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青在闽  >   创业

茶香墨韵故乡情——“岳山茶事”采访记

2018-07-23 11:13 福建省台办
  岳山茶事
  下车后,一位俊朗的年轻人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眼神里闪烁着自信与友善。
  这是一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说陌生,是因为我们之前并不认识;说熟悉,是因为之前,我们在微信或电话上有过多次沟通,并早已通过他主演的微电影记住了他的形象。
  他正是陈耘嘉,岳山嘉茗创办人,台湾茶道艺术家,国际无我茶会指导老师、高级茶艺品茶师。
  此前,我们多次在微信上联系采访,陈耘嘉忙于业务,遂一再延顺了采访时间。“五一”黄金周过后,陈耘嘉有了一些空闲,他通过微信,告诉我们上山的线路并热情地提供了网约车的联系方式和有关事项,颇为详细。
  简单的寒暄后,陈耘嘉就带我们到了精致的民宿客房,放下行李,我们来到民宿的观景台。层层茶园,满垄翠绿。远望,群山连绵,高山水库似明镜闪烁。陈耘嘉告诉我们,他们的茶园特色是茶园、景观、工厂融于一体,茶中有林、林中有茶。
  岳山茶园是2004年开辟的,种植茶叶面积600余亩,为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个人种植面积之首。公司于2007年2月15日获全国食品生产许可证(QS)。2008年4月14日,获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8年选送的铁观音获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银奖。2016年,岳山茶园被列为福建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当被问起茶园的历史时,陈耘嘉颇为动情地说:“这个茶园承载着我们家四代人的故乡情结和共同努力。”他给我们讲述起自己的家史。
  陈耘嘉出生于台湾,祖籍漳平官田,这里是他的根。
  陈耘嘉的曾祖父陈廷璋,号圭光,漳平官田乡人,能诗擅书,精中医,远近百姓求医者甚多,很有声望。在老人晚年,曾写下《感念吾儿岳山在台》一诗,期盼海峡两岸早日骨肉团聚。祖父陈岳山1927年生于漳平故乡,幼年读《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小学毕业后考取当时颇负盛名的漳州芝山南麓的私立寻源中学。这所学校,是美国归正教会和英国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联合创办的。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就在这里读了四年书。后来,寻源中学搬到了漳州芝山。陈岳山成绩优异,曾获创办人米氏奖学金,以全校第二名成绩毕业。1948年,他从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后并入厦门大学)毕业,只身渡海赴台任教,任职斗南小学教师、云林县小学教导主任等职,任教三十多年,桃李满门,荣获台湾教育部门颁发的“服务成绩优良教师奖”。1987年,他第一次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此时父亲已经抱憾西去。陈岳山先生在自叙文中写道:“每次当我看到这首诗(《感念吾儿岳山在台》)时,或想起母亲泣诉的话,无不泪流满眶。”为对老母亲尽孝,陈岳山先生每年都返回家乡陪伴母亲。“晨昏定省,弥补早年无法承欢膝下的缺憾。”
  陈岳山先生热爱家乡,系念乡梓繁荣发展,1988年起,他先后多次捐资设立奖学基金、铺设道路、修缮宗祠。其善德善举,家乡人交口赞誉。
  家学渊源,陈岳山先生酷爱书法,尤擅行草。曾与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同校教学、同一宿舍居住,得到沈耀初先生的亲自指点,功力精进。他多次在台湾岛内以及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览。台湾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何浩天先生评价说:“陈岳山先生的书法文气淋漓,刚健洒脱、撼人心目。”台湾美术馆对其作品评述为:“不仅能镕铸传统,更能创新笔意,赋予文字新生命力是其独到之处”。为了宣传陈岳山先生的艺术成就,展现其爱乡情怀,2011年,漳平市人民政府在该市文庙内设立了“陈岳山书艺馆”。
  听了陈耘嘉的讲述,我们这才知道“岳山茶事”隐含着浓浓的故乡情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我国茶叶品类繁多,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等系列。就乌龙茶系列来看,网上资料显示:一、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矮脚乌龙等)。二、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三、广东乌龙(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四、台湾乌龙(冻顶乌龙、东方美人、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阿里山极品金萱茶等)。
  茶叶学问大得很。习惯于“牛饮”的我们,采访就是学习。
  陈耘嘉带领我们去工厂观看制茶的工艺流程。宽阔明净的工厂内,一排排的竹匾铺满刚刚采摘下来的绿叶摆放在木架上。空气中弥漫着散发出特有的山野清香。陈耘嘉简要地向我们讲解了茶叶制作的大致流程:采摘茶菁、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杀菁、揉捻、初干、团揉、干燥烘存、捡枝、烘焙、拼配等等。
  茶厂里,机器轻响,十几位工人正在忙绿制作水仙茶。制作茶叶的大师傅是从台湾聘请的,姓彭。其他农民工人都是本地人。漳平水仙茶很有名。据陈耘嘉介绍,他们生产的水仙茶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用的是创新的工艺,其他地方生产的茶,很难找到这样的口感。两岸制茶技艺是有所不同的。考虑到市场主要在大陆,他们对台湾制茶工艺作了调整改良创新。
  一位年轻女子正在茶桌上试茶。陈耘嘉就热情地指导起我们品茶。他说这是刚刚杀青的毛茶,鲜叶经过初制后的产品称为毛茶,其品质特征已基本形成,可以饮用。这些茶,还没有深加工,比较接近原本的味道。品茶要先观色,再闻香,后品尝。我们杯中的茶,是清香型乌龙茶,喝起来会带一点花香,入口甘甜。
  陈耘嘉还特别引领我们参观了他精心设置的茶文化展室。在这里,表达了他的茶文化理念。他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集聚一堂,彻夜品茗赏书、吟诗赋文、清淡试墨。茶与墨结缘,自古即为佳话。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经常把书香、茶香、墨香并提。书香悠悠,茶香飘逸,墨香淡淡,足以醉满心池。墙上照片,有一幅岳山先生的书法,三个字,“茶与墨”,生动,飘逸,书风豪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