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青在闽  >   创业

原梦,坚持生命本色——记台湾泰雅族姑娘石晏菱

2018-07-23 13:52 福建省台办
  
  虽然说,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但现实中,经济往往离不开政治,作为台湾的少数民族,对于大陆的政治生态,石晏菱从最初的陌生,到登陆创业后才慢慢有了真正的认识。对于现今大陆的政治生态,石晏菱感觉都很好,尤其觉得大陆的政府相关部门在落实执行中央的决策,几乎没有异议和不同声音,而在台湾政治生态圈中却是少有的。她认为,大陆充满机遇和潜力,能够为两岸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大的创业平台。她说,自己的创业理念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也有专业人士作为创业团队的智囊,这些都让她坚定了信心,勇敢跳出在大陆创业这一步,“我很看好现在的大环境。有专业、有视野、有格局的国际人才会有出头天。”她说。
  说到将来的计划,石晏菱说当然是要用不同的形式把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去,但是她最想做的事情还是回到从小生长的大山里。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家乡的人们渐渐不再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更多的是迫于生计,到处奔波。很多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因此慢慢消失。“如果这里卖出了高山的食材,他们就可以继续采摘、打猎;这里展示的工艺品被客人带走了,他们就可以继续织布、画画。”说这些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是憧憬,所以她的心愿,“原梦餐艺”的意义,无非是希望族人可以继续在自己的故乡,不必碍于生计放弃记忆中最初的美好,同时又可以把这些特色的文化传递出来。所有的理想背后必须要有一股热情,在热情的背后还必须要有使命和坚持。坚持这两个字虽然好写,但是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商人是一身铜臭味的,而文化人则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对于石晏菱来讲,她既是生意人,也是一个传播民俗的文化人。这两者是否有冲突呢?石晏菱认为:“我是个希望文化能持续保留的人,所以让做文化的人(比如音乐人、舞蹈者、农家、文创工艺者等)持续有经济,他们才能做热爱的文化传承,不然就会改行做其他能赚钱养家糊口的工作,那文化就会慢慢消失了。我自己是文创设计师起身,很热爱我们民族的文化,骄傲于我血液中的民族基因,但我知道必须要发展出有经济的商业模式,大家团结在一起,文化就能留存,所以我是文化人,也是在学习中的生意人,两者没有冲突的。”
  泰雅人的神秘之一,就在于他们有着台湾少数民族中独一无二的纹面文化。泰雅人纹面也是成年的标志,最初是给女子纹面,女子在织布技术的成熟及已初经的情况下,才能被纹面,而男子是要有成熟的捕猎经验,代表体魄强壮后才可以纹面。纹面后的男子和女子才可以结婚,部落的生命力也能得到延续。当时并没有麻药,纹面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纹面的女子会比男子更加疼痛,因为女子基本要纹半个脸颊,在纹面的时候会用小锤子敲纹钢针,流出来的血用老鹰的毛挂下来,起初的颜色是黑色和天蓝色的,而后会变得又黑又亮,纹面的时候非常疼,要说最疼的还不是脸或者下巴,而是大脑和耳朵,在敲钢针的时候,声音可以听得非常清楚。既然纹面是如此疼痛,为什么泰雅人还要纹面呢?
  泰雅人的纹面文化相传已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了。原来在泰雅人的传统文化中,只有纹面的族人才算真正的泰雅人,才会得到祖陵的承认和庇护,祖灵会在彩虹桥上另一端守候,他们死后,才能在彩虹桥上和家人相认,而另一个原因是对于泰雅人来说纹面是一种美,在传统的泰雅人的审美观念中,有四项关于身体毁饰行为符合美感的要求,除了纹面外,分别是拔齿与穿耳及刮毛。拔齿是泰雅人在成年之前,将门牙两侧各一颗或两颗牙齿敲击取下。泰雅人认为,让舌头从被敲掉的牙齿缝隙中露出来,很好看又可爱。穿耳是将耳垂割开后,以细竹管或兽骨穿过耳洞,主要作为装饰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泰雅人的纹面文化正逐渐地被吞没与遗忘。在美丽与哀愁中虽然无法将泰雅纹面重现,但用现代科技的方法,却可以清楚地告诉每一个人,泰雅人纹面艺术曾经拥有的美丽。
  从这里,我了解到了泰雅人独特的纹面传统和生活习俗,虽然没有看到被纹面的老人,但他们美丽的容颜永远会沉浸在我的梦境里。
  泰雅人流传着一个传说,每个人过世之后,灵魂都要走上彩虹桥。如果生前受到族人的认可,死后就能顺利通过,到达祖灵承诺的安息之乡。她说她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将来能昂首挺胸地走上这座彩虹桥。
  结束语
  迈出自己的步伐,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段,它是心灵的一种境界,当年轻的足迹跨越浅浅一湾海峡,当青春的活力搅动创业创新大潮,这样的人生注定就是不平凡的一生。□杨新榕
  
  作者简介:杨新榕,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盟泉州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市作家协会书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声明: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获福建省台办授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