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这里不只是一家商场,还能成为城市人的集体创作平台,在艺术与商业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在厦门大正电脑城,帅气的85后小伙子庄为杰侃侃而谈,眼里泛着兴奋的光芒。
身为“台商3.0”世代,庄为杰去年来到厦门后,接手家族企业大正电脑城的经营大任,在大陆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商场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庄为杰希望跳脱传统靠房租为生的商场运营,将商场变成可以展示复合美学的人文空间。
电商冲击下的转型
从学生时代开始,庄为杰就常到全球各地看展,他在欧美读书、旅行,还在美国、瑞士、印度等地工作过,是一位很文艺的年轻人。“那时候,纯粹只是喜欢艺术,没想过今后会有什么发展空间。”庄为杰说,接手家族事业经营大任后,为应对电商冲击,之前所学反倒给了自己二次创业的机会。
“电商对我们商场冲击太大了!”庄为杰告诉记者,他爷爷创建的厦门大正电脑城运营了13年,可这种传统商场正面临着互联网的猛烈冲击,尽管运用各种噱头吸引人气,但还是没有办法挽回颓势。为此,庄为杰决定将商场整体清理,重新定位出发,在30岁前来一次实实在在创业。
“我的优势就是接触过不同的文化,真切感受过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同生活美学,因此二次创业选择了擅长和了解的领域,这样才能做好。”庄为杰坦言,今后大正电脑城将转型为人文馆,但它并不是纯粹的艺术机构或艺术画廊,而是介于商业与艺术之间,既成为展示文创产品的平台,也让人们有生活美学的体验。
庄为杰认为,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老百姓开始讲求生活质量,尽管互联网热潮冲击着传统产业,但生活美学无法在网络上体验,这正是实体人文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蜕变后的美丽期待
走进大正电脑城,这里正在装修改造之中。“未来变身为大正人文馆后,我们将设置三个区块,一个是生活美学空间,一个是灵动展厅,另外还将开设自营的咖啡吧,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人文经营场所。”庄为杰介绍说,生活美学空间拥有10个店铺,它们将面向厦门独立品牌,征召商户入驻;灵动展厅有2间,将与艺术机构、拍卖行合作策展,并计划每周末推出室内手工市集,增强客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与生活美学空间相连的,正是庄为杰自营的咖啡吧,那里也会是入驻商铺的展示空间。“因为这里的服务生不仅会泡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还必须知道怎么进行艺术导览,帮助客户做专业介绍。”庄为杰说。
当然,要打造修习生活美学的平台,大正人文馆还必须学会如何传授生活美学。“目前,大正人文馆正采取‘租赁+合作’的模式吸引商家入驻,这样商户既可以租用独立的空间来经营商铺,还可以参与人文馆的互动体验来带动销售,实现复合经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庄为杰参与设计、亲自监督人文馆的装修,希望按照自己的风格来操作。
众筹下的艺术创业
拥有家族三代的积累,庄为杰的创业路相对平坦些。但对许多大学毕业生来说,资金来源是个不小的障碍。庄为杰希望,以大正人文馆为平台,帮助两岸年轻人走出一条创业之路。“我不会就当个房东,我会自己做给他们看,让人文馆成为一个孵化器。”
在厦门,像大正这样的创客空间正成兴起之势。比如,无垠酒店的喂空间、不愿去艺文空间及刚开幕的臺臺·时代生活美学馆等,都推动着植根于本地的年轻创作人成长。
“大正人文馆也可以成为这样的成长空间。”庄为杰设想,在人文馆内,年轻的创客们可以喝喝咖啡、随性创作,周围再租一个市集摊位出售自己的产品,时机成熟后来大正租一个店铺,然后离开这里,拥有自己的独立店面。
为了协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最近一个众筹创业计划正在庄为杰心中酝酿——为一群职业或非职业的绘画创客,打造一个自发自费的艺术市集或者群展。“如果有100个创客,每人出资1000元,就有10万元的启动资金让项目运作起来。”庄为杰表示,卖出作品后,部分利润可作为继续开办新展览的资金;同时,接受企业、个人的赞助或投入,并允许赞助企业设立VIP客户,个人投入则直接享有VIP福利,获得购买作品的优先权,从而让众筹的创业项目持续运作下去,携手实现彼此创新创业的梦想。(李向娟 方文杰 颜素贞)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