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让台农走在春天里

2020-06-19 15:19 中国新闻网

   近日,2019年大陆国家级台创园建设评价结果揭晓,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在参评的台创园中首次获得综合得分第一名——

   让台农走在春天里

  近年来,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力推进闽台兰花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寻求产业动能新突破,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合作平台,不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台农融资不再难

  “没有那笔贷款,这片温室大棚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盖起来哟。”来到张唐维的“蝴蝶兰王国”,他正与几名台农热络地讨论新建的大棚。

  张唐维在漳浦这片沃土放飞“蝴蝶梦”已有20载。2018年,他在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起5000平方米的蝴蝶兰温室大棚,专业从事蝴蝶兰组培、种植、科研、销售。

  这几年,蝴蝶兰作为独具观赏性的年货,走进大众的视线,销量连年上涨。但由于刚刚投下5000平方米的温室成本,张唐维不敢设想继续扩产。

  “这5000平方米的温室,还是我用50年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来的。”他的难题,也是多数台农的难题。在得知台农的融资难题后,漳州市县两级农业部门以漳浦县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为契机,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

  很快,漳浦出台涵盖土地租金、不同类型农业设施建造成本的评估指导价,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简化抵押登记流程。同时,建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为顺利开展台企台农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打下基础。

  2019年10月22日,“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筑梦‘第一家园’我们在行动”发布活动在漳浦举行。全省首笔台农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地上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花落漳州大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唐维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台农,将5000平方米温室的经营权以及温室内的变压器、空调、电阀等地上农业设施,按每平方米约600元的造价作为贷款抵押,成功借贷300万元。

  “每年只需偿还利息,无需偿还本金后再续贷,极大减轻了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和生产成本。”他将把这笔资金投入新的农业设施,盖起2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充实他的“蝴蝶兰王国”。

  “三年后,这7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能够作为‘地上农业设施抵押’,获取更多的贷款。”他说,通常投资蝴蝶兰产业需要5至7年回本,这项融资新机制为企业争取了更多时间和空间。

  目前,漳浦共有5家台企台农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方式获得贷款约1400万元。

  “建立起行业金融基金或引入投资战略合作伙伴才是有效可行的长效机制。”漳浦台创园管委会主任林建国说,下一步,将协调银行对有市场、有订单、信誉记录良好、有发展前景的台农企业给予合理确定授信品种、知识产权抵押和适当延长贷款还款期限及增加信贷投放。

   台青孵化平台广

  “孩子们还没回来,不过他们试验田里的果子已经熟了。这树葡萄我们已经收了几轮,快尝一尝。”台农林守宏带着记者在园区游览,火龙果、凤梨、香水莲花把园区装点得郁郁葱葱。

  2018年,林守宏经营的九品莲花生态园多了两个身份——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两岸青年创业辅导中心。基地由漳浦台创园旧办公楼改造,利用原有的设施农业条件, 为青年台农提供5至10亩的土地,进行种苗培育和产品研发。

  近段时间,他设想打造一个原产地直供平台,整合当地台农的产品资源,做台农产品的原产地经销商,由台青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或线下供销点,让大陆消费者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台湾农产品。

  “以后,台青依然可以在实验田种植,同时,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辅导中心作为电商众创空间,设置线上客服办公地、农产品展销馆,由台青选择做线上线下服务人员,开拓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林守宏认为,让台青台农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不仅保护台农台青的原产地品牌供应,有底气向消费者保证质量和售后,而且更能抱团发展,直面市场竞争。

  台青创业实验田是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给予台青的基本保障,园区利用农村合作社这一载体,给台青创新创业提供用地保障。园区还建设台青创业服务大厅,构建起资源、资金、技术多维一体的全方位创业支持体系。同时,增强台湾青年对大陆就业创业政策的了解,扩大漳台青年创业工作交流,加强两岸人才融合发展,增进认同感。

  随着交流日久,双方融合度不断提升。“阿里山来的玉女小番茄,尝一颗,保证你根本停不下来!”不久前,漳浦开展的百场直播带货活动中,台青的成果也纷纷登台亮相——天福集团的好茶美食、钜宝生物的蝴蝶兰盆栽、蜜原农场的高优水果和冰棒……

  蜜原农场负责人詹畯泽说,通过直播,小番茄走进了广大消费者的视野,“期待有更多这样的活动,为台湾高优农产品广开销路”。

  提升服务促发展

  “纷至沓来”,张唐维用四个字形容台创园2020年的开端。

  得知闽台兰花产业园加快建设的消息,张唐维的欣喜溢于言表。“可以看见,未来这里的蝴蝶兰产业一定会产生群聚效应,老客户会吸引更多新客户。同时,集体采购也能使台农降低各项成本,抱团拓市场。”

  “争取中国蝴蝶兰品种繁育及测试中心、小盆栽绿植等项目早日落户园区。”林建国说,今年,做优特色产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闽台兰花产业园建设,把该产业园建成集育种研发、生产销售、金融服务、物流配套、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兰花综合性园区,每年结合花博会举办一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兰展。

  除建设“兰花乐园”,一旁的农机产业园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用地187亩,总投资5亿元,引进台企科盛、长禾、宜益、陆雄、精钻、振旺、大政等7个农机生产项目,主要生产果蔬筛选机、花生收获机、中耕机、喷雾机、割草机、搬运车等农业机械,项目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最困难的时期,台创园为我们送来了防疫物资,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我们才能有序开工。”回忆起2月初的场景,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瑞宝对此充满感激。

  “服务台胞,不能有懒干部,要让对台农业合作走在春天里。”林建国说,为此,漳浦台创园管委会通过加大奖优罚劣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敢于担当、激情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园区企业迎来复工热潮阶段,台创园党委、管委会未雨绸缪,组建了4支“党员突击队”,全力做好复工企业的防疫工作。把企业按属地分成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党政主要领导挂钩,班子党员领导包片负责,党员干部包企业负责,非公企业党组织包人负责,把防疫责任和复工复产责任压实到园区每一个党员领导、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个非公党组织和党员身上。(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洪锦城 李顺杰)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