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劳模称号后,陈奕廷觉得自己肩上的重担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说,“获评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是一种动力。”
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州市台协会会长陈奕廷是台商二代的杰出代表,如今已经在福州成家立业扎下了根。在获得劳模称号后,他说,他的责任更大了,要引导更多台湾青年来闽创业。
陈奕廷的父亲陈建男是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福州台协会的老会长了。29年前,怀着对家乡土地的眷恋,陈建男来到福州落地生根:他是来闽投资的第一批台商,是在大陆投资的第一家台湾纺织业,因为他的企业,福州才有了福兴投资区。
福华的发展,见证了台商在闽投资的发展壮大过程,如今,陈建男已经将企业交棒给儿子,陈奕廷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加上大陆的天时地利人和,让福华纺织更上一层楼。
从最基层开始学
1997年7月2日,26岁的陈奕廷告别台湾,从香港转机来到福州,成为在榕投资的台商第二代。
陈奕廷是学企业管理专业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来大陆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一些新想法。由于对纺织印染业一窍不通,陈奕廷从最基层的印染开始做起,到下面的各车间学习织布、印染等每道工序。当时公司在管理上比较落后,做账等环节还是用传统的手工方式,没有自己的软件管理系统,没有精确统计客户订单,经常造成生产的货物与订单不相符。这种传统经营管理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陈奕廷便着手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数据化的管理模式,公司的计算机从仅有两台增加到30多台,遍布每一个生产线,进行成本管控。“就是这样一个小决定,也许就影响了企业生存的命脉。”陈奕廷说。
陈奕廷说,作为台商的第二代,不仅要守业,关键要不断创业。父辈到大陆投资,是以一种开拓的精神创下基业,这种精神不能丢。也正是靠这种开拓精神,陈奕廷将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现在已是高档纺织品出口企业。
他把家安在福州
在努力管理好企业、延续父辈的事业之外,陈奕廷也将家安在了大陆。2000年,陈奕廷与一位宁德姑娘成就跨海姻缘,如今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1998年,也就是陈奕廷到福州的第二年,他在街头偶然拉住差点被车撞的女孩,因此开始交往;未料岳家强烈反对。陈奕廷用诚心打动岳父母,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陈奕廷说,1998年福州市区交通混乱,他过十字路口时注意到有辆车疾驰而至,而右前方少女还傻傻往前走,情急之下猛扯那女孩往自己身上靠,剎那间,车子呼啸而过,女孩花容失色惊叫出声。陈奕廷故做轻松:“喂,我救了你一命呦!”
获救的姑娘郑如英刚从宁德到福州打工,再过几天正好20岁生日。陈奕廷心中浮起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沧桑,随口说:“那我陪你一起过生日?”两人有了第一次约会。
郑如英父母开始非常反对女儿的选择,当时他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只会吃喝玩乐,随时一走了之,根本靠不住;陈奕廷家人也无法接受他娶大陆老婆,逼他回台相亲。陈奕廷多次到郑如英宁德老家沟通,最后终于得到老丈人的首肯。
两人现在已有3个小孩,因为家庭和乐,陈奕廷接手公司生意后,事业风生水起,各种涤纶面料及功能性面料,7成输往欧盟、中东和日本。
当选劳模是一种责任
在获得劳模称号后,陈奕廷觉得自己肩上的重担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说,“获评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是一种动力。”陈奕廷说,作为福州市台协会的会长,未来除了将自己的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之外,还要做好台协会的工作,这就是引导更多的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福州创业、就业和生活。(沐清)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