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平潭大厝基村肥沃的土地和淳朴热情的民风留住了来自台湾台中的农学硕士廖正渊。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廖正渊一头扎进这片土地,决心推广台湾农业技术与新品种,在平潭闯出一片天地。
来自台湾彰化的廖于德,祖籍漳州诏安。出生于1984年的他,身上有着多重标签:老板的外甥、“台二代”、渔具行业的深耕者。
盛夏的福州,午后常常会与大雨不期而遇,记者与来自台湾高雄的青年陈骏凯相约在他经营的三合台式料理店。
杨智谦的一年,是从“烟火气”开始的。
步入福州市“台青第一云家园”基地内,台湾青年南静恩与俞婉萱共同创办的音乐教育机构“五方集”琴声悠扬。
1985年出生的叶德圣,从小就是学霸,他以研究生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学专业。
福建省永安市有着“中国笋竹之乡”的美誉。“80后”台湾青年林易达在此从事竹笋产业已有十年时间。林易达是金门人,从台湾成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曾任软件工程师。因缘巧合之下,一心想在事业上寻求突破的他遇见来台湾找寻商机的永安市毛氏食品有限公司,双方一拍即合,商定合作。
6年前,受跆拳道启蒙教练陈燕亭邀请,蔡和轩作为表演嘉宾第一次来福州参加闽台文创周交流活动。
他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台湾“六六”老师。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通过他的研学课程,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他还是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的“月老”。他一登场就为这个闽南古村落“吸粉”无数——
永安被誉为“中国笋竹之乡”,“80后”台青、“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林易达在此从事竹笋产业已有十年时间。
海峡论坛期间,来自台北的周宏宇分享了他在宁德福鼎市嵛山镇东角村的“乡村爱情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首情真意切的歌曲《山海》。
“两岸家庭在泉州,台湾南投老公+福建惠安老婆+两岸丑萌宝宝,记录爱情故事和生活点滴,分享两岸好物及台湾人在大陆生活。”这是高睿旸给“海峡夫妇”写下的注脚,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幸福感。
陈耘嘉的爷爷陈岳山是两岸知名的书法家。1948年,陈岳山从漳平赴台教书,直到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后才终于有机会重回故里。2006年,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挂牌成立,陈耘嘉的父亲成为首批耕耘者之一。
平潭长江澳,有一片蔚然的风车海,风韵古村——磹水村就坐落在这里。沿着磹水村村道一路往上走三四百米,便能看见一家叫作“第三境”的民宿,民宿的经营者潘建文是一位“95后”台青。
1年,是很多花卉的生命周期,从播下种子到发芽、开花、结籽,绽放美丽。10年,是台青蔡婕妤的创业周期,从跨海来闽到开店、授课、事业有成,同样绽放出别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