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5期

2019闽王春祭大典在榕举行——福建又添对台交流基地

2020年02月04日 10: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4月11日,2019年闽王春祭大典暨“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挂牌仪式在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闽王文化园举行,纪念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入闽1134周年。来自两岸的200多位王氏宗亲齐聚一堂,身着古装、遵循古礼,举行庄严的祭祖仪式。

  闽王王审知信俗文化于2017年1月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大盛表示,这次举行“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挂牌仪式,能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马祖王氏宗亲任主祭官

  闽王祭祀活动主要分为春祭与冬祭。春祭在清明前后举行,冬祭在冬至前后举行,并遵循古礼,逐步形成“闽王祭祀三献礼”,从祭祀程序、祭品、祭祀仪貌各方面形成规范。

  今年闽王春祭大典的主祭官是马祖北竿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诗如,马祖王氏宗亲联谊会特别派出代表团参加。马祖王氏宗亲会与福州市晋安区王氏宗亲交流多年,从2009年闽王金身到马祖巡安,2011年分香一尊闽王金身至马祖安座,让马祖王氏宗亲缅怀闽王功迹。王诗如表示,千余年来,福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人文风采,“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这种“护统拒独”的思想是闽王精神文化的内涵,也是他希望让更多台湾青年认同的闽王信俗文化的核心。在当前的两岸现状下,这种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闽台两地同胞携手共进,继续加强交流交往,加深彼此血脉亲情,加强同根、同源、同信仰的认同感。

  闽王王审知随兄王潮于唐末黄巢之乱起义,自河南光州入闽,先后治理泉州、福州最终统治福建境内,因在位为29年政绩卓著后晋封“闽王”。王审知三兄弟后裔开枝散叶遍布海内外,马祖王氏宗亲为闽王王审知第十子王延喜、第十一子王延政后裔,于2008年成立马祖王氏宗亲联谊会,多次参加两岸闽王文化节等相关活动。

  闽王信俗源于“迎春牛”

  “若要追溯信俗根源,要从千年前的迎春牛说起。”王诗润介绍,纪念闽王的民俗文化活动,呈现敬天酬神、社群整合、祈福求安的愿景,同时包括踩街游艺等丰富文化意涵,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意象,融入现代节庆文化的欢乐节拍,展现了中华礼仪和鲜活的民俗文化。

  王审知是河南人,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入闽。主政八闽30年间,王审知使福建告别“蛮荒海隅”,成为“海滨邹鲁”。去世后,闽王故居立庙,后改为“忠懿王祠”,宋太祖赐匾“八闽人祖”。

  据史志记载,后人为纪念闽王王审知开疆拓土、劝课农桑,在闽王庙里立“乞土胜地碑”。后继官员继承王审知遗志,继续发展农业,于每年立春率百姓祭祀闽王,在碑前乞取泥土捏制春牛抬着四处游行,发动百姓春耕。之后“迎春牛”相沿成俗,进而发展到如今护闽王金身(神像)绕境巡安祈福、踩街会香的民俗文化。如今闽王祠墙角的“乞土胜地碑”字迹仍清晰可见。

  发挥闽王精神纽带的作用

  王审知在主政福建30年间,积极发展农工商,兴办教育,招贤纳士,不仅如此,王审知还积极向海外拓展商贸,使福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王诗润说,闽商在世界这么有影响力,应该说从一千多年前闽王王审知当政时期就开始了,这也是闽王王审知的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也是后人去缅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闽王信仰不仅是八闽人民共同的信仰文化,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加深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信仰的认同感。我们将以闽王文化园被批准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闽王文化助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纽带作用,加强福州市与台中市的城市交流,以及与马祖地区的民间往来,以同宗同根同源促融合,成为台胞、台企的登陆的“第一家园”。(文.之光)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