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天的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海博会)在福建石狮举办。吸引了包括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中国本土等471家纺织服装品牌参展,其中台湾参展团也是展会亮点之一。
从单一产品展销到产学研深度对接,18年来,台湾元素与国际时尚交相辉映的海博会,渐渐成长为一个两岸乃至世界纺织服装业界的盛会。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近期中国服装摆脱出口困境,增势明显,石狮服装行业正凸显复苏向好态势。
作为“闽派服饰”策源地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石狮正主动融入“海丝”纺织服装经济带,依靠智造引领转型、变革商业模式、开拓国际市场,加速服装业回暖。
融入“一带一路”引世界同行关注
石狮是中国服装产业重镇,而海博会也是观察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一大窗口。展会期间,各种项目洽谈、投资推介活动轮番上演,招商引资项目精彩纷呈,吸引了世界同行的关注。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材料学院院长朱迪斯·莫特拉姆表示,“中国风”刮向世界各地,而中国服装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希望中国设计师能有更多创新和创意,让中国元素更多地闪耀在世界时装潮流中。
意大利设计师安东尼奥·马天尼认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地区,是购买当地有特色的产品,希望中国企业和设计师更专注于阐释中国服装的内部价值与意义,生产出更多的中国服装“奢侈品”。
“中国服装受世界各地消费者喜爱。”来自巴西的沃尔密已经从事中国服装外贸7年有余,他表示,中国制衣工艺日益完善,产品行销拉美各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更多的巴西同事将来中国做服装生意。
石狮市市长张贻山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石狮正积极主动融入“海丝”纺织服装经济带,而新政也为企业整合国际国内产业和市场资源提供了更大可能。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石狮是中国服装的发源地和集散地,一大批服装品牌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石狮纺织服装特点是产业链非常完整,是休闲服装名城,面料开发方面也走在前面,是中国时尚面料开发基地和策源地,面对市场新变化,企业在探索,政府也在推动,中国甚至全球同行都能看到成绩。
面对经济下行给服装行业带来的压力。张贻山表示,石狮正积极应对,从凝聚企业力量,到形成集群优势,再到打造区域竞争力,借助金顶设计师、原创设计师、中国十佳设计师以及设计师品牌,依托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海西电商园、石狮国际轻纺城、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等八大产业平台,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品牌革新发展。
据相关统计,2014年,依托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石,石狮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20位;荣获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25位、全省首位。
深度对接“台湾时尚” 同闯世界
“中国服装业仍面临一定困难,比如低层次服装产能过剩、缺乏品牌创意、商业模式亟待创新等问题。”陈大鹏说,我们要借助外脑,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
大陆企业对台湾的时尚设计和高科技产品充满期待,台湾业界青睐大陆市场,两岸企业正通过海博会这一平台深度对接,优势互补。
据了解,本届海博会期间,台湾方面组织了一大批服装和面料经销商赴会采购。同时主办方举办了台湾功能性纺织品推介会、台湾时尚品牌联合发布会等活动。
台湾展团是本届海博会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记者在展馆看到,从男女运动服装、婴幼儿童装、内衣,到面料、拉链、纤维、纺织机械设备……整个台湾馆人潮涌动。
据来自台北的科阳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得胜介绍,他们是第三次参加海博会,今年带来的强力抗紫外线面料获得很多客户亲睐,“台湾的染整工艺世界一流,大陆的制衣工艺也是世界一流,只要互通有无,就能同闯世界。”
“大陆力推的‘一带一路’新政将给两岸服装业带来新机遇。”台湾纺织业拓展会副董事长翁茂钟表示,两岸服装业者应加强合作,此次海博会是一个良好契机,两岸将共建产业对接平台,“海丝”经济区30多家大中型纺织企业和20多家台湾功能性面辅料企业将洽谈合作,共同在面料业、纺织机械业和国际市场渠道推广方面互惠共赢。
聚焦人才培养 打造“东方米兰”
“我们提倡‘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要建设‘人才、人口、人气’集聚的城市。”张贻山在17日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石狮要实现“东方米兰”的梦想,除了大力培育本土设计师外,还得不断培养新鲜血液。
据了解,对落户石狮的“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中国十佳服饰设计师”工作室,市政府将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奖励;对在企业一线的设计师、面料辅料采购师、时尚买手、质量分析师、时尚搭配师、面辅料检测等实用人才,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经申报认定,按其年收入6%奖励。
打造“东方米兰”,人才先行。张贻山表示,除了成立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外,石狮又推出 “创业工程”,青创城暨国际网批中心也在海博会期间亮相,为青年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配套设施和创业资金,帮助青年创业企业成长发展,打造创业工场,集聚“人气”。
“人才是服装产业的重要元素。”陈大鹏表示,中国服装业不仅要技术创新,更要人才驱动、文化驱动、品牌驱动,才能适应新一轮挑战。
“互联网+”引领传统制衣转型升级
智造引领转型、变革商业模式、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服装业回暖已成为与会服装业人士共识。特别是要借助互联网+概念和手机移动技术,为服装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互联网+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可以是消费者,也可是销售者,我们集团授权开了很多微店,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可以精准传输信息。” 福建大帝集团副总经理吴尔德说,集团还推广了智能“私人定制”高端服务,与世佳宝、杰尼亚、英国高士集团、德国骏马集团等国际大型面辅料供应商达成合作,为消费者提供300多种进口面料,打造中国服装“奢侈品”。
石狮市纺织协会会长田启明认为,中国服装业的核心优势是多年沉淀下来的产业链集群,未来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从传统制造业提升为智能化信息化的“智造”行业;第二,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本届展会中,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设备齐聚石狮,展示新品,同时,与传统纺织服装制造业结合的“智能穿戴设备”也惊艳亮相,科技升级正为服装的功能性“质变”提供可能。
为提升智能化水平,石狮市今年初出台《关于支持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若干意见》,计划三年安排3个亿支持服装产业,力争到2017年纺织鞋服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抱团拓展世界市场。
《意见》规定,对于建立智能化生产标准车间,购置智能化设备的鞋服企业,按照设备购置额30%补助,单家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企业标准直接提升为国际标准的予以50万元奖励,对国家标准制修订第一起草单位予以30万元奖励等。
“传统企业也要跟上趟。”陈大鹏认为,要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通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之间的障碍,优化升级价值链流程,这也是接下来探讨工业4.0的重要落脚点。
本届海博会还配套举办了2016春夏中国时尚休闲流行趋势发布、第四届“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设计作品大赛、“互联网+新常态·新机遇”海西电商大会、“跨界电商”和“微商”元年互联网主题活动等。
海博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泉州市政府、台湾纺拓会共同主办,石狮市政府具体承办。
张贻山表示,“一带一路”,承前启后;“海丝之路”,继往开来;“东方米兰”已扬帆起航。(郭圻)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