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大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投身这片热土。在近日于福州举行的两岸青年共话就业创业交流会上,在闽创业、就业、实习的台湾青年代表与两岸百余名大学生分享心得体会,记者记录了其中四人的小故事。
“福建人”陈柏睿
来自台湾苗栗县的陈柏睿在大陆已生活了15年。在这里,他是知识、爱情、事业多丰收。
2002年,在父母鼓励下,陈柏睿报考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顺利被录取。在北大,他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北大医学博士、漳州女孩陈金燕。
2009年,福建在大陆率先开放事业单位招收台湾学生。次年,陈金燕回到福建工作,陈柏睿也来到福建,在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当上了临床医生。
“从办理结婚证到申请住房公积金、子女入学等,都有相关优惠政策,福建让我感觉很温暖。”陈柏睿说。
2016年,陈柏睿在职兼读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年轻医生经常会遇到职业‘隐形天花板’。在大陆有许多进修机会,这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来说十分宝贵。”陈柏睿说。
现在,陈柏睿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福州,一家人团圆,生活和美。他常对一双儿女说:“你们是台湾人,也是福建人,总之呢,你们就是中国人。”
在交流会上,台湾慈济科技大学护理系学生萧世恩表示,此次虽是他首次来大陆,但已让他萌生了到大陆实习、工作的想法。陈柏睿鼓励他:“护理专业人才在大陆很抢手,希望你到大陆做交换生或实习,多交朋友、开放心态、融入集体。”
创业达人吴宥漆
“大陆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走在世界前列,也是最适合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领域。”高速物流两岸青年创业园运营总监吴宥漆表示。
位于福州闽侯大学城的高速物流两岸青年创业园,是福州市第二批授牌的6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之一。
今年31岁的吴宥漆是台湾花莲人,在澳洲完成大学学业,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在台湾,他曾开过两间餐厅,创立“花东青年创业平台”,担任花莲青创协会负责人。
“政策的吸引,加上自身积累的创业经验,2015年,我来到福州,与堂兄共同创建高速物流两岸青年创业园,为两岸青年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吴宥漆介绍。
目前,高速物流两岸青年创业园已入驻35家台企,带动126名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实习,与大学城13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举办了近40场创业分享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
“有意向来大陆就业创业的同学,我建议先来大陆实习,了解大陆的人文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吴宥漆说,“对于大学生来说,一定要多看看,从实习到就业,再到创业,这样的发展规划更靠谱。”
小社工郑惠心和郭怡馨
“台湾的社工市场已经基本趋于饱和。大陆的就业环境好、机会多,通过实习提升自身积累,才有实力参与未来的就业竞争。”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学生郑惠心说。
7月4日,郑惠心与8名台湾大学生一起来到福州,在马尾区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4个社工机构实习。
这是郑惠心第一次来大陆。福建与台湾相近的气候、习俗、饮食、语言等,让她倍感亲切。
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是郑惠心为期两个月实习的地方。前不久,她与另两名实习生——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学生周曾玺、台湾实践大学学生郭怡馨,从活动策划到执行,一手包办了陪同马尾区留守儿童玩益智类桌游、进行盲人体验等活动。“他们工作很细心,对待小朋友很有耐心,也很有爱心。”中心工作人员杨艳艳表扬他们。
“社工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帮助需要的人连接资源。”郭怡馨说,“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增进了对大陆的了解、提升了专业技能,也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帮助人的成就感。”
通讯员 林宇熙 本报记者 朱力南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