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属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全区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1个,按2300元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0年全区有农村贫困人口1012万人,占全区农村户籍人口23.9%,是当时贫困人口超千万的6个省份之一。自2011年以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
民企以多样方式扶贫济困结硕果
“无论是企业家或企业,其最大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在于对社会的回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大民营企业通过强大的资金实力为贫困地区发展打牢基础,找寻支持扶贫的一条长效途径。
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带领自己的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帮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目前,中恒集团在广西捐助了“金秋助学”等助学项目,其中“中恒班”招收12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入读,全额资助3年学杂费、住宿费等。同时该集团还坚持10多年支助藤县象棋镇“中恒希望小学”,并为该校师生发放奖学金。 梧州神冠集团公司扶持藤县“春蕾计划”,已帮扶3466名面临辍学、失学的孤儿女童接受教育;广西兽霸集团捐资500多万元,给百色市及凌云等县的学校用于教育发展……民营企业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力量,资助贫困村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免费就读,好似伸出大手,牵起了贫困地区下一代的一双双小手,托起了孩子们的未来梦。
广西新振锰业集团在参与扶贫过程中,采取定点到村屯 形成帮扶全覆盖,以帮助贫困户早日走出贫困。该集团董事长言胜斌说,他自幼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村子,深知农村贫穷落后的滋味,特别能体会农民疾苦的辛酸。他带领企业在大新县宝贤村价屯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是希望能让当地群众真正走出贫困。为此,该公司先后出资3000多万元为价屯建设基础设施;建养猪场、无公害果菜基地;投资与村屯合股建厂,安置当地劳动力……。在新振锰业集团的帮扶下,如今的价屯,走出了贫穷,呈现出村美、民富、风正的新气象。
新振锰业集团帮扶价屯只是该自治区民营企业直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县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坚持自愿原则,对民营企业参与定点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随着“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活动的启动,该自治区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加入到扶贫行列中,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不断探索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做法与新机制。相信不久,一股股产业扶贫的热潮将在八桂大地喷涌,贫困村群众的生活也会随之丰盈起来。
此外,不少广西民营企业通过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致富,先修路”,北海洪恩水产公司出资387万元,在浦北县修建总长48公里的公路,解决了12万名农户和周边群众的行路难和仙物运输难题;广西南方有色集团捐资460多万元,在河池市开展村屯道路、农田水利、人饮水柜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民营企业旅游扶贫挑大梁
离南丹县城8公里的歌娅思谷景区是一个集民族文化、休闲游览、购物、生态农业、绿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由民营企业广西东谋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谋公司”)投资建设。为让企业在旅游扶贫中大显身手,打造中国白裤瑶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南丹县政府于2013年将歌娅思谷景区规划范围内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东谋公司,并整合资金近千万元实施景区周边村屯风貌改造、景区停车场、河道生态治理、白裤瑶民族工艺传承基地等项目的建设,有力支撑了景区建设和发展。自2014年景区开始运营以来,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歌娅思谷景区在发展中遇到了用地的问题,经协商,东谋公司以每年每亩600元的租金流转周边农户土地823亩,并优先安排租地农户和周边农民在景区就业。目前,在景区签订就业合同的有153人,其中贫困人口87人,安排从事管理、导游、保安、餐馆服务、环卫、田园管理等工作,月均工资2000元,有54名白裤瑶村民兼职参加原生态民俗风情篝火晚会演出,每人月均收入400元。另外,公司还为有经营意识的农户提供低价租赁商铺,让他们经营旅游商品、乡土小吃、农特产品,月均收入2000元。在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的同时,歌娅思谷景区也得到了发展壮大,成为广西著名的休闲观光和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东谋公司的负责人说,由于得到了当地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他们参与的旅游扶贫项目得到顺利开展。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让更多农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据统计,歌娅思谷景区辐射带动里湖瑶族乡瑶里村、里湖社区和城关镇恩村等共549户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共有139户贫困户、569人在景区发展中获益,其中103户贫困户、443人实现脱贫。
覃运超和妻子是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纪呇村村民,该村原是个贫困村,小两口自从在该县的歌娅思谷景区上班后,月收入接近4000元,才一年就摆脱了贫困。在桂西地区,像覃运超夫妻这样通过在附近景区上班脱贫的村民还有很多,这得益于地方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让民营企业在旅游扶贫中挑起了大梁。
依托优势创新模式
王尚屯是白裤瑶族聚集地,2010年,河池市整合资金110多万元改造王尚屯的基础设施,东谋公司在这里建立了南丹县民族工艺传承基地。让当地妇女用传统针法绣制瑶锦,白裤瑶族原始针绣工艺,获得了游客的青睐。经过6年的旅游开发,这个曾经闭塞落后的白裤瑶寨逐步摆脱了穷困,成为南丹县歌娅思谷景区的特色旅游点。旅游项目在王尚屯开启后,过去的烂泥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公路,水、电、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也更齐全了,游客越来越多。王尚屯村民黎晓梅说,依靠销售手工艺品和向游客出租白裤瑶族服饰,她和丈夫的月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
据悉,在王尚屯特色村寨,东谋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旅游扶贫,公司依托白裤瑶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以民族特色村寨和民俗演艺等资源入股,合作社以相应比例的景区门票收入作为补偿金给入股农民分红。公司还通过引导农户在景区周边发展特色种养,开办农家乐、在景区务工和生产白裤瑶民族工艺品等增收致富。
在白裤瑶民族工艺传承基地,由东谋公司统一组织白裤瑶族群众统一生产手工服饰,以及陀螺、竹筒鼓、鸟笼等民族工艺品,使白裤瑶民族工艺品从散户经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目前有312户白裤瑶村民参与民族工艺商品生产,户年均收入5000元以上。
同样是南丹县旅游扶贫重点企业的还有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它不仅是广西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也是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十二五”期间,该公司安排400多贫困户到公司就业,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辐射带动1400多人脱贫。针对每年需要大量的高粱作为生产原料,公司在当地农村推行“公司+基地(红高粱种植园)+合作社”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600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实现收入,还有216名贫困村民选择在种植园进行季节性务工。此外,公司还启动异地扶贫搬迁规划,解决了30户、153人就业问题。
广西成立首个民营企业扶贫办
2016年7月,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爱国环球集团董事局在百色市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民营企业扶贫开发办公室。
据了解,作为助推百色市扶贫开发工作落细落实的创新举措,该扶贫办成立后,中国·爱国环球集团将继续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南宁市和百色市右江区、那坡、德保、田东、田林、隆林等县(区)作为后期重点发展区域,加大步伐完成产业布局,以“两养一种”(即养老、养殖、生态农业种植)为核心,结合百色金融扶贫示范点的政策优势,以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为方向,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带动全区贫困人口尽早脱贫。
据悉,中国·爱国环球集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多年来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千企扶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产业、就业、贸易、智力、公益等方式实施扶贫项目共计30多个,安置就业1万多人,投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金额已达2000多万元。(文/壮壮)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