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17年9月初,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致辞时,以此形容30年来两岸交流不平凡的历程。30年前,台海人为蕃篱高竖,一湾浅浅的海峡仿佛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让两岸血肉同胞天隔一方。如今,两岸已经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
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30年来,大陆方面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脉动,主导和引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大大增强了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尤其在当下两岸关系因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而陷入僵局之际,大陆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和信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復兴,维护了台海和平,维护了两岸同胞的福祉。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和现实从未改变。“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谈判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1987年,祖国大陆率先以官方发声,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随后台湾《自立晚报》的李永得、徐璐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1991年,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因采访“闽狮渔事件”,成为首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此举推动大陆记者组团于次年入台,开启了两岸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交流。
1992年11月,两岸双方就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讨论,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正是因为有了“九二共识”,才有了1993年的“汪辜会谈”,才有了2008年两会恢复中断近十年的商谈,才有了2014年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尤其是2015年11月,实现歷史性会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就坚持“九二共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积极共识,开启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的先河,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0年来,两岸直接“三通”常态化,使两岸由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发展成“天涯咫尺,处处通途”。两岸同胞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一段文字讲述感人故事,一张照片记录精彩瞬间,一段视频珍藏难忘记忆。
30年来,许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以及关心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海内外同胞。他们通过讲述自己或身边人所经历的真实故事,续写“两岸一家亲”同胞亲情。
在两岸交流交往中,由于“台独”的猖獗,致使两岸关系发展历经曲折、饱经风霜,不时遭遇逆流。但在种种复杂因素和艰难险阻面前,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九二共识”成了两岸交流交往的定海神针。(文/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