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5周年纪念日。虽然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很快出台规定取消光复节假期,但是岛内各界依然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并大声疾呼“历史不能被遗忘”!
25日,台湾社会各界在台北集会、游行,反对“台独”势力不断挑衅滋事,呼吁大众不要忘记历史,共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与《海峡评论》杂志社等团体在台北举办台湾光复75周年庆祝大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萧开平表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表示,尽管台湾曾被日本占据,但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这是没有疑问的。民进党当局不断挑衅大陆,鼓吹“亲美抗中”能给台湾带来安定繁荣,这样做是在制造战争风险,危害台湾人民。
中国国民党当天举办台湾光复75周年纪念音乐会。国民党表示,历史事实不该遗忘,也不应刻意淡忘,更不应任意切割,呼吁大家不要忘了台湾光复节。
中国国民党主席江启臣在有关研讨会上表示,台湾光复让台湾人在法律上不再是“次等公民”、让台湾与中华文化能重新联结。
台中雾峰林家的后人林光辉对台湾光复的重要日子怀有特殊感情。他表示,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只是二等公民,日本人的种种作为就是压榨台湾、欺压台湾人。1945年终于迎来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雾峰林家和台湾百姓家家张灯结彩,以各种形式庆祝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不断推行“去中国化”,妄图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结,淡化日据时期日本对台湾各方面的压迫,甚至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完全是一副“被殖民还感到高兴”的丑态。
对此,台湾大学名誉教授黄光国揭露,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残酷杀害平民,被民进党当局吹捧的日本殖民统治者后藤新平杀害泰鲁阁部落族人是非常残忍的。黄光国指出,民进党当局对这段历史不仅要社会遗忘,而且还涂脂抹粉,让民众完全看不到历史真相。
台湾时事评论员黎建南表示,历史是族群的集体记忆,事实不容歪曲,真相不容抹杀。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在迎接真相到来的同时,也将耻辱加身。
在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下,光复节在台湾已不复存在,各种篡改历史、剥夺人民记忆的言行大行其道。同时,需要警惕的是,民进党当局近日成立所谓的“修宪委员会”,截至上周已酝酿约20个“修宪案”。主要围绕三方面议题:投票权下调到18岁,废除所谓“考试院、监察院”,降低“修宪”门槛。
澳门《新华澳报》刊文指出,这些议题虽然明面上与“统独”无关,但实质上,这些议题通过后,将会为将来实施“台独修宪”打下基础,并测试“水温”。因为“台独”势力明白,直接“制宪”难度太大,而且极为敏感,可能会引发台海战端,因此妄图通过所谓“修宪”的方式,达到“台独”这一险恶目的。文章指出,进行此次所谓“修宪”,台湾年轻世代再次成为绿营消费的对象。“台独”势力企图利用年轻人对现状不满和对未来迷茫的情绪,挑动台湾青年对大陆的敌意。“但透过历史风云,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命运从来都与祖国大陆紧密相连,‘修宪谋独’只会给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
两岸关系的僵局对岛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距离“双11”已不到一个月,正当大陆的电商、消费者都在摩拳擦掌时,淘宝台湾却关闭了平台下单、商家进驻及商品上架功能,为今年底退出岛内市场做最后准备。对此,岛内舆论认为,淘宝在台湾的业务,不仅方便了岛内民众,更给当地的中小电商提供了进货渠道和良性竞争机会,淘宝台湾的退出是一种遗憾,也伤害了台湾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针对民进党当局不断打压陆资企业的行径,香港中评社发表评论指出,岛内愈演愈烈的这种畸形商业文化,以诉诸“统独”意识形态取代正常市场竞争,只会压缩台湾的发展空间,断送台湾的发展机遇,让岛内商家承受“倒店潮”,给民众捣乱添堵。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难题还未解决,民进党当局又在经济上企图与大陆“脱钩”,这让本已低迷的岛内经济雪上加霜。上周五,台当局立法机构通过相关产业纾困特别预算追加预算案,总金额为2099.47亿元(新台币,下同),决定全数举债支应。
针对这项纾困计划,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指出,目前台湾当局债务已超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如今除了一再追加补贴资金救济外,毫无具体应对办法,而举债规模已累增到超乎想象的地步,这根本是“债留子孙”。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