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4期

台湾:生态休闲农业的设计创意

2017年07月06日 10: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且富有文化特色,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大陆的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开发商也都纷纷到台湾考察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从政府到开发商,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早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比较早,质量比较高,其农业产业竞争力在世界上高居第6位。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台湾农业受到竞争和挤压,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和萎缩时期。针对农业困境,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按照综合发展思路,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范围,积极发展包括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业运输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业。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开始辅导休闲农业。到了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1990年,台湾农委会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1992年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编印相关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此后,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上规模的农耕田园、渔业风情、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活动内容,还有别具特色的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景象。截至目前,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已发展休闲农场近1300家,提供了近20多万个就业岗位。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发展形态,显示了农业转型为旅游服务业的美好前景,它对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高农民收入及繁荣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类型多种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寓农于教,收益颇丰,令人感叹,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主题代表。

  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上规模的农耕田园、渔业风情、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活动内容,还有别具特色的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景象,主要有乡村花园、农家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牧场以及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发展形态,显示了农业转型为旅游服务业的美好前景,它对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高农民收入及繁荣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通过参观考察和听课,让人感受到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类型多种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寓农于教,收益颇丰,令人感叹,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主题代表。

  台湾休闲农庄主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与此同时,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前往观光游览者不仅在园中可以尽情享受田园风光,并且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农业知识,乐而忘返。

  创新、创意,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世界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此外,台湾休闲观光农业也很讲究创意,以各种独特的创意吸引人们的眼球。如:桃米村休闲观光农业是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进园的观光者可以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这一观光园的推出,在台湾大受游客的青睐。

  休闲农场布局合理

  台湾休闲农场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布局合理,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的保证。同时,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在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宜兰县也形成了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并且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台湾的休闲农业各景点的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不仅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完善,就是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安全完善,讲究方便,所到之处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而且大都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多数休闲农场设有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览业务,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与特色烹调,让游客尝鲜。

  此外,台湾的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辅导观光休闲农业,由农政部门负责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而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各种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形成了一整套申报审批制度,从省一级到市、县、区、乡镇以至小到一个农场、农户,大都有一个近、中、远期的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开发原则、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文/蓝星星】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