扭曲台湾学生的认识和视野,影响未来台湾年轻人的竞争能力,甚至可能是台湾的浩劫。

  3、课纲调整再次暴露出蔡当局的“台独”本质

  蔡英文上任后,多次声称“维持现状不变”,对大陆“善意不变”,还抛出“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的所谓“三新”两岸互动主张。但说一套做一套,所作所为无不在改变现状,无不在为其“柔性台独”服务。如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使2008年以来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瓦解;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在国际上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立法限制与惩罚退役将领到大陆参访,使过去数年两岸退役将领热络交流的局面不再;连串的“去蒋化”、“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绪沉渣再起等。而调整历史课纲,继续推进“文化台独”,则再次暴露了蔡英文当局的“台独”本质,也让人们再次看清了蔡的真实面目。然而,不论是“文化台独”也好,还是“柔性台独”也好,在坚决反对“台独”,追求最终实现两岸统一的大陆政府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人民面前,终究是难以得逞的。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台独”势力变本加厉地在文化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分裂活动,企图用“台独”史观继续毒害台湾年轻一代,进而磨灭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已经引起台湾民众的强烈愤慨。在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趋势中,这种倒行逆施,不过是螳臂挡车。

  总之,蔡英文当局调整高中历史课纲,切断台湾与中国联结,是其“去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步骤。但这种祸害青少年,恶化两岸关系的做法违背事实,不得人心,或可欺骗于一时,却难得逞于长远,最终必然以失败而告终。(董玉洪)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