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2015-04-28 14:31 福建日报

  青烟袅袅,双手合十的母亲口中念念有词。正如同二十多年前开始的每一次远行,母亲总是摆起水果香案,祈求菩萨的保佑;从出发时间、车次、航班、抵达目的地后所居住的地址、工作的地点等,都一丝不苟地用红纸书写工整摆放于案头。这是多年来保留的习惯,纵然我来到大陆已有十多年了,每次的移动,母亲的心,总要透过一种仪式,把菩萨的保佑与我联通起来,这是她追求心安的一种方式。

  2004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第一次踏上初中历史和地理课本中所描述的大陆。那是一种极其矛盾和冲击的心情。台湾的历史课本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与我有着悠久渊源的大地和族群,但彼此又十分陌生。说实在的,我一开始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它。

  根据我家族的族谱记载,我的先祖是从漳州平和移民到台湾的,到我刚好历经整整八代,近三百年的光阴。其实,历经几代人或多少年月并不那么重要,重点在于,我回来是因为我需要回来。而我相信,我的先祖当初会移民台湾,应该有着他不得不去的原因。政治我不懂,但生活必须要继续。最初到大陆来,只能通过香港转机,短短的距离,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几百年前我的先祖跨越黑水沟到台湾去,除了天气和暗潮的凶险度不同外,差不多也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吧。而人为的鸿沟竟不亚于大自然所形成的,民谣中所谓“六死三留一回头”的黑水沟。

  依稀记得多年前,出差到大陆某地,一个红通通、稍显稚嫩的脸孔,在沙发凳前卖力地按着我脚底的穴位,用着生硬的言语试着与我搭起话题。在得知我来自台湾后,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台湾的一切,日月潭、阿里山、明星,都是她感兴趣的话题。只可惜,我无法用短短的60分钟,告诉她真正的台湾。同样的,那时的我对于大陆的认识,也粗浅得可怜。很快我就避开了这个令我不知所措的话题。我问她,怎么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工作,她很淡然地回答,因为听说沿海经济区的机会多,所以就过来了。而她,出发时仅仅带着300元,连工作都没有着落,住处都没有安排,就义无反顾地奔赴千里外的他乡。

  回想起母亲的祈愿,在小小的台湾,从中部南下到高雄,多年后再北上台北,对台湾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更别说后来我到台湾本岛以外的马祖服兵役,那肯定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了。纵使多年后逐渐习惯了我南来北往的生活状态,在听到我做出长期在大陆发展的决定后,还是让我的母亲沉默了许久。于是,水果香案摆起的那一刻,我彷佛又听到母亲口中响起的祈求。

  我讶异于那个小女孩的勇气,后来随着接触的人愈来愈多,才知道,对于远赴千里之外这件事,似乎真该习以为常。让我不习惯的是,两岸这个同源同种的民族,在分隔了几十年后,对于彼此的认知少得可怜。两岸真的大不同,而这个小姑娘,给我上了最震撼的第一课。(张顺益)

  张顺益,台湾人士,福建女婿。频繁往来于海峡两岸,游走于祖国各地,现定居福州,于厦门开拓事业。通过十一年的深耕,重新认识先祖的故乡——福建。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