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澎湖县村里长参访团到福建泉州参访。(图片来源:泉州市台办)
中国台湾网12月6日泉州讯 11月29日-12月3日,台湾澎湖县马公市、湖西乡、白沙乡共3个市(乡)12个村里组团一行18人莅泉参访。此次活动由两地基层组织发起,秉持“一家亲,心连心”的理念,弘扬祖地文化和历史传承,展现泉州发展成果,加强两地民间交流合作,着眼为两地基层民众谋福祉。
参访团在泉州五天四夜,行程900多公里,从沿海到山区,从城镇到乡村,足迹遍布惠安、洛江、永春、德化、安溪等5个县区、9个乡(镇、街道)和9个村,深入了解泉州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社区建设情况;参观了崇武古城、洛阳桥、蔡襄祠、清水岩、八仙山和余光中文化馆等文化景点。
文化是链接两地民众的纽带,泉州作为澎湖乡亲的祖地,两地相通的血脉文化痕迹无处不在。29日,与参访团座谈交流中,泉州市台办林荣清副调研员向参访团成员全面介绍了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泉州与澎湖一衣带水,关系源远流长。宋赵汝适撰《诸蕃志》载:“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澎湖县志》记载:澎湖居民多由泉州府的安溪、惠安等地迁入。据1926年台湾人口调查的数据,澎湖县有泉州籍人口5.8万多人,占当时澎湖县总人口的86%。泉澎两地至今仍然保留元宵“乞龟”、同过平安桥等相同习俗,两地“天后宫”已经连续10年共同组织元宵“乞龟”活动。澎湖著名的“双心石沪”也源于惠安县崇武渔民“石获”捕鱼技艺。在参观行程中,参议团成员进一步洞悉两地相同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参访团在永春县寻得澎湖庄氏祖籍地,并将组织来泉寻根谒祖。马公市铁线里、西文里两座“祖师庙”与安溪县清水岩达成泉澎清水祖师宫庙互访交流的意向。
参访团体验了泉州发展和百姓的生活状态。有一名村长自70年代以来,在泉澎两地从事商业经营,见证了大陆改革开放全过程,感叹大陆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在参观惠安石雕、木雕和永春老醋等企业时,团组成员对传统制造技艺赞不绝口,更惊讶传统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部分村里长就村民自治、社区建设与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展开讨论交流,深入了解大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情况,并对泉州社区建设提出建议。在参观考察泉州景点时,参访团对泉澎两地开展海上旅游平台、民宿等项目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此次澎湖县村里长参访团来访,加强了泉澎两地基层村里的互动,加深了澎湖基层民众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了解,增强了对祖籍地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了泉澎两地的交流合作,充分凸显了 “泉澎一家亲”。(中国台湾网、泉州市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