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6期

小茉莉花香两岸童声团

2017年08月02日 14:2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人间四月天,茉莉田园里的小茉莉正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夏日的歌声也将以最大的热情、最饱满的热情来歌唱茉莉绽放的醉人芬芳。美妙的小茉莉歌声在大海的起伏波浪中,向着遥远的地方飘去,化作了诗歌的云烟,在台湾的孩子心中播撒下爱的种子。海峡两岸不论距离多么遥远,歌声就像阳光一样播撒大地,爱的希望在孩子的心中是那么灿烂美好,没有任何可以阻挡。

  回想2012年第5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榕城唱响的那段日子,对于两岸孩子是多么难忘美好的回忆。海峡两岸合唱节,着力打造两岸少儿交流平台。2012年6月17日在福建大剧院歌剧厅,来自台湾新北市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台湾屏东县丰田小学合唱团、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共同参加那场合唱专场音乐会的演出,唱响了“希望之声”。

  两岸合唱团的孩子同台演唱了《是爱把希望打开》。之后,台湾屏东县丰田小学合唱团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桐花美酒回乡情》组曲、台湾新北市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载歌载舞献唱的《美丽的稻穗》、《打猎组曲》等曲目、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演唱的《畲家迎客三道茶》均获得了观众及专家的好评。茉莉花是福州市花,歌曲《亲亲茉莉花》被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孩子演绎得婉转动人,演唱现场两岸的小朋友手提花篮,把新鲜美丽的茉莉花播撒给观众,手留余香,让台湾的小朋友爱上了这场精心编排好的节目。

  合唱节期间,两岸孩子手牵手歌舞、围绕拥抱、相互学习新歌。台湾新北市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的林微茹和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张子嘉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在此之前,张子嘉的家庭和林微茹的家庭已经结为友好家庭对子。林微茹来福州时,张子嘉的父母便安排两个孩子一起去茉莉花园采摘茉莉,参观学习茉莉花茶制作流程。两个女孩年纪相仿,共同的音乐爱好让她们更加亲密,约定从此保持每天联系。除了她们,两岸合唱团中的很多孩子并没有因为初次认识而感到陌生,有拘束感。在歌唱活动中,他们产生了许多共同语言,很快就在嬉闹中打成一片,最后彼此交换联系方式,希望友谊之花能开得越来越美。

  台湾新北市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团长赵家志看到两岸的孩子如此天真无邪地相聚在一起,仿佛是同一个母亲怀里的孩子正在爱的光芒下茁壮成长,特别感动,说道:“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嘛!”一晃过去4年了,很多成为好朋友的孩子回想起往事,都表示十分感谢各自合唱团的用心安排。

  音乐名片小茉莉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对福州学生而言,已是著名的音乐名片。但学生和老师们特别感谢团长林琴。林琴曾是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的音乐教师,如今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回想起当年组建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往事十分感慨地说道:“其实合唱团是源于2000年时,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老音乐人郑公重老师想在福州成立少儿合唱团,就来找我。因为我长期在小学从事少儿合唱工作。郑老希望我和他,还有福州音乐老前辈一起成立福州少儿合唱团。我当时抱着对合唱的认识和喜爱,就同意了。”

  当时,林琴和郑公重等音乐家共同创建了福州小茉莉的前身“福州市小茉莉少儿电视合唱团”。这个合唱团运转了5年后,社会反响很大。2006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把这个合唱团扩展为小茉莉艺术团,其中以小茉莉合唱团为主要分团,其它还有小茉莉管弦乐分团、民族乐器、舞蹈等分团。林琴团长主要负责小茉莉合唱团的工作。小茉莉合唱团原来的主管单位是福州市委宣传部,2007年改由福州市委教育局主管。从此合唱团的活动变得更加规范,逐步发展到现在。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是一个公益组织,在机构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些困难,比如合唱团没有排列场地、授课老师人数不够。林琴借着工作便利,就向本校校长申请,把一附小的教室周末开放给合唱团使用。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因此挂牌在了一附小。合唱团获得的诸多荣誉给了一附小积极良好的社会影响,也扩大了该校生源,很多喜爱音乐的孩子会专门选择一附小上学,就是为了加入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所以,合唱团中的学生一附小所占的比例最大。但学校也承受了一些负担和压力,比如各项资金的投入、安保人员、音乐教师失去了节假日,有的老师还在哺乳的休假期,到了周末照样要放下自己的婴儿赶来教学。

