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点

福建寺庙总汇

2013-12-04 17:23
福州地区:

  西禅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

  “荔树四朝传送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出了西禅寺的历史。一进西禅寺,眼前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开阔的水面使肃穆的寺院多了几分秀美。再入前,典型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布局。还有气势恢弘的华严三圣殿、颇具特色的观音阁、上下六层相叠的五百罗汉。寺内宋明时期栽种的荔枝林至今还在开花结果。

  涌泉寺(“闽刹之冠”,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涌泉寺建于908年,因寺前有两口泉眼,一是罗汉泉,一是石泉,传说千年来泉水从不干涸,涌泉寺因此得名。寺中天王殿前的“涌泉寺”大金匾由康熙御笔颁赐。

  从鼓山石径拾级而上,即使进了山门,沿途都看不到涌泉寺的踪影。这就是涌泉寺建筑的独特之处了,整座寺院依山度势,建在白云峰颌处,藏而不露,素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说。涌泉寺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均为清代及近代重建。涌泉寺山门是一有框无门的空门,刻有一短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一语双关。圣箭堂前的3株千年铁树年年开花,堪称一奇。寺内珍藏着明清经版万余方,历代佛学著作数万册。其中还有苦行僧刺血书写的经书500册。涌泉寺还曾是我国一所佛学著作出版机构,至今还保存着各种雕版11375块。因此,这里的藏经阁又被称为“藏佛典古版之宝库”。《西游记》中说,逢庙必有宝。涌泉寺也不例外。其宝贝为“三空”、“三铁”。“三空”就是陶塔、雕版、血经。“三铁”指铁树、铁锅、铁丝木。

  寺东门的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的摩崖石刻200多段,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其中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等的题咏石刻最为著名。

  金山寺(与江苏镇江十分相似,故有“小金山”之称)

  福州唯一的水上寺庙,因其形状像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又称“小金山”。

  雪峰崇圣寺(素有“南方第一刹”的美誉)

  又称雪峰寺,位于闽侯县大湖乡雪峰山南麓。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在南宋宁宗时被御定为中国禅院五山十刹之一。现存建筑均为清代所建。此外,该寺也是佛教禅宗云门、法眼两个宗派的发源地。寺前千年古庵枯木庵内有一树龄已3000余年的枯木,树腹中空。现供奉着本寺开山祖师义存的金身塑像。树腹内壁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刻题记,记载闽王舍款造庵和建筑水池的史实。还有20余段李纲等宋、元、明、清名人题刻,是国内外金石史的奇迹,被喻为树腹碑。牡丹园内共有200多品种3万多株牡丹花在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周开始盛开,花期持续20天左右。

闽北地区

   宝严寺(闽北现存最古老的寺院)

  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是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和最大的文物陈列馆。宝严寺造型别具一格:大殿平面呈正方形,双檐歇山顶。斗拱上彩绘人物、龙凤、花草图案仍清晰艳丽,出自明代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之手。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