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她,就带他/她上鼓浪屿去。
有人说,如果你是个文艺青年,就一定要到鼓浪屿去。
还有人说,此生没有在鼓浪屿迷失过,那么始终是缺憾的一生。
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小小的一座岛如此迷人?
鼓浪屿,因每当涨潮之际,浪拍礁石,其声如鼓而得名。又因当年各国在此建筑领事馆,风格各异,美称“万国建筑博物馆”。正因如此,岛上居民受影响颇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钢琴,又叫“琴岛”。所以无论是观光的游客,还是感受文艺范儿的小资青年,都可以从中见到自己所喜所爱。
至今,岛上依然民风淳朴,无论游客多么摩肩擦踵,岛民们依然用一个“慢”字,把生活过得像一出“桃花源记”。晨起,日出的曦光洒落在郑成功塑像上,岛民们提着菜篮子,悠哉悠哉地穿过福建路、中华路,穿过英国领事馆遗址、日本领事馆遗址,在琴声中、在涛声中,买回一把青菜、一尾鲜鱼。路上时不时和街坊寒暄招呼:“有闲来阮家泡茶啦!”还时而要停下来热心地回复游客的问路:“你走错了啦,我正好要去那里,你跟我走吧!”于是,一路唠着就一路回到了家。
即使在岛上迷了路,又有什么要紧的呢?鼓浪屿是厦门第三大岛,通岛无机动车,只有渡船才可出入,虽然小巷交错,但在鼓浪屿,“迷失”就是一种浪漫的快乐啊!在小巷里漫步,正是鼓浪屿的魅力之一。特别是黄昏时候,喧嚣的鼓浪屿慢慢安静了下来,只有海浪轻轻地拍着岸边,溅起朵朵浪花。远远的,传来了海边酒吧驻唱歌手的吉他声。你缓缓而行,手轻抚过斑驳的红砖墙,想着也许,这是林语堂和廖翠凤一起走过的巷子吧;又或者,这是林巧稚匆匆走去医院的道路吧;亦或是,“拼音之父”卢戆章散过步的地方吧……再抬头看,那不是舒婷笔下的木棉树吗?红彤彤的花朵高高地挑在干净有力的枝头,仿佛就是一颗颗火红炽热的心,你忍不住就想起那首《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是的,爱如木棉,炽热、坚定,彼此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若是下雨的时候来鼓浪屿,也是别有一番风情。即使风雨濡湿了你波西米亚长裙,又如何呢,在鬓边别上一朵岛上的鸡蛋花吧,没有油纸伞,你也可以做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岛上的杨桃院子举办“双城诗会”,恰巧遇上一场台风。我住在古堡的顶楼,我喜爱那个斜斜的屋顶,看着天窗上大雨如注,风吹树摇,古堡内却是温暖如春,诗友们三三两两,握着酒杯,或交流、或观展。待雨小了些,有人提议去行走。那就走吧,雨中的小巷泛着水光,提着裙角,小心翼翼地踩着过去。谁一时调皮,用力踩下,溅起水花,惊起声声尖叫,又是笑作一团。第二天一早,院子里的龙眼树花落一地,空气却是清香无比。这,就是鼓浪屿的味道啊!
如果没在鼓浪屿喝杯咖啡,又怎能算是来过呢?岛上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林立,风格却都有各自的特色。走累了,进去坐坐,随便一拍照,就是一张明信片。回想还在岛上开咖啡馆的时候,有不少游客在门口探头探脑,略略羞涩地说:“你们咖啡馆好美,我可以进去拍照吗?”为什么不可以呢?鼓浪屿处处是景,可最美的是人的心。进来拍吧,不点单都没关系。但是,谁又能抵抗美食的诱惑呢?来一杯本店招牌咖啡吧,斜斜地靠在沙发上,玩手机、看书、写东西,甚至打个小盹,都是那么美好。游客很多,有小情侣、有家庭亲子游、有驴友结伴行、以及外国游客。谁说中国游客在国外点单只会说:“This one”?外国游客点单也会说:“这个,嗯,这个。”不要紧呀,美,是不分国界的。鼓浪屿的美,是一座小岛的大美。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着波浪……”沿着路面铺着的音符,一起哼起这首《鼓浪屿之波》吧,一座岛,你感受到的却是许多不同的爱。无论来过,抑或没来过,你都可以爱上一座岛。看,初夏已经来了——
《初夏》
初夏,有一朵木槿
开在你的唇边
配上长裙
一起去鼓浪屿吧
你适合这样的打扮
半夜,有风吹过
初夏的风 很香
这个梦,也很香
(徐小泓[作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