  笔者在一附小现场采访鼓山中心小学的汤佳明老师时,她时不时被各种繁乱的事务所打断。她说,其实能坚持在合唱团中担任教学、行政工作的老师多数都是林琴老师的学生。因为林琴老师当年对学生们的悉心教育培养,让这些学生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想要投桃报李,回馈林琴老师对她们的爱,而且也是被林琴老师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精神所感召,心甘情愿像林琴老师当年培养她们一样来帮助热爱音乐的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合唱团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汤老师把三个级别的老师轮番介绍了一遍,动情地告诉笔者这些老师为了合唱团的孩子们的辛劳付出是多么得感人、伟大。但这些老师都只是默默无闻地付出,能够记住他们的主要是被他们的爱所教育感动的孩子们。就这样,一任又一任热爱合唱教学的年轻老师们来到了小茉莉合唱团,把合唱团当作我们共同的家,每周六为孩子们教唱音乐知识。如果说他们渴求回报,那便是孩子的优秀成就、健康发展,团队的荣誉奖章。

  小茉莉的奖杯故事

  近年来,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走出福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参加了30多场赛事,取得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第2届、第5届、第7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最高奖项暨“小百灵奖”;国家教育部第3届、第4届、第5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表演类一等奖、二等奖;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少儿合唱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华情—福州月中秋大型文艺晚会、福建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福建省新年音乐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福州海峡两岸合唱节”、“全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表演等各级各类的演出200余场,均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挖掘和培养了大量少儿艺术人才,已成为绽放在海峡西岸音乐艺术花园中的一朵芬芳美丽的少儿合唱之花,是福州市重要的文化教育品牌。

  如果说福州音乐人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够,但谁能想到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在全国各类少儿合唱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呢?汤老师十分感慨地谈起合唱团的辉煌往事。2013年,为了去江苏无锡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第5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那年暑假,合唱团组织了60个学生参与排练,从中却只能优选42个学生参与演出。当时两周的集训时间是封闭式的,特别紧张。60个学生为了排练,放弃了旅游、补习,全力以赴在排练中。有的孩子父母为了支持孩子的排练,全家去美国的4万元机票只好退票作废。在这样一种团队精神鼓舞下,小茉莉合唱团不仅荣获了“第5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的最高奖“小百灵”奖(全国第三名),还被挑选去参加在广东举办的文化部“第10届中国艺术节”。但这个艺术节比赛参与的团队多数是成人团,少儿团仅限获得小百灵奖的前五名。孩子的演唱水平难道能超过那些经验丰富的大人吗?当时很多人不看好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认为能参与演出就不错了,但最后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脱颖而出,荣获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他们载誉而归时,福州市人民政府又奖励了5万元奖金给小茉莉合唱团。

  如何成功培养出这样一支优秀的合唱团队呢?笔者采访了团里的何柳青老师。她是群众路小学的音乐教研组长,于2007年在福州市教育局的安排下参与合唱团教学。她说自从到小茉莉合唱团教学开始,常常被一些孩子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她班级中有些学生来自罗源县和连江县。这些孩子起早贪黑地赶来上课,有的几年从未迟到。何老师问这些孩子的父母如何坚持下来的,父母们多数回答她:“孩子在这里特别快乐,学到的东西特别多”。何老师说:“能够长期坚持肯定是发自内心的由衷喜欢,而不是父母施压的结果。而且长期接送对于父母也是很大的负担,孩子不喜欢,父母也就不会坚持。有的孩子甚至会讲出许多理由来说服父母同意自己坚持周末来合唱团学习。比如我班上的江雨欣,父母打退堂鼓了,因为还要照顾另一个孩子,很难再把精力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我也会暗示那个孩子说在自己学校学就可以,不要让爸爸妈妈这样辛苦,但孩子却坚持到底,我深深被感动了。而且每个班级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真的让我感动。毕竟我们这些老师来这里上课也很辛苦,我儿子现在高二了,家里事很多,但坚持这么多年,是因为被身边的老师、学生、家长感动了,激励着我坚持下去。我也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当然,首先是因为我们自己也热爱音乐,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才会去坚持。”

  孩子们在小茉莉合唱团,除了感受到快乐,也学习到了很多音乐知识。何老师说:“我们会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总结今天课堂的内容,怎样练习发声、调整状态、控制气息,今天唱的歌曲讲了什么内容,怎么理解和演唱等等。孩子回家后也会和家长分享,而且告诉我,他们学到的这些只有小茉莉能教给他们。这些话让我觉得付出的很有收获。”

