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张顺益在厦打造新形态旅游服务

2015-04-17 10:29 台海网

  台海网4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 文/图)会弹吉他会唱歌,摄影技术杠杠的;会调配珍珠奶茶,做台湾肉臊饭很拿手……43岁的云林台商张顺益多才多艺,爱好广泛,乐天健谈。“登陆”发展十余年,他走过多个城市,现在把工作重心放在厦门,整合多方面资源,开了家“四不像”的门店——以旅游服务为主题,结合咖啡、台湾手摇茶、健康饮品、精致茶点及主题文化沙龙的“新形态旅游服务”。

  张顺益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复合式经营,产品在市场上找不到,就有定价权”。这就是他的经商之道。

  找不到“归属感”离开保险业

  张顺益1993年进入保险业工作,一做就是20年。2004年,他作为台湾公司外派代表,来大陆开拓市场。

  张顺益是台湾第一批“保险经纪人”。在当时,张顺益就是要帮台湾保经公司布局大陆,开办保险代理公司。后来几经辗转,帮另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开拓市场,2005年至2010年主要在福州,之后又到了辽宁。

  虽然在保险行业深耕多年,但张顺益觉得自己本质上还是不大喜欢开拓业务,他说自己业务属性不明显,不像有的人是天生的业务型人才。

  尽管如此,张顺益还是在熟悉的行业上奋斗着,直到2013年底。促使他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小孩出生了,是时候转换跑道。他说,外资企业很现实,虽然待了多年,但没有归属感,没有共同成长的感觉。

  好学、眼色好 打渠道很内行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呢?张顺益首先回到待了5年的福建。他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刚好有朋友开手摇茶连锁店,索性就合作。“一开始还可以,后来随着店面租金、转让费的持续飙升,越来越不好经营,不得不停掉了。”张顺益告诉导报记者。

  也是机缘巧合,有生产面膜的台湾朋友,让他帮忙寻找大陆销路。由于该面膜本身定价偏高,他沉到面膜界里头,发现这个行业“也很乱”,并不好做,所以也没有做很久。

  这次开设“新形态旅游服务”,刚好是几个朋友“相招”,大家理念相同,一拍即合,于是今年3月在洪莲路开了这家名为“云集驿站”的复合式咖啡旅行社。刚好把之前自己经历过的行业都糅合进来。

  张顺益表示,虽然对旅游业来说,他是外行,但他好学、眼色好,打渠道更是内行。

  私人订制 差异化经营

  有别于一般传统的旅游服务,他们走的是私人订制路线。“旅游门市现在毛利很低,各方面信息很对称,接待散客时,人家上网一查价,什么项目多少钱,一目了然,旅行社也不能多收钱是不是?”张顺益说。不满足于削价竞争,他们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也就是为客人的行程做私人订制。

  团队的优势在于两岸资源,几个股东有做“小三通”票务的,有做两岸贸易的,有做考察交流的,整合以后,做出差异化。因为没有同款产品可以比价,所以自己就有了定价权。

  张顺益介绍,比如他们承接的一个台湾纯玩团,七天行程中,除了观光农业、科技园参访外,还有跟相关党政人物餐叙。再比如,三五个家庭成团,会配一个随行摄影师,全程拿着专业的相机帮团员拍照,这也是一大创新。

  他还计划善用自己在保险业多年的经历,将各保险公司每年度的培训、表彰会带到厦门来办,找酒店、找主训人员、附带安排旅游行程,一条龙服务。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