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5期

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2018年08月27日 11:08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国学经典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受国学经典的沐浴与洗礼,那他的文化身份就不是中国人。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代表、委员们一起共商国是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同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曾明确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随后他指出,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总书记表达了自己对经典国学和文化的热爱情结,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期待与焦虑。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 、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既包括以经典形态呈现的知识及其体系,也包括蕴涵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广义上理解,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术都可以称之为国学。
  国学教育的本质是导人向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善质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儒、释、道三家皆以教人向善为教育宗旨。孟子提出,人性有四种善端,即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等。这些人性中的良知良能在后天的教育引导下,逐步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国学教育扎根于深厚的善质文化背景,根本目的在于导人向善,发挥人性中的善德光辉。
  国学经典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让他们举手投足间洋溢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基因。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需要热爱国学、崇尚国学、立志献身国学的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大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师资,这是当务之急。
  国学人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国学是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文/远帆)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