  小茉莉合唱团的老师们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能针对孩子的发声等问题努力调整到最好状态,让团队的协作能力更强。何老师说:“我们也经常给予孩子更多到全国参赛的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合唱团总指挥王渤经常到全国的大师班学习,回来就把这些最前沿的歌唱技术带回来传授给孩子们。”王渤出身于福州音乐世家——百年老字号“老天华”乐铺,父亲王道辉是非遗茶亭十番音乐传承人。笔者曾为此专门采访过王渤关于福州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他说首先是继承,能保留原滋原味的福州十番音乐比改革更重要,而且海峡两岸的十番音乐、道教音乐都一样,早期用的曲目都一样,如今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的风格和韵味,体现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特点。他还说小茉莉合唱团也在尝试如何把福州传统音乐结合到儿童歌谣中,让小茉莉合唱曲目具备地方音乐特色,能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小茉莉的小百灵

  怎样才能进入小茉莉合唱团呢?来自福州十八中学的牟军婴老师说:“我们每年把招收消息发放到全社会、各大中小学校,由他们先面试,我们再从中优选人才。好的学生首先是听力好、音准好、会识谱、有演唱基础、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比如会乐器的孩子更容易上手。如果音色不理想可以培养。这会你听到的英文歌曲,如果是低年级孩子还没学英文的,根本就跟不上。因为现在为了和国际接轨,取得优异成绩,全国很多演唱大赛要求必唱一首英文歌曲,所以我们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在学唱英文歌曲。我们每届生源情况都不同,来应试的孩子水平也不同。每届都是根据当时的孩子情况选适合的歌曲。目标不设定得太大,作品也选得稍微简单点,但旋律比较优美,学生能完整地表达歌曲,演唱出最好的旋律线条,就是把音乐最美的展现给大家。”

  小茉莉团里最让笔者惊喜的是做钢琴伴奏的中学女生肖欣雨。她4岁半开始学钢琴,8年后钢琴考级达到了10级。这时小茉莉团里的钢琴伴奏老师数量不足,便临时让13岁的肖欣雨来伴奏,发现她做得很好,就成了团里固定的钢琴伴奏师了。虽然还是个中学生,但她在团里的时间很长,属于老资格了。问她在团里为大家服务的事,她害羞地躲避了,谦虚地让身边的其他学生来讲述他们的演唱故事。老师推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孩子,有来自十八中的刘亦灵、麦顶小学的方佳怡、乌山小学的李邵涵、钱塘小学的李陈硕、连江丹阳中心小学的林艺曦、三牧中学的林海悦等。六年级的李邵涵显得特别大方成熟,甚至透露出一种交际沟通能力上的老练。他告诉笔者,小时候外婆经常唱歌给他听,使他逐渐喜欢上了唱歌。2013年母亲看到小茉莉团招生,送他去考试。他顺利考入了小茉莉团的小班,一年后进入大班,又一年后成为正式团员。他说学音乐的好处是可以结交很多朋友。他除了小茉莉合唱团,还学习吉他和小提琴。他加入了吉他老师组建的吉他乐队,课外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玩音乐,可以在乐队中根据需要自由担任吉他手、小提琴手、主唱,已出版了音乐专辑。他说和其他艺术相比,音乐能扩展更多技能,比如发声、说话、主持、朗诵都会加强,所以他也加入了学校的朗诵团队,参加过校园和电视台的主持人比赛。大家都表示在团里学习真的很开心,能学到很多别的地方学不到的音乐知识。但他们也都说当年考入小茉莉很难,有的入团后只能在低年段学习,等听音、音准都达到标准程度了,才真正成为正式团员。

  林琴团长说:“如今的小茉莉合唱团在社会上有了巨大影响力,但还难以满足孩子的多方面需求。2016年,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小茉莉童声合唱节,今后两年或三年一届的合唱节活动,会吸引全市更多喜爱演唱的学生。而各个学校涌现出的优秀合唱团,将被设为小茉莉合唱团的分团。这也等于扩大了小茉莉合唱团品牌的影响力,所有分团共同发展童声事业,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参与,也将促进品牌影响力的最大化。这样参加全国比赛时,不一定都是我们这个团队,其他好的分团也都有机会,这样小茉莉才能遍地开花。目前小茉莉团在演唱形式上也往多元化发展,选唱曲目多、表演形式多,比如教育局推广学习音乐剧。音乐剧里孩子可以同时歌舞,还可以演。孩子们在音乐剧中可以互动。这也是他们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但这对小茉莉团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打破了原来合唱的常规。音乐剧老师蔡欣彤希望音乐剧能打开合唱团的一个新窗口,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演艺舞台。”【作者:孟丰敏】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