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两岸四地 拓展国际市场

2016-11-09 09:44 厦门网

  2016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暨厦门国际会展周在佰翔软件园酒店举行。

  

会展项目对接洽谈会。

  

邱国跃在论坛上演讲。 

  本报讯 联手两岸四地 拓展国际市场。7日,2016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暨厦门国际会展周在佰翔软件园酒店如期举行。两岸四地的会展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如何搭建两岸四地会展发展合作平台,携手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深入探讨,共谋商机。国际会展周为期四天,即7日-10日。

  增进交流,促进合作

  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后,今年内容更丰富,并首次升格为国际会展周。此次系列活动由厦门市会议展览事务局、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台湾展览暨会议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等承办。这是大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由两岸四地会展业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交流合作活动。

  作为今年国际会展周的“重头戏”,论坛以厦门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为依托,紧扣国家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的战略,从厦门会展业国际化、高端化升级发展出发,共同探讨两岸四地会展管理体系的比较和会展合作机制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洪耀发说,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会展业,极力推进会展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旅游会展融合发展的千亿产业链,并提出将会展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平台和工具,使会展业成为连接产业与市场的重要纽带,形成大会展、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融合发展的格局。此会展周能搭建一个凝聚共识,增进交流,促进合作的平台,共同提升两岸四地会展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促进会展资源更好的流动。

  以厦门为基地,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在致辞中说,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触摸世界的窗口,其创新发展和合力布局,对于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大陆会展业蓬勃而起,目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世界前列。继杭州G20峰会后,明年厦门还将举行金砖峰会,大陆会展业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为港澳台的会展业和大陆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广阔的市场。厦门的会展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展会规模大、行业专,且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

  国际会展周开创两岸四地会展界合作的新局面,有利于建立起一个以厦门为基地,联手两岸四地会展业界,拓展国际会展市场的平台;是厦门打造国际化平台,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厦门会展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的重要渠道。会展周内容丰富,除了高峰论坛外,还包括研讨座谈、项目对接洽谈、专题培训、会展设施考察、会奖项目体验等,同期还举办2016亚洲会展协会联盟(AFECA)年会、2016亚洲青年会展竞赛、2016中国(厦门)商务会奖旅游系列活动,来自两岸四地主办单位代表、AFECA年会嘉宾、会展企业代表、会展供应商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

  对接洽谈取得实效,扩展会展项目资源

  7日下午,主办方举行了厦门市会展业发展座谈研讨会和会展项目对接洽谈会。组委会共组织了近百家大陆买家参会,其中包括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衡器协会等34个行业协会,还有中国针灸学会、中国解剖学会等14家学术类学会。值得一提的是,对接会还首次设立港澳台洽谈专区,有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澳门广告商会、台湾展昭、台湾贸易中心等10多家业者设立洽谈台。

  对接会吸引了240多家厦门的会议承办公司、酒店、旅行社等参加,洽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厦门会展集团与中国汽车联合会有意合作办展,力争2018年展带会3万平方米;中国酒类协会表示,2017年4月在福建省活动将落户厦门,同时组织金门旅游;中国动漫游戏爱好者联盟、中国安防服务联盟与我市多家酒店达成初步会议室、住宿协议。

  昨日,主办方还组织厦门会展设施和城市环境考察体验活动,着力展示推介厦门会展政策和环境、优良的会展设施、会展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厦门会展项目资源、建立自有会展营销平台、建立和打通厦门会展与国际合作通道,也为今后两岸四地会展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2016亚洲会展协会联盟年会也将举行,值得一提的是,亚洲会展协会联盟颁奖典礼活动上,将选出本年度亚洲会展项目的翘楚。

  此外,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主办的2016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也将于今日举行,来自全国100个高校团队以厦门会奖目的地为主题,进行激烈的角逐;更有15个团队,将在2016亚洲青年会展竞赛中一决高下。

  【人物专访】

  厦门市会议展览事务局

  副局长邱国跃:

  搭乘“金砖”列车

  推动会展业发展

  发展会展业,厦门具有环境优美、经济发达、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政策优越等优势,目前已经形成海峡论坛、国际投资论坛、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国际海洋周等国际知名会议,取得了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议目的地城市等荣誉。明年九月,金砖峰会将在厦门举行,厦门市会议展览事务局副局长邱国跃在专访中说,厦门将搭乘“金砖”列车,推动厦门会展业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

