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鳌亭宫 百年情绵延

2015-02-25 09:13 福建日报

  鹿港城隍庙内奉祀的城隍爷

  鹿港城隍庙是从石狮永宁分灵出去的,而石狮的另一座城隍庙,又是从鹿港再分灵出来的——

  同根同源的佐证

  每天傍晚时分,喧闹一天的鹿港镇总会重归宁静。每当此时,在中山路深处的鹿港城隍庙里,林景堂会跪拜在城隍爷佛龛前,点燃三根香拜了又拜,虔诚祈求城隍爷保佑一家平安。“鹿港城隍以灵验闻名全台湾,不管是求平安、消灾厄,还是祈雨招福、求功名,样样都行,香火特别旺。”作为“日茂行”创始人林振嵩十三氏孙,林景堂对鹿港城隍庙与永宁城隍庙的渊源了如指掌。

  “鹿港城隍庙又称鳌亭宫,‘鳌’指的是鳌城,也就是今天的石狮永宁镇。之所以叫作鳌亭宫,是因为永宁城隍庙古称‘鳌亭宫’,因此鹿港城隍庙也沿用了祖庙的庙名,取同根同源之意。”林景堂说。自清初以来,每次鹿港城隍庙修缮改建,出身永宁的“日茂行”林家皆参与捐建,庙内一对百年石柱就是林家所赠。

  据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康寿介绍,明末清初,泉州人开始大量移民台湾,并积极开拓台湾中部地区,鹿港一时成为岛内南北杂货的集散地。此后,随着鹿港与蚶江之间“对渡”的开始,鹿港成为大陆各种农副、土特产品的主要进出港,各类“郊”和“郊行”应运而生。其中,泉郊最多,成员有200余家。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郊商凭借经济实力,破格在鹿港不见天街(今中山街)建城隍庙奉祀“忠佑侯”。从此,鹿港城隍庙影响渐渐播及台南、台中、嘉义等地,深受信众尊敬。

  鹿港城隍庙分为三川殿、正殿与后殿,建筑宏伟气派,格局方正完整,处处蕴藏着闽南文化元素,是台湾庙宇的经典之作。

  “三川殿前立有一对石狮,为道光三十年(1850年)所置,用的是泉州的青斗石,取自当年泉州移民的压舱石。”鹿港城隍庙主委施永传介绍,狮座为青斗石雕,雕工细致、栩栩如生,沿袭了闽南的传统寺庙建筑文化,体现了闽南先民的智慧。

  “鹿港城隍庙的布局和建筑工样,大都仿效石狮永宁城隍庙,留下许多精致的建筑工艺。”王康寿说,鹿港城隍庙内悬挂了一面算盘与铜镜,象征城隍爷用算盘来结算人在阳世间的功过善恶,铜镜则有“善恶分明”之意涵。这些细节既造就了鹿港城隍庙与祖庙的异曲同工之妙,也显示出城隍庙当时所担负的安定社会之责任。

  从三川殿外的楹联“赫濯声灵昭鹿水,绵延香火肇鳌亭”,便可充分印证鹿港城隍庙是自永宁城隍庙分灵而来,且鹿港城隍庙内还有数副对联,也沿用了永宁祖庙的联句,如“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早报迟报,终需有报”等,这些俱是“两庙一源”的最佳佐证。

  “我们鹿港的城隍庙是从永宁分灵而来的,有意思的是石狮的另一座城隍庙,又是从鹿港城隍庙再分灵出来的,我们有来有往,情感愈加深厚。”鹿港文教基金会执行董事蔡雨亭说,走在永宁的老街上,就好像走在鹿港的街道上,这种熟悉感和亲切感油然而生。

  庙里庙外故事多

  走进鹿港城隍庙,就像打开了一个个故事的匣子。王康寿笑言,城隍庙与城隍爷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故事大都与永宁城隍庙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鹿港信众对祖庙的虔诚之心。

  关于永宁城隍庙分灵到鹿港,有这样一个传说。乾隆年间,永宁高姓商人在鹿港开设“日兴行”,经营土特产,失窃甚多,官府无力破案。高姓商家特地回祖地永宁奉请忠佑侯城隍到鹿港断案,贼人惧怕神威,投案自首,失物如数找回。从此,忠佑侯城隍威震鹿港,被众商家奉为保护神。

  蔡雨亭告诉记者,永宁城隍一向以善于侦破刑案闻名,鹿港城隍也有许多关于破案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84年的“宏碁失窃案”。当年,宏碁电脑公司被盗走价值新台币4000多万元的电子零件,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破案,鹿港籍的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便到城隍庙敬香,请城隍爷出马到公司“协助办案”,结果不到5天时间就抓到了窃贼。施振荣感动之余,特向城隍庙捐赠“灵迹昭著”的匾额。如今,他每次回鹿港,必到城隍庙上香参拜。

  “永宁、鹿港两地城隍庙流传的故事彼此交织融合,这已经成为两地共有的一种文化。”王康寿说。时至今日,鹿港城隍庙的故事仍在延续,庙里庙外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

  2010年1月,鹿港城隍庙管委会首次在台湾发行“城隍庙”纪念邮票,共一大整版25张,永宁等石狮城隍的身影跃然票面。彰化县文化资产学会理事长陈仕贤认为,永宁等石狮城隍尊神亮相台湾邮票,再次印证了两地城隍之间的历史渊源,有助于城隍信仰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发扬光大。(刘深魁 文/图)

  记者手记>>>

  为城隍文化注入新活力

  城隍信仰是闽台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宁城隍分灵到台湾以后,台湾信众经常到祖庙谒祖、进香,永宁等地的信众也组团参加台湾庙宇的活动,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由此可见,多渠道传承和弘扬城隍文化确有必要。

  传承城隍文化需搭建一些有助于两岸民间交流的平台,比如永宁古卫城暨城隍文化节、龙海市海澄海峡两岸城隍文化节、宁德城隍文化艺术节等,以此为载体促进两岸民众多交流、多往来。同时,组织开展城隍信仰研讨会或城隍文化论坛等学术活动,通过思想碰撞不断赋予城隍文化新的内涵,这样既可以让民众了解所在城市变迁、发展的历史,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此外,两岸还可以开展城隍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风貌保护,并推动城隍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永宁镇旅游开发公司与鹿港镇文教基金会已签订了“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框架协议”,今后永宁、鹿港两镇将以城隍文化为基础,开拓旅游产业方面的合作,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期待两岸更多有识之士能展开此类探索,如合拍城隍文化影视作品、开发城隍创意礼品等,推动两岸城隍文化交流向纵深拓展。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