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县,享有“中国草莓之都”称誉,该县生产的草莓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被国家认定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0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2012、2015、2016年连续三届被评为100个“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在杭州第8届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上,被农业部优农中心评为“最畅销产品奖”,并被收录“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月农产品名录。”在农业部举办的“百万网友心中一村一品知名品牌”,在第13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长丰草莓“被评为参展农产品金奖”。
“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
安徽长丰县人工种植草莓是从1980年开始,当年是长丰县农业部门组织技术员对境内物种进行普查,在土山坡上(现卧龙山)发现若干株挂果的野生草莓,经对当地一位李姓老茶农询问,得知山上确长有野生草莓。据李老汉描述,其父辈们曾在春荒之年以草莓充饥,后因山上改种茶园,野生草莓近于灭绝。1983年,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让农业专家引来了2000余株草莓苗在曹庵镇(原隶属长丰县,现划归淮南市)试种获得成功,从此开始在长丰扩种,198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600亩。此后,长丰县不断进行种植条件改良和进行设施提升,如今全县都采取大棚种植,成了全国设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质草莓产地。草莓是长丰县最具特色、最成规模、最有影响、最受关注、最聚人气的特色农业。由于长丰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960毫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由于南北气候的适宜性,为草莓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丰县自1983年开始推广种植草莓,规模逐年扩大,并形成了品牌。30多年来,长丰草莓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同时,长丰草莓品牌也日益响亮,2004年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被确认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6年该县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引领全国草莓标准化生产;200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2012年被农业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选为100个“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同年5月被批准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14年,“长丰草莓”品牌价值达15.30亿元。
随着长丰草莓在海内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草莓的效益连年攀升,使草莓种植的面积也得到不断扩大。2013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了19.5万亩,亩均产值2.3万元,亩均纯收入1.5万元,总产量达到35万吨左右,总产值突破45亿元,草莓生产实现草莓种植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2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草莓产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在草莓育苗政策和上季草莓经济效益利好影响下,2014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总产值将突破50亿元,全县拥有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7.5万人、受益农民约36万人。
走在长丰乡村的道路上,到处可看到一片白茫茫的草莓设施大棚,棚内的草莓都是一片丰收景象,空气中都飘洒着草莓的清香。据介绍,目前全县已涌现出水湖、罗塘、左店、杜集、义井5个草莓万亩乡镇,实现“乡乡有莓园”、“村村有种植”的局面,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小草莓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小草莓已成为政府服务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文章,并已成为长丰对外宣传展示的大名片。现长丰县水家湖镇草莓批发市场是全省最大的草莓产销集散地。
“小草莓、大产业”
“小草莓、大产业”,长丰草莓现已成为政府服务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文章,小草莓已成为长丰对外宣传展示的大名片。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凤梨草莓等,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大多将草莓称为士多啤梨(英文名Stawberry的音译),是一种红色的水果。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品种繁多,草莓外观呈浆果状圆体或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属于高档水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有“水果皇后”的美誉。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同时草莓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
草莓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可以预防坏血病,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经过最新研究证实,草莓对防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其主要原因在于草莓中含有“草莓胺”和“鞣花酸”两种物质,都有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的作用。由于长丰草莓口味甜、可口、肉汁饱满,品种有红颜,丰香,鬼怒甘,章姬等,果实色泽鲜艳,体大而多汁,远销日本、韩国以及热销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中型城市。
据安徽省植保人员介绍,长丰草莓植株生长势中强,直立,叶片近圆形较厚,有光泽,株产200克左右,亩栽8000株平均亩产1646公斤,果实长圆锥形,第一级序果重平均14.7克,最大果重24.4克,果实平整,果面有光泽,种子红、黄色都有,果实稍软粉红色,甜酸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8至11.3%,每100克果肉维生素E含量为77.76毫克,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成为长丰的致富水果。
据悉,安徽合肥市农委与淮南市农委于2009年签定了《合淮蔬菜(草莓)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自2009年起,把分属于合肥和淮南的两大草莓生产基地,整合为“省会经济圈合淮绿色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对外统一打造“长丰草莓”品牌,迅速提高了长丰草莓的知名度。
绿色防控技术让长丰草莓告别农药
长丰县农业部门为确保生产无公害草莓,两年前开始引进福建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艳璇博士研究成功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用于治理草莓害螨,让安徽大棚草莓告别了农药。
2月17日,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暨第13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中国草莓之乡”安徽省长丰县举行。来自全国的71个科研院所、25个省市的客商、阿里巴巴和京东等18家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来自欧美日韩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000多人参会,使该大会成为首届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与会代表参观了长丰实施张博士“以螨治螨”绿色防控技术的草莓基地,一颗颗硕大红透且不受任何污染的草莓受到参观者的啧啧称赞。
安徽长丰县全县农民几乎都是靠种植草莓致富,然而,草莓上的害螨(主要是二斑叶螨),因其寄生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抗药性高、隐蔽性强,成为农业生产上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作物上的二斑叶螨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据报道二斑叶螨对克螨特、双甲眯、三唑锡等10多种常用农药已产生较高的抗性。而张艳璇博士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成功研究出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经过捕食能有效控制二斑叶螨的危害,使草莓达到绿色防控的效果。
长丰县从2015年开始引进张艳璇博士团队生产的天敌捕食螨,投放于约500亩草莓基地和散户农家草莓大棚实施绿色防控,不仅草莓生长青绿健壮,而且果实累累,甜度高、口感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记者随着大会代表一起参观了长丰田峰草莓园,只见一片充满阳光的钢架琉璃大棚内,草莓种植并没有入土,而是在搭起的一个个架子平台上种满草莓,一株株健壮翠绿的草莓上结满累累红透的草莓果。代表们在草莓丛中还看到施用由张艳璇博士公司提供的装天敌捕食螨纸袋和塑料瓶子。草莓园的主人田峰告诉记者,他所经营的草莓园共有3个基地,全部都释放有由张艳璇博士提供的天敌捕食螨。他说,草莓多发病虫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和甜度,通过打农药虽然能让外观有所改善,但品质严重下降,因为打了农药的草莓吃下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他的3个草莓基地自从释放了由张艳璇博士提供的捕食螨后,使该基地生产的草莓成了真正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通过网上销售,每公斤可达到200元。
中国推广绿色防控的元老之一、安徽省植保总站研究员包文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原来草莓从长丰种植下地到生产期,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农药;引进张博士的天敌捕食螨后,草莓园从此告别农药,保证无污染、高品质的绿色草莓销售全国各地,不仅价格翻新,而且供不应求。他说,张艳璇博士“以螨治螨”治理草莓的绿色防控效果非常显著,受到安徽草莓农的欢迎,现在长丰县实施“以螨治螨”的草莓正在不断扩大。他表示,接下来安徽省不仅要进一步在草莓上推广张博士的“以螨治螨”绿色防控技术,而且还将把这项技术全面推广应用于蔬菜和水果及其他作物。【文.图/陈国明(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马一娜]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