  金砖峰会驱动将给厦门会展业带来新的机遇,提升国际知名度,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交通改善将为城市带来更加优美的环境;推动构筑更加完善的国际交通网络,增加对亚太地区和欧美城市直航,形成国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新的会展场馆和高端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性酒店,提高承接大型、高端国际性展览和会议的能力;积累举办大型、顶级国际会议的能力和经验,提升会展活动的国际化水平。

  邱国跃说,当前,世界展会正逐步向金砖新兴经济体转移,尤其是中国会展业正蓬勃兴起,并逐步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会展业的产业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这将给厦门会展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接下来,厦门将进一步融入国际会展大家庭,加大与国际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全球营销推广,联合专业机构全力开展全球营销,在未来3-5年内持续性和系统性对厦门会展业进行专业化营销推广;加大国内外会展资源嫁接,有针对争取招揽引进更多优质国际会议和展览项目、境内外专业会展机构。同时,注重培育国际化会展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推动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发展会展业的关键。邱国跃表示,我市将培育会展业全球营销的国际化团队和人才,积极引进高端会展策划创意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推动两岸四地相互学习借鉴,对接全球优质会展平台和资源。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晓平

  本版图/本报记者 姚凡

  【同步新闻】

  会展合作的厦门共识

  此次论坛上,主办方就今后论坛的举办和两岸四地会展合作达成以下5点共识:

  一、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是由香港、澳门、台湾和厦门会展主管部门和行业机构共同主办、长期举办的常态性交流平台,各主办单位同意共同培育和积极参与;论坛得到各协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各协办、承办单位的长期参与和深度合作。

  二、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目标是共同拓展国际市场,各方同意以两岸四地合作为基础,引进更多机构和资源,拓展论坛的广度、深度和发展空间,并推动论坛的市场化筹办。

  三、各主办单位作为四地会展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机构,同意建立固定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会展项目转移流动优先推荐机制,以促进四地会展业的共同发展。各方同意将厦门市会议展览事务局指导、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主办的《海峡会展》作为固定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各主办单位同意相互支持国际化营销、国际会议申办、高层次人才培训和推荐等具体事宜,并争取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五、各主办单位同意以两岸四地(厦门)会展合作高峰论坛、香港中小企业博览会、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海峡两岸会展对谈活动作为现阶段相互支持和深度参与的固定项目,并争取将合作拓展到其他的项目和领域。

  【精彩观点】

  亚洲会展协会联盟主席叶明水:

  注重科技化,让展览功能更完善

  亚洲各地会展业发展各有特色,此次国际会展周就是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平台。目前,亚洲会展联盟有来自两岸的20多个成员城市,会展是跨境性活动,分享、支持、合作和学习是联盟的四大愿景。近五年来,亚洲主要会展地区排名中,日本和中国大陆是重要的会展场地。

  当前,亚洲会展业发展呈现两个趋势,首先是科技化,线上线下整合,让展览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尤其移动支付给展览带来极大便利,直接利用线上支付来做更好的服务。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亚洲会展方面,80%是B2B展览。人才匮乏,是目前亚洲各国展览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两岸会展业的发展,应加大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力度。

  其次,展会结合,扩大展览效益。办会议的同时可以有展览,办展览的时候也可以办会议,例如在台北举行的自行车展,是亚洲这一领域规模最大的展会,同时举办国际性会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最后,建立互联网生态伙伴,注重创新发展,这是会展未来转型的重点。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周启良:

  把握行业趋势,挖掘会展新天地

  当前环球经济阴霾未散,经济增长缓慢,会展业要在众多危机中觅得发展机遇,应准确把握好行业趋势。亚洲会展业发展呈现几个趋势,首先,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市场商机可期。随着经济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因此香港贸发局致力于推动会展业,从采购展览到市场推广平台发展,推出各类世界顶级品牌展览。有些展览不仅在馆内举行,还可在多个商圈同时进行,一场时尚盛事足以吸引全城参与。

  其次,科技新方向,越来越多的展览要注重加入科技手段。设施人气主题专区,聚焦最新科技,将智能元素植入玩具互动、礼品展示等;吸引业内翘楚,揭示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为科技初创企业参展降低门槛,通过多元化服务,帮助其茁壮成长,培养潜在客户。

