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民品尝两岸特色美食。郑伟明 摄
祭先祖、逛庙会,话创业、谋发展……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海峡论坛上,厦门海沧展现出了“活力之美”,成了一颗闪亮的明星。
在论坛20多项活动中,与海沧有关的达14项,占总活动数的“半壁江山”,由海沧区主办、承办的多个“明星”项目,更是成为论坛的亮点。其中,两岸特色庙会自12日开市后,就成了“最超人气”和“最接地气”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庙会首日迎客近10万人次,五天迎客近70万人次。在特色庙会的带动下,海沧的旅游人气爆棚,嵩屿码头、厦门儿童公园、慈济东宫、天竺山等景区游客激增,论坛期间共有百万市民、游客涌入海沧。
除了人气超爆外,两岸近50家媒体聚焦海沧。截至18日,中央、省市及台港媒体共刊发海峡论坛海沧原创报道120余篇,尤其是《台湾导报》、《中华时报》、《香港商报》等台港媒体的报道量大大突破往年,仅《台湾导报》就刊发海沧原创报道11篇;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刊发、转载相关报道、通讯稿近2万篇,新浪等微博关于海沧话题讨论2000余条……台湾导报记者蔡淑涓说,“通过台媒的广泛报道,很多台湾年轻人都感慨大陆发展充满活力”。
两岸同名(同宗)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两岸特色庙会、海峡青年论坛、两岸残障人士嘉年华、两岸公益论坛……扎堆上场的多个“明星”项目,草根性、泥土味十足,更加贴近两岸青年的关注和需求,让广大台胞尤其是青年台胞“有感”。无处不在的“青春范儿”与“泥土味儿”,都在讲述着海沧区一番别样的“两岸一家亲”情怀。
祭拜先祖 为两岸青年共培情感认同
13日,两岸300多名乡亲,携手在海沧青礁院前社启动了海峡论坛“同名(同宗)村·心连心”联谊活动。这一刻,“两岸一家亲 共建新家园”的愿景与同宗一脉的乡愁深深地交融在了一起。
在红砖古厝“大夫第”前,第一次到大陆的台北青年颜子能跟20多名两岸颜氏宗亲执香共祭“开台王”颜思齐。“踏上祖先生活过的这一片土地时,我突然对‘两岸一家亲’有了更深的体悟!”颜子能深情地说,年轻一辈的宗亲到大陆寻根问祖、参与共建,很有意义。
此次同名(同宗)村活动,160余名台湾宗亲中三分之一为青年,大大改变了以往宗亲交流活动中参与者年龄偏大的现象,为后续开展更多的合作奠定基础。
活动还着重突出基层性、民间性、草根性,不仅有文化的交流,也有经济活动的对接,让同名(同宗)村乡亲通过经济纽带得到实惠。在台湾宗亲牵线搭桥下,院前社城市菜地引入台湾农作物种子,在开心果园种下从台湾引进的30棵葡萄,两岸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院前社建设。两岸颜氏宗亲还将携手打造同根文化品牌,推动两岸颜思齐文化的互动交流。首次“回家”祭祖的台中大甲镇澜宫董事长颜清标说,感觉家乡很美,希望今后能促进两岸颜氏宗亲交流往来。
搭构平台 助两岸青年同圆创业大梦
16日,全国自贸试验区首创的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简称“两岸青创基地”),在位于海沧的厦门服务外包产业园揭牌,将为两岸有梦想、有活力的青年创业者们提供一个创业乐园。基地将依托厦门服务外包产业园、厦门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中心、大曦山休闲旅游公园和青礁村院前社等成熟载体,构建“一基地四平台”发展模式,将四大载体建设成“孵化平台、创意平台、体验平台、社区平台”等四大发展平台。目前,已有近40家企业提交注册资料,其中有22家台湾企业已办理注册手续,并有5家企业办理入驻。
“年轻人看了后,都会想在这里创业!”13日,参观完两岸青创基地后,陈建骐激动地说。当天,出席两岸青年论坛的陈建骐等近百名台湾嘉宾走进海沧,参访两岸青创基地后,参与了自贸试验区商贸对接活动。这是本届两岸青年论坛岛外首站,也是唯一的岛外商贸配套活动,更是厦门两岸青创基地迎来的最大规模台湾创业青年考察团。
活力海沧这片创业热土,激发了两岸青年嘉宾无限的遐想与憧憬。据初步统计,海峡论坛期间,共有包括烘焙与咖啡协会选手们等来自台湾的10余个团队参观两岸青创基地。13日,亚太家族企业俱乐部黄梦莹会长考察了海沧马銮湾、东孚党校等地后,更是初步意向在东孚党校开展亚太家族企业培训班活动及在马銮湾建设国际学校。
两岸一家亲,未来在青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一直致力于打造台胞创业乐园的活力海沧,有意识地将目标投向两岸青年。
为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年创业,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领域,海沧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便利化和资金扶持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台湾个体工商户无需境外投资备案就可进驻,某些限于外商合资、合作的领域允许台商独资。6月8日,台胞柳智腾就以自然人身份,注册成为基地首个无需境外投资备案的台湾个体户。
海沧还特别出台了《海沧区引进台湾人才暂行办法》,覆盖从高端到中端、从产业到社会事业不同领域台湾人才。同时,在住房补贴、个税奖励等8个方面提供多种扶持,吸引台湾人才尤其是青年才俊来海沧就业或创业。青创基地还设立青年创业基金,自贸试验片区内创业青年可申请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以及最高200万元的科技贷款贴息项目支持。
6月12日下午,在“台湾青年创业人才座谈会”上,海沧区的台湾人才创业平台和台湾人才相关政策,引起了台湾创业青年高度的关注。
创新形式 让两岸青年共享发展良机
走进在海沧市民文化广场举办的两岸特色庙会现场,38岁的摊主林欣鸿热情洋溢地推销着自家的拿手绝活台湾北部粽。
去年特色庙会,他考察后感觉大陆市场很大,今年就来参展,下一步打算到大陆开个粽子铺。他觉得特色庙会的形式特别好,“通过饮食交流,放松沟通,两岸年轻人找到了经贸合作的商机”。
作为海峡论坛的“重头戏”,今年的特色庙在前期招商中广泛征求两岸青年的意见建议,致力于打造符合两岸青年“创业胃口”的特色庙会,不仅扩大基层交流的范围,210个摊位中来自台湾的摊位多达160个,摆摊的台湾客商从去年的5个城市扩展到15个,还更有“青春范儿”。
海沧还特地将庙会原有的伴手礼摊位,创新性地提升为“两岸文创大超市”,面向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大力招商,力图借两岸庙会打造两岸青年创业交流新平台。
事实上,近年来,海沧一直不断地创新两岸交流的形式。去年在海沧举办的2014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就是以普通百姓尤其是青年人喜欢的乐活理念,加强两岸同胞的交流合作,开幕式及“乐艺、乐动、乐赏、乐善”4大板块共22场分项活动,吸引了全球3亿人的目光。
今年第四季度,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又要登场了。跟去年一样,主办方继续向两岸同胞尤其是两岸青年公开征集“金点子”,以让更多两岸同胞(尤其是两岸青年)喜欢活动、参与活动、享受活动。两岸汉字节、探寻海沧历史古迹体验活动、两岸少儿OP帆船比赛、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无论是文艺类、运动类,还是体验类、公益类,您都可以在6月30日前大胆提出来了,相关建议可发送邮箱hailgroup@hailv.cn。(阿贵 旋旋 佳怡 东帆)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