  第三,信息科技主导未来,打造全方位平台,整合全管道资源;线上线下互连互通,营销全年无休的展会。经济下行期,小批量采购将成为采购大趋势,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发掘潜在商机。第四,通过贴心服务,建立长久关系。香港各类展会服务很贴心,通过做商贸配对机会,提升回报率;展览期间举行各式精彩活动,让客户轻松谈生意、交朋友。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刘关华:

  从源头减废,打造绿色会展城市

  澳门正致力于发展绿色展会,推行会展活动从源头上减废减排。环保业和会展业环环相扣,澳门酒店发展很快,2007年开始,澳门政府就开始推动跨界合作,推出酒店环保奖,将会展设施与环保相结合。

  特区政府在筹办会展活动也积极推行环保工作,包括减少使用地毯、会议用纸,跟慈善机构合作等,注重回收利用等。在一些公开招标的项目中,我们会加入相关环保指标的要求,除了可以俭省成本和提升环保意识外,也为政府制订未来环保法律法规做准备。

  每年一度的澳门国际环保合作论坛,正是泛珠区域联手打造最重要的环保合作的平台。国际性展会作为提升澳门形象的一个窗口,我们鼓励参展商的设计公司减少使用一次性的材料,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材料,已成功减少垃圾75%,一些特装展会可以回收的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过去已有超过500家的参展商和成建商参与其中,为此我们被国际展览业协会评选为2013年度全球93个“优秀环保举措范例”之一。不仅特区政府举办的展会,包括我们的MIF和MIAEECF也率先落实绿色会展概念,已经引发了联动效应,引导其他民办的展会来落实绿色办展的理念。

  环保展台和绿色电费回赠计划已经在澳门成功实施,并且得到国际会展业的认同,我们也将这一经验跟两岸四地会展同仁,相互借鉴和提升,共同打造绿色会展的城市。

  台湾展览暨会议商业同业公会理事涂建国:

  促进两岸会展合作,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会展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两岸这方面的交流合作很多,从2014到2016年,光是从大陆组团去参加台湾展会的就有48个,展览的民间代理和互相的代理的数据更惊人。同时,两岸相互办展也开始有了实力,例如厦门佛事展已开始与台湾同行探讨联合举办,争取将这个展会办到台湾去。两岸之间也开始举行会展人才培训,据统计,在台湾跟大陆建立交换生的就有8个学校,包括会展专业学习。

  台湾现在主要会展的场所分布在北、中、南。北部的发展主要是以科技、资讯和金融为主,中部是发展机械工具、制造等,南部则主要是以海洋休闲农林产业为主。高雄和厦门非常相似,是一个港湾城市。2014年高雄市特别新建了一个国际展览中心,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经济动能,同时结合了很多的休闲旅游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包括建立软体科技园区。这两年,每年都有很多的旅游会奖团体到台湾来。

  为促进两岸会展业合作,建议双方政府都应该把会展政策纳入重要的发展策略;利用会展来推动城市转型和城市国际化;投资软硬设施建设,升级地方区域产业;带动观光文化、商务交流和商业投资;吸引国际专业人才。

  中国城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联盟副主席、泛珠会展联盟执行主席李霞辉:

  加强城市会展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当前要认清时代特征,树立分享新理念,加快实现4个转变:从传统会展向现代会展转变、从单打独拼向合作共赢转变、从成就自己到成就合作者转变、从行业小平台向全球大平台转变。会展业面临五大发展趋势:展会主体更加集约化、品牌更加国际化、项目更加多元化、服务更加智能化、展会更加环保化。其中,服务方面,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AR技术、VR技术、人脸识别、大数据等将在会展中广泛应用。

  要积极搭建城市会展合作新平台,融入合作平台,共享发展机遇;结合城市特点,选择发展方向;借力互联网技术,加快会展业转型升级。两岸四地应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发展新动力,携手共建会展航母,共建国际化会展品牌、人才服务团队和绿色展都。其中在建设国际化会展品牌中,可通过企业强强联手办展、跨城互动办展、异地巡回展览等。

  在推动绿色展会进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绿色会展新理念,制定绿色展都的标准,倡导使用绿色新材料新技术,推广绿色办展新经验,开展绿色会展